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52616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贝母素乙纳米乳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贝母素乙5~15%;表面活性剂15~25%;助表面活性剂0~6%;中链甘油三酯10~15%;余量为纯化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提高贝母素乙的溶解度,并为贝母素乙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fritillin B nanosca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iminine nano emuls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treatment,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peiminine nanoemulsion is composed of peiminine from 5 to 15%; 15 to 25% surfactant cosurfactant; 0 ~ 6%; 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 10 ~ 15% margin; for purified wat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olubility of fritillin B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fritillin 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来讲是一种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的功效。按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其中浙贝母(bulbusfritillariathunbergii)为百合科贝母属干燥鳞茎,张璐《本经逢原》云:“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浙产者,治疝瘕、喉痹、乳痈、金疮风痉、一切痈疡,皆取其开郁散结、化痰解毒之功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其中贝母甲素、贝母乙素和贝母辛等是较早分离与确定的有效成分,其中贝母素乙,分子式为C27H43NO3,分子量429.64,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近年来研究表明贝母素乙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镇咳祛痰作用、镇痛/镇静、抗炎、改善肺功能、抗肿瘤(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等)及逆转肿瘤细胞和细菌耐药作用,最近我们还发现贝母乙素可以抗结肠癌,药理作用广泛,参与机体或细胞多个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贝母素有如此广泛的功能,然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溶解度差,有学者用家兔进行贝母素甲的药动学研究,贝母素甲灌胃后体内生物利用度低,这可能与药物水溶性差、吸收不完全,或胃肠道代谢及外排泵机制等相关。同时,在进行贝母乙素抗结肠癌的裸鼠实验中发现,采用DMSO和乙醇等溶剂溶解贝母乙素给药时,腹腔给药后,实验动物很快(基本都在30min以内)死亡。纳米乳是一种粒径介于10-100nm之间的新型药物载体系统,因其可在外力作用下自发形成,又称自微乳。自乳化药物递送系统(self-emulsifyigdrugdeliverysystem简称SNEDDS)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在合适的比例下形成的无色透明、各相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系。纳米乳结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油包水型、水包油型、双连续型,其制备方法包括自乳化法,高能乳化法,低能乳化法等。以纳米乳为载体制成的药物制剂,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及载药量、增加药物的溶解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减少机体耐药性,且具有脑组织靶向性、缓释性以及良好的物理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可显著提高贝母素乙的溶解度,并为贝母素乙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贝母素乙纳米乳,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司盘-80的混合物、Tw80(吐温80)和司盘-80的混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和司盘-80的混合物、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司盘-80的混合物、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司盘-80的混合物、HS-15(聚乙二醇硬脂酸酯15)和司盘-80的混合物、Tw80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HS-15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Tw80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HS-15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Tw80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或者HS-15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中的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1:2-8:1;Tw80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1:1-10:1;聚氧乙烯蓖麻油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1:1-10:1;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2:1-12:1;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2:1-8:1;HS-15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1:2-8:1;Tw80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比为1:1-10:1;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比为1:2-10:1;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比为1:1-10:1;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比为2:1-11:1;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比为1:1-12:1;HS-15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比为1:2-8:1;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比为1:3-7:1;Tw80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比为1:2-9:1;聚氧乙烯蓖麻油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比为1:2-9:1;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比为1:1-10:1;HS-15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比为1:3-8:1;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比为1:2-10:1;Tw80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比为1:1-10:1;聚氧乙烯蓖麻油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比为1:1-10:1;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比为2:1-10:1;HS-15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比为1:2-8: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乙醇、丙二醇、丙三醇或者卵磷脂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贝母素乙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室温下,取适量的贝母素乙溶于中链甘油三酯;步骤S2.按处方量加入表面活性剂;步骤S3.逐渐加入纯化水,使用智能磁力加热锅不断搅拌,直至形成透明带有淡蓝色乳光的纳米乳的体系,即制得贝母素乙纳米乳。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中,取适量的贝母素乙先溶于助表面活性剂后,再加入中链甘油三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微乳化法制备出贝母素乙纳米乳,可显著提高贝母素乙的溶解度,并为贝母素乙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贝母素乙的结构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纳米乳处观及丁达尔现象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表面活性剂及Km值筛选结果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表面活性剂及Km值筛选结果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处方筛选结果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粒径分布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粒径分布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Zata电位分布图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Zata电位分布图二。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贝母素乙纳米乳抑制人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瘤体积折线图一;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贝母素乙纳米乳抑制人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瘤体积折线图二;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贝母素乙纳米乳抑制人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瘤体积折线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贝母素乙纳米乳,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具体的,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具体的,所述表面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贝母素乙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母素乙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母素乙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母素乙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司盘-80的混合物、Tw80和司盘-80的混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和司盘-80的混合物、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司盘-80的混合物、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司盘-80的混合物、HS-15和司盘-80的混合物、Tw80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HS-15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Tw80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HS-15和丙二醇单辛酸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Tw80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或者HS-15和丙二醇单月桂三甘油酯的混合物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贝母素乙纳米乳,其特征在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1:2-8:1;Tw80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1:1-10:1;聚氧乙烯蓖麻油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1:1-10:1;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2:1-12:1;月桂酸聚乙二醇-32甘油酯和司盘-80的混合比为2:1-8:1;HS-15和司盘-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纠郑智谢勇陈强炬罗冬青孙敬龙吕青王玲芝赵永恒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医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