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晓峰专利>正文

多功能婴儿背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17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8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婴儿背篓,包括:背板,其一边缘延伸有第一转动件;面板,其与背板平行,其一边缘亦延伸有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平行;底板,其设置于背板设置有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和面板设置有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底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以及限转锁,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转动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能转动到一个平面上;第一侧板,其包括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第二侧板,其包括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以及两背带,其设置于背板两侧。该多功能婴儿背篓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不需要使用时背篓占用空间大而导致运输不方便的问题。

Multifunctional Baby Bask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al baby basket, which comprises a back plate with one edge extending with a first rotating member, a panel parallel to the back plate, and a second rotating member extending with one edge parallel to the second rotating member, a bottom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ack plate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member and one side of the panel with the second rotating member, and a bottom plate including the first rotating member.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second plate can rotate to a plane; the first side plate includes the first fold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folding plate; the first fold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folding plate rotate to connect; the second side plate includes the third folding plate and the fourth fold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includes the third folding plate and the fourth folding plate. Two strap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ck plate. The multi-functional baby basket solves the problem of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prior art due to the large space occupied by the basket when it does not need to be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婴儿背篓
本技术涉及背篓,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背篓。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205006430U的前背式多用婴儿背篓,其包括篓筐以及背带,篓筐内设置有婴儿座椅,婴儿座椅下设置有储物室,储物室开设有储物口,储物口连接有一可开关的门,所述篓筐的一侧设置有雨伞放置袋,雨伞放置袋内放置有一把折叠雨伞,折叠雨伞的手柄设置有外螺纹,篓筐的另一侧设置有奶瓶放置袋,篓筐的外侧设置有置物袋,篓筐的内侧靠近所述背带处设置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接口,折叠雨伞的手柄可与所述接口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虽然该背篓实现了雨伞等物品的存放,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为:1)该背篓运输时占用极大的空间,因此会给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2)由于婴儿在背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睡着,而在背篓中婴儿多为左立的姿态,对婴儿的颈椎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婴儿背篓,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不需要使用时背篓占用空间大而导致运输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婴儿背篓,包括:背板,其一边缘延伸有第一转动件;面板,其与背板平行,其一边缘亦延伸有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平行;底板,其设置于背板设置有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和面板设置有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底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以及限转锁,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转动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能转动到一个平面上,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到一个平面上时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连接处无缝隙,第一安装件设置于第一板体远离第二板体的边缘上,第二安装件设置于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的边缘上,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到一个平面上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位于第一板体同一侧,第一转动件与第一安装件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与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限转锁,以能限制第一板体相对第二板体转动、亦能不限制第一板体相对第二板体转动;第一侧板,其包括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远离第二折叠板的边缘与面板侧边缘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板远离第一折叠板的边缘与背板侧边缘转动连接;第二侧板,其包括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第三折叠板与第四折叠板转动连接,第三折叠板远离第四折叠板的边缘与面板侧边缘转动连接,第四折叠板远离第三折叠板的边缘与背板侧边缘转动连接,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到一个平面后,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位于一个平面上,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位于一个平面上,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背板和面板均与底板垂直;以及两背带,其设置于背板两侧。优选的是,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之间设置有两组转动组件,两组转动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一端,每组转动组件均包括转动环、第一转动基座和第二转动基座,第一转动基座和第二转动基座均设置于第一板体靠近第二板体的侧面上,第二板体靠近第一板体的侧面上向第一板体延伸有转动环,转动环位于第一转动基座和第二转动基座之间,转动环与第一转动基座或第二转动基座转动连接。优选的是,第一转动基座位于远离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缝隙中心的一侧,转动环与第二转动基座转动连接,在其中一组转动组件处设置有一限转锁,限转锁包括:芯轴,第二转动基座靠近第一转动基座的侧面上向第一转动基座延伸有芯轴,芯轴穿过转动环且转动环能相对芯轴转动,第一转动基座靠近第二转动基座的侧面内凹形成伸缩腔,芯轴伸入至伸缩腔内,第一转动基座上开设置有与伸缩腔连通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中心线与芯轴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伸缩腔内设置有移动筒,移动筒开口朝向芯轴,移动筒靠近转动环的端部固定有环状齿轮,在转动环靠近环状齿轮的侧面上开设有围绕在芯轴外的固位孔,固位孔内壁上设置有能与环状齿啮合的内齿纹,导向孔内穿过有移动杆,移动杆为长方体结构,移动杆位于伸缩腔内的一端与移动筒固定,移动杆位于第一转动基座外的端部连接有辅助拉动块,在伸缩腔内设置有锁紧弹簧,锁紧弹簧一端与移动筒固定,锁紧弹簧另一端与伸缩腔内壁固定,在无外力拉动移动杆时在锁紧弹簧的作用下环状齿轮伸入固位孔内与内齿纹啮合;当外力拉动移动杆时能克服锁紧弹簧的弹力,将环状齿轮从固位孔中拉出。优选的是,在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向第二板体延伸的辅助提手,在第二板体靠近第一板体的表面内凹形成容纳槽,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位于同一平面上时,辅助提手伸入至容纳槽内。优选的是,在面板上设置有四个滚轮。优选的是,所述背板包括安装框以及移动板,安装框为U型结构,安装框由底板以及两立板构成,两立板均与底板垂直连接,底板用于与第一转动件固定,两立板分别用于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每一立板靠近另一立板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导向槽,移动板能插入至两立板的导向槽内,在两立板的限制下移动板仅能从导向槽的导向方向与立板脱离。