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器用空心蜗杆,包括蜗杆套、空心蜗杆、储油器和扇形蜗轮,所述蜗杆套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蜗杆轮齿,所述蜗杆轮齿的内侧设置有蜗杆齿槽,所述蜗杆套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锲型键,所述空心蜗杆安装在锲型键的内侧表面,所述空心蜗杆的下侧设置有下轴承轴段,所述下轴承轴段的上侧设置有蜗杆圆角;将蜗杆设计成空心轴与蜗杆轮齿套分离的方式,不仅减轻了蜗杆的质量提高驾驶手感,也减少了蜗杆中心发热的问题,并且在空心腔体内设置有热敏电阻,配合储油器在温度升高时向蜗轮和蜗杆啮合处喷洒润滑油,不仅降低了啮合处的温度,而且增加啮合的润滑性,保证了转向器转动的可靠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转向器用空心蜗杆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器用空心蜗杆。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器以蜗杆为主动件,曲柄销为从动件的转向器。蜗杆具有梯形螺纹,手指状的锥形指销用轴承支承在曲柄上,曲柄与转向摇臂轴制成一体。转向时,通过转向盘转动蜗杆、嵌于蜗杆螺旋槽中的锥形指销一边自转,一边绕转向摇臂轴做圆弧运动,从而带动曲柄和转向垂臂摆动,再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原有的汽车转向器在长时间使用时,蜗杆轴中心处压强增高,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导致局部发热,容易产生胶合,如果此时持续进行驾驶,容易使轮齿发生变形,影响驾驶时转向的手感,甚至使汽车转向发生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器用空心蜗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有的汽车转向器在长时间使用时,蜗杆轴中心处压强增高,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导致局部发热,容易产生胶合,如果此时持续进行驾驶,容易使轮齿发生变形,影响驾驶时转向的手感,甚至使汽车转向发生故障,导致事故发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转向器用空心蜗杆,包括蜗杆套、空心蜗杆、储油器和扇形蜗轮,所述蜗杆套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蜗杆轮齿,所述蜗杆轮齿的内侧设置有蜗杆齿槽,所述蜗杆套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锲型键,所述空心蜗杆安装在锲型键的内侧表面,所述空心蜗杆的下侧设置有下轴承轴段,所述下轴承轴段的上侧设置有蜗杆圆角,所述空心蜗杆的上侧设置有上轴承轴段,所述扇形蜗轮安装在蜗杆套的右侧,所述扇形蜗轮的左侧设置有蜗轮轮齿,所述扇形蜗轮的右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蜗轮转轴,所述储油器安装在蜗轮轮齿的上侧靠近空心蜗杆的右侧,所述储油器的上侧设置有增压器,所述储油器的下侧设置有喷头,所述空心蜗杆的下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端固定槽,所述空心蜗杆的内部设置有蜗杆腔体,所述蜗杆腔体的右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上侧设置有信号传输线缆,所述蜗轮转轴的左侧靠近蜗轮轮齿的右侧设置有加固板,所述热敏电阻的左侧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左侧设置有保护电阻,所述保护电阻的上侧设置有断开延时触发器,所述断开延时触发器的右侧设置有增压器电机,所述热敏电阻、保护电阻、断开延时触发器和增压器电机均与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蜗杆套与空心蜗杆之间通过锲型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蜗杆套与扇形蜗轮之间通过蜗杆轮齿啮合连接,所述蜗杆轮齿与蜗轮轮齿之间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增压器中包含增压器电机。优选的,所述空心蜗杆与上轴承轴段之间通过蜗杆圆角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蜗杆与下轴承轴段之间通过蜗杆圆角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将蜗杆设计成空心轴与蜗杆轮齿套分离的方式,不仅减轻了蜗杆的质量使驾驶手感更好,也减少了蜗杆中心发热的问题,并且在空心腔体内设置有热敏电阻,配合外部的储油器在温度升高时向蜗轮和蜗杆啮合处喷洒润滑油,不仅降低了啮合处的温度,而且增加啮合的润滑性,保证了转向器转动的可靠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下轴承轴段、2-锲型键、3-蜗杆齿槽、4-蜗杆轮齿、5-蜗杆套、6-上轴承轴段、7-空心蜗杆、8-增压器、9-储油器、10-喷头、11-蜗轮转轴、12-扇形蜗轮、13-蜗轮轮齿、14-蜗杆圆角、15-下端固定槽、16-热敏电阻、17-信号传输线缆、18-加固板、19-蜗杆腔体、20-电源、21-保护电阻、22-断开延时触发器、23-增压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转向器用空心蜗杆,包括蜗杆套5、空心蜗杆7、储油器9和扇形蜗轮12,蜗杆套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蜗杆轮齿4,蜗杆轮齿4的内侧设置有蜗杆齿槽3,蜗杆套5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锲型键2,空心蜗杆7安装在锲型键2的内侧表面,空心蜗杆7的下侧设置有下轴承轴段1,下轴承轴段1的上侧设置有蜗杆圆角14,空心蜗杆7的上侧设置有上轴承轴段6,扇形蜗轮12安装在蜗杆套5的右侧,扇形蜗轮12的左侧设置有蜗轮轮齿13,扇形蜗轮12的右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蜗轮转轴11,储油器9安装在蜗轮轮齿13的上侧靠近空心蜗杆7的右侧,储油器9的上侧设置有增压器8,储油器9的下侧设置有喷头10,空心蜗杆7的下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端固定槽15,空心蜗杆7的内部设置有蜗杆腔体19,蜗杆腔体19的右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热敏电阻16,热敏电阻16的上侧设置有信号传输线缆17,蜗轮转轴11的左侧靠近蜗轮轮齿13的右侧设置有加固板18,热敏电阻16的左侧设置有电源20,电源20的左侧设置有保护电阻21,保护电阻21的上侧设置有断开延时触发器22,断开延时触发器22的右侧设置有增压器电机23,热敏电阻16、保护电阻21、断开延时触发器22和增压器电机23均与电源20电性连接。