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晓峰专利>正文

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57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包括:两a柱、顶盖、车身、两前车门以及两中连接筋,顶盖设置于车身上方,顶盖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中连接筋与车身连接,顶盖前端两顶角分别通过两a柱与车身固定,每一前车门设置于a柱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前车门与所在中连接筋转动连接,前车门与所在a柱卡扣连接,每一a柱均具有可视功能,以避免因a柱的存在而导致行车时有盲区。该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因a柱原因而导致行车过程中有盲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包括a柱、b柱、顶盖、车身、两前车门以及两中连接筋,顶盖设置于车身上方,顶盖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中连接筋与车身连接,顶盖前端两顶角分别通过a柱、b柱与车身固定,一前车门设置于a柱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另一前车门设置于b柱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前车门与所在中连接筋转动连接,前车门与所在a柱或b柱卡扣连接。但是现有技术中a柱和b柱均位于不可视的材料制成,故驾驶员看过去会形成两个前端盲区,严重危害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a柱和b柱原因而导致行车过程中有盲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包括:两a柱、顶盖、车身、两前车门以及两中连接筋,顶盖设置于车身上方,顶盖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中连接筋与车身连接,顶盖前端两顶角分别通过两a柱与车身固定,每一前车门设置于a柱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前车门与所在中连接筋转动连接,前车门与所在a柱卡扣连接,每一a柱均具有可视功能,以避免因a柱的存在而导致行车时有盲区。优选的是,每一a柱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材料为防弹玻璃。优选的是,每一a柱均包括柱本体、显示屏、摄像头以及摄像主机,摄像头设置于所在a柱、所在a柱相邻的车门或车身上,以拍摄所在a柱对应的盲区,摄像头与摄像主机相邻,摄像主机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设置于所在柱本体的内侧上。优选的是,靠近驾驶位的显示屏面对驾驶员地固定于靠近驾驶位的a柱内侧上,远离驾驶位的a柱内侧上固定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置有转动基座,远离驾驶位的显示屏靠近前车门的侧边上固定有旋转环,旋转环与转动基座连接,转动基座对旋转环支撑且旋转环能相对转动基座转动,远离驾驶位的a柱内侧上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驱动器与摄像主机连接,转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转动基座与旋转环固定。优选的是,每一前车门上均安装有后视镜,后视镜包括镜体以及安装壳,镜体用于照汽车后面情景,镜体通过安装壳安装于前车门上;每一摄像头均包括摄像本体、转动杆、两连接座、固定座以及限转组件,固定座固定在安装壳上,固定座远离安装壳的侧面上安装有两连接座,转动杆与两连接座转动连接,摄像本体与转动杆远离两连接座的端部固定,摄像本体用于拍摄所靠近a柱对应的盲区,在转动杆与两连接座的连接处设置有限转组件,限转组件能限制转动杆与连接座相对转动,亦能不妨碍转动杆相对连接座的转动。优选的是,限转组件包括:转动环,其与转动杆固定,且转动环设置于两连接座之间;转动支撑筒,其固定于一连接座靠近另一连接座的端面上,转动支撑筒穿过转动环中心;推动筒,未连接转动支撑筒的连接座靠近另一连接做的端面内凹形成缩入腔,未连接转动支撑筒的连接座开设有与缩入腔连通的导向孔,转动支撑筒的中心线与导向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推动筒设置于缩入腔内,且转动支撑筒能伸入至推动筒内,转动支撑筒伸入至缩入腔内;推动杆,其穿过导向孔,推动杆为长方体结构,推动杆位于缩入腔内的端部与推动筒固定;限转齿轮,其为环状结构,在转动环靠近推动筒的侧面上开设有围绕在转动支撑筒外的限转槽,限转槽内壁上设置有能与限转齿轮啮合的内齿纹;限转弹簧,推动杆穿过限转弹簧,限转弹簧一端与推动筒固定,限转弹簧另一端与缩入腔内壁固定,在推动杆不受外力作用时在限转弹簧的作用下限转齿轮与内齿纹啮合;拉动推动杆能将限转齿轮从限转槽中拉出;以及辅助拉盘,其与推动杆位于缩入腔外的端部固定。优选的是,在安装壳内设置有摄像电源,摄像电源通过电源线组件与摄像本体连接。优选的是,电源线组件为两根铜线,两根铜线均设置于转动杆、转动环和连接座外。优选的是,电源线组件包括:两第一导线,两第一导线一端均设置于转动支撑筒内,两第一导线均穿过连接座、固定座以及安装壳与摄像电源连接;两第二导线,两第二导线一端均与摄像本体连接,第二导线设置于转动杆以及转动环内;两连接环,两连接环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两连接环均设置于转动环内壁上,转动环以及转动支撑筒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两连接环之间有距离,转动支撑筒侧面内凹形成两触发腔,转动环内壁与转动支撑筒侧面紧贴,每一连接环均伸入至一触发腔内,两连接环分别与两第二导线连接;两触发部,两触发部分别用于将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连通,在转动支撑筒上开设有两触发孔,每一触发孔均将转动支撑筒内腔与一触发腔连通,每一触发孔对应一触发部设置,每一触发部均包括触发杆、触发弹簧、转动轮、触发头以及连动杆,连动杆穿梭于转动支撑筒内且与推动筒连接,连动杆与推动杆平行,连动杆位于转动支撑筒内的端部固定有触发头,触发头与连动杆连接的段部为大段,触发头远离连动杆的段部为小段,大段直径大于小段直径,触发杆穿过触发孔,触发杆与连动杆垂直,触发弹簧一端与触发杆位于转动支撑筒内的端部固定,触发弹簧另一端与转动支撑筒内壁固定,触发杆位于转动支撑筒内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与触发头相切的转动轮,在推动杆不受外力作用时,在限转弹簧的作用下触发杆与对应的连接环紧贴,触发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限转齿轮被拉出限转槽内后,触发杆远离连接环。