一种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648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包括旋翼座组件、连接支架、上端盖,其中:所述旋翼座组件包括叶片、旋翼座、旋翼座压盖、轴承、销轴,所述叶片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叶片通过穿过通孔的销轴连接旋翼座,所述轴承位于旋翼座内,所述旋翼座上连接旋翼座压盖,所述销轴上设有叶片打开装置;所述连接支架一端与旋翼座组件的轴承内孔配合,另一端外接用于悬浮的筒体;所述上端盖一端面与连接支架连接,另一端面用于外接灯罩及发光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叶片自身的空气动力构造,叶片张开后在气流作用下能够调整出舱姿态并带动旋翼座旋转,起到减速、姿态调整效果,整套装置满足标志弹对重心、减速、姿态调整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
本技术涉及航标灯
,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搜救任务的需要,急需在配套一种夜间投放定位标识弹,以满足高空投放(投放高度2000~5000m)任务要求。现有标识弹主要配装降落伞减速实现投放定位,该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低空投放(投放高度500m),存在投放后定位偏离度大、降落伞难以打开影响投放成活率等现象。为此,需要重新设计一种减速方式以满足标识弹夜间水域高空弹射投放需求,投放后能够满足定位偏离度要求,投放后应具备自旋翼减速及调整投放后姿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减速装置定位偏离度大、难以打开影响投放成活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满足定位偏离度、具备自旋翼减速机调整姿态的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包括旋翼座组件、连接支架、上端盖,其中:所述旋翼座组件包括叶片、旋翼座、旋翼座压盖、轴承、销轴,所述叶片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叶片通过穿过通孔的销轴连接旋翼座,所述轴承位于旋翼座内,所述旋翼座上连接旋翼座压盖,所述销轴上设有叶片打开装置;所述连接支架一端与旋翼座组件的轴承内孔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翼座组件、连接支架(2)、上端盖(4),其中:所述旋翼座组件包括叶片(1)、旋翼座(3)、旋翼座压盖、轴承(9)、销轴(8),所述叶片(1)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叶片通过穿过通孔的销轴(8)连接旋翼座,所述轴承(9)位于旋翼座(3)内,所述旋翼座(3)上连接旋翼座压盖,所述销轴(8)上设有叶片打开装置;所述连接支架(2)一端与旋翼座组件的轴承(9)内孔配合,一端外接用于悬浮的筒体(13);所述上端盖(4)一端面与连接支架(2)连接,另一端面外接灯罩(6)及发光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翼座组件、连接支架(2)、上端盖(4),其中:所述旋翼座组件包括叶片(1)、旋翼座(3)、旋翼座压盖、轴承(9)、销轴(8),所述叶片(1)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叶片通过穿过通孔的销轴(8)连接旋翼座,所述轴承(9)位于旋翼座(3)内,所述旋翼座(3)上连接旋翼座压盖,所述销轴(8)上设有叶片打开装置;所述连接支架(2)一端与旋翼座组件的轴承(9)内孔配合,一端外接用于悬浮的筒体(13);所述上端盖(4)一端面与连接支架(2)连接,另一端面外接灯罩(6)及发光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自旋旋翼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打开装置包括位于销轴(8)上的扭簧(12)和扭簧限位套(11),所述扭簧(12)一端与叶片(1)接触、另一端与旋翼座(3)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华伟成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郑飞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