为了使得保证蜗杆套5与空心蜗杆7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蜗杆套5与空心蜗杆7之间通过锲型键2固定连接。为了使得保证转向器转动方向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蜗杆套5与扇形蜗轮12之间通过蜗杆轮齿4啮合连接,蜗杆轮齿4与蜗轮轮齿13之间啮合连接。为了使得通过蜗轮蜗杆之间发出的热量触发储油器9向轮齿之间喷洒润滑油,防止轮齿间发生胶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增压器8中包含增压器电机23。为了使得保证空心蜗杆7与轴承轴段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空心蜗杆7与上轴承轴段6之间通过蜗杆圆角14固定连接,空心蜗杆7与下轴承轴段1之间通过蜗杆圆角14固定连接。本技术中的断开延时触发器22是一种可以预先设定时间参数的小型电路模块,通过计时器和逻辑电路实现目标功能,即通过常闭触电串联定时一秒的定时器完成延时一秒断开的功能,是润滑油喷洒量得到控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将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分别安装在下轴承轴段1和上轴承轴段6上,然后将空心蜗杆7固定在安装处,通过锲型键2将蜗杆套5进行固定,通过蜗杆进行转向时,空心蜗杆7带动蜗杆套5进行转动,蜗杆轮齿4与蜗轮轮齿13发生啮合,由此带动扇形蜗轮12进行转动,然后蜗轮转轴11带动下侧连接的车辙进行转向,当热敏电阻16周围温度变高时,电阻变低,然后触发断开延时触发器22动作,电路接通一秒后断开,然后增压器电机23动作一秒,将适量的润滑油通过喷头10喷洒到轮齿间,达到降温润滑的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转向器用空心蜗杆,包括蜗杆套(5)、空心蜗杆(7)、储油器(9)和扇形蜗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套(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蜗杆轮齿(4),所述蜗杆轮齿(4)的内侧设置有蜗杆齿槽(3),所述蜗杆套(5)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锲型键(2),所述空心蜗杆(7)安装在锲型键(2)的内侧表面,所述空心蜗杆(7)的下侧设置有下轴承轴段(1),所述下轴承轴段(1)的上侧设置有蜗杆圆角(14),所述空心蜗杆(7)的上侧设置有上轴承轴段(6),所述扇形蜗轮(12)安装在蜗杆套(5)的右侧,所述扇形蜗轮(12)的左侧设置有蜗轮轮齿(13),所述扇形蜗轮(12)的右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蜗轮转轴(11),所述储油器(9)安装在蜗轮轮齿(13)的上侧靠近空心蜗杆(7)的右侧,所述储油器(9)的上侧设置有增压器(8),所述储油器(9)的下侧设置有喷头(10),所述空心蜗杆(7)的下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端固定槽(15),所述空心蜗杆(7)的内部设置有蜗杆腔体(19),所述蜗杆腔体(19)的右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热敏电阻(16),所述热敏电阻(16)的上侧设置有信号传输线缆(17),所述蜗轮转轴(11)的左侧靠近蜗轮轮齿(13)的右侧设置有加固板(18),所述热敏电阻(16)的左侧设置有电源(20),所述电源(20)的左侧设置有保护电阻(21),所述保护电阻(21)的上侧设置有断开延时触发器(22),所述断开延时触发器(22)的右侧设置有增压器电机(23),所述热敏电阻(16)、保护电阻(21)、断开延时触发器(22)和增压器电机(23)均与电源(20)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器用空心蜗杆,包括蜗杆套(5)、空心蜗杆(7)、储油器(9)和扇形蜗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套(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蜗杆轮齿(4),所述蜗杆轮齿(4)的内侧设置有蜗杆齿槽(3),所述蜗杆套(5)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锲型键(2),所述空心蜗杆(7)安装在锲型键(2)的内侧表面,所述空心蜗杆(7)的下侧设置有下轴承轴段(1),所述下轴承轴段(1)的上侧设置有蜗杆圆角(14),所述空心蜗杆(7)的上侧设置有上轴承轴段(6),所述扇形蜗轮(12)安装在蜗杆套(5)的右侧,所述扇形蜗轮(12)的左侧设置有蜗轮轮齿(13),所述扇形蜗轮(12)的右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蜗轮转轴(11),所述储油器(9)安装在蜗轮轮齿(13)的上侧靠近空心蜗杆(7)的右侧,所述储油器(9)的上侧设置有增压器(8),所述储油器(9)的下侧设置有喷头(10),所述空心蜗杆(7)的下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端固定槽(15),所述空心蜗杆(7)的内部设置有蜗杆腔体(19),所述蜗杆腔体(19)的右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热敏电阻(16),所述热敏电阻(16)的上侧设置有信号传输线缆(17),所述蜗轮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姣,李华胜,刘永军,赵改利,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凯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