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包括:前玻璃、顶盖、车身、两前车门以及两中连接筋,顶盖设置于车身上方,顶盖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中连接筋与车身连接,顶盖前端通过前玻璃与车身固定,前玻璃的两边缘向两中连接筋弯曲形成两安装翼,每一前车门设置于一安装翼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前车门与所在中连接筋转动连接,前车门与所在安装翼卡扣连接,前玻璃采用防弹玻璃材料制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避免因a柱和b柱而产生视觉盲区,实现了驾驶员无盲区驾驶汽车,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内车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内车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5中B-B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3中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图9为图8中的E-E剖视图;图10为图9中F处的放大图;图11为实施例4中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包括:两a柱1、b柱1”、顶盖2、车身3、两前车门4以及两中连接筋5,顶盖2设置于车身3上方,顶盖2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中连接筋5与车身3连接,顶盖2前端两顶角分别通过a柱1和b柱1”与车身3固定,一前车门4设置于a柱1与相邻中连接筋5之间,另一车门4设置于b柱1”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前车门4与所在中连接筋5转动连接,前车门4与所在a柱1或b柱1”卡扣连接,a柱1和b柱1”均具有可视功能,以避免因a柱1和b柱1”的存在而导致行车时有盲区。每一a柱1和b柱1”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材料为防弹玻璃等材料。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为了避免实施例1中采用透明材料的a柱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b柱、顶盖、车身、两前车门以及两中连接筋,顶盖设置于车身上方,顶盖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中连接筋与车身连接,顶盖前端两顶角分别通过a柱、b柱与车身固定,一前车门设置于a柱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另一前车门设置于b柱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前车门与所在中连接筋转动连接,前车门与所在a柱或b柱卡扣连接,a柱和b柱均具有可视功能,以避免因a柱和b柱的存在而导致行车时有盲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b柱、顶盖、车身、两前车门以及两中连接筋,顶盖设置于车身上方,顶盖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两中连接筋与车身连接,顶盖前端两顶角分别通过a柱、b柱与车身固定,一前车门设置于a柱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另一前车门设置于b柱与相邻中连接筋之间,前车门与所在中连接筋转动连接,前车门与所在a柱或b柱卡扣连接,a柱和b柱均具有可视功能,以避免因a柱和b柱的存在而导致行车时有盲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其特征在于,a柱和b柱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对应a柱和b柱均设置有一摄像组件,每一摄像组件均包括柱本体、显示屏、摄像头以及摄像主机,摄像头设置于后视镜上,对应a柱的摄像机用于a柱对应的盲区,对应b柱的摄像机用于b柱对应的盲区,摄像头与摄像主机相连,摄像主机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设置于后视镜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b柱上固定有位于后视镜旁的安装块,每一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转动基座,靠近b柱的显示屏靠近前车门的侧边上固定有旋转环,旋转环与转动基座连接,转动基座对旋转环支撑且旋转环能相对转动基座转动,b柱靠近后视镜的边缘上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驱动器与摄像主机连接,转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转动基座与旋转环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后视镜包括镜体以及安装壳,镜体用于照汽车后面情景,镜体通过安装壳安装于前车门上;每一摄像头均包括摄像本体、转动杆、两连接座、固定座以及限转组件,固定座固定在安装壳上,固定座远离安装壳的侧面上安装有两连接座,转动杆与两连接座转动连接,摄像本体与转动杆远离两连接座的端部固定,摄像本体用于拍摄所靠近a柱对应的盲区,在转动杆与两连接座的连接处设置有限转组件,限转组件能限制转动杆与连接座相对转动,亦能不妨碍转动杆相对连接座的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其特征在于,限转组件包括:转动环,其与转动杆固定,且转动环设置于两连接座之间;转动支撑筒,其固定于一连接座靠近另一连接座的端面上,转动支撑筒穿过转动环中心;推动筒,未连接转动支撑筒的连接座靠近另一连接做的端面内凹形成缩入腔,未连接转动支撑筒的连接座开设有与缩入腔连通的导向孔,转动支撑筒的中心线与导向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推动筒设置于缩入腔内,且转动支撑筒能伸入至推动筒内,转动支撑筒伸入至缩入腔内;推动杆,其穿过导向孔,推动杆为长方体结构,推动杆位于缩入腔内的端部与推动筒固定;限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熊晓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