优选的是,在移动板与安装框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锁,固定锁能在移动板插入至导向槽内将移动板与安装框锁定。优选的是,第二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上均固定有助推杆,以当四个滚轮着地后推动助推杆能推动整个多功能婴儿背篓,助推杆为能伸长和缩短的结构。优选的是,四个滚轮均安装于一踩踏板上,踩踏板通过至少两个安装柱与面板固定,且踩踏板与面板平行。优选的是,四个滚轮均安装于一踩踏板上,踩踏板上立有至少两根螺纹杆,面板上开设置有穿过面板的安装孔,安装孔数量与螺纹杆相等,安装孔靠近背板的段部为容纳段,安装孔远离背板的段部为穿过段,容纳段的直径大于穿过段的直径,每一螺纹杆均能穿过一安装孔,螺纹杆靠近背板的端部能螺纹连接第一螺母,螺纹杆能螺纹连接位于第一螺母与踩踏板之前的第二螺母,第一螺母的外直径大于穿过段直径,第一螺母的外直径小于容纳段直径,第二螺母的外执行大于穿过段直径,当螺纹杆与第一螺母连接且第一螺母位于容纳槽内时第二螺母能位于踩踏板与面板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使得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板折叠,第一侧板的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分别相对背板和面板转动,第二侧板的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分别相对背板和面板转动,底板的第一板体带动第一安装件相对第一转动件和背板转动,底板的第二板体带动第二安装件相对第二转动件和面板转动,进而实现对整个多功能婴儿背篓的折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不需要使用时背篓占用空间大而导致运输不方便的问题,进而方便了运输,同时使用时打开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婴儿背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限转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底板的仰视图;图4为实施例2中多功能婴儿背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中多功能婴儿背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中多功能婴儿背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婴儿背篓,包括:背板1,其一边缘延伸有第一转动件;面板2,其与背板1平行,其一边缘亦延伸有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平行;底板3,其设置于背板1设置有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和面板2设置有第二转动件21的一侧,底板3包括第一板体31、第二板体32、第一安装件(图中未示)、第二安装件33以及限转锁34,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转动连接,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能转动到一个平面上,当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转动到一个平面上时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婴儿背篓,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其一边缘延伸有第一转动件;面板,其与背板平行,其一边缘亦延伸有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平行;底板,其设置于背板设置有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和面板设置有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底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以及限转锁,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转动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能转动到一个平面上,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到一个平面上时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连接处无缝隙,第一安装件设置于第一板体远离第二板体的边缘上,第二安装件设置于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的边缘上,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到一个平面上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位于第一板体同一侧,第一转动件与第一安装件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与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限转锁,以能限制第一板体相对第二板体转动、亦能不限制第一板体相对第二板体转动;第一侧板,其包括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远离第二折叠板的边缘与面板侧边缘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板远离第一折叠板的边缘与背板侧边缘转动连接;第二侧板,其包括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第三折叠板与第四折叠板转动连接,第三折叠板远离第四折叠板的边缘与面板侧边缘转动连接,第四折叠板远离第三折叠板的边缘与背板侧边缘转动连接,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到一个平面后,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位于一个平面上,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位于一个平面上,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背板和面板均与底板垂直;以及两背带,其设置于背板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婴儿背篓,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其一边缘延伸有第一转动件;面板,其与背板平行,其一边缘亦延伸有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平行;底板,其设置于背板设置有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和面板设置有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底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以及限转锁,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转动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能转动到一个平面上,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到一个平面上时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连接处无缝隙,第一安装件设置于第一板体远离第二板体的边缘上,第二安装件设置于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的边缘上,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到一个平面上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位于第一板体同一侧,第一转动件与第一安装件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与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限转锁,以能限制第一板体相对第二板体转动、亦能不限制第一板体相对第二板体转动;第一侧板,其包括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远离第二折叠板的边缘与面板侧边缘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板远离第一折叠板的边缘与背板侧边缘转动连接;第二侧板,其包括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第三折叠板与第四折叠板转动连接,第三折叠板远离第四折叠板的边缘与面板侧边缘转动连接,第四折叠板远离第三折叠板的边缘与背板侧边缘转动连接,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到一个平面后,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位于一个平面上,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位于一个平面上,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背板和面板均与底板垂直;以及两背带,其设置于背板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婴儿背篓,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之间设置有两组转动组件,两组转动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一端,每组转动组件均包括转动环、第一转动基座和第二转动基座,第一转动基座和第二转动基座均设置于第一板体靠近第二板体的侧面上,第二板体靠近第一板体的侧面上向第一板体延伸有转动环,转动环位于第一转动基座和第二转动基座之间,转动环与第一转动基座或第二转动基座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婴儿背篓,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基座位于远离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缝隙中心的一侧,转动环与第二转动基座转动连接,在其中一组转动组件处设置有一限转锁,限转锁包括:芯轴,第二转动基座靠近第一转动基座的侧面上向第一转动基座延伸有芯轴,芯轴穿过转动环且转动环能相对芯轴转动,第一转动基座靠近第二转动基座的侧面内凹形成伸缩腔,芯轴伸入至伸缩腔内,第一转动基座上开设置有与伸缩腔连通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中心线与芯轴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熊晓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