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30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本体,所述第一接头本体设在车身上且大致形成为片状;第二接头本体,所述第二接头本体设在所述第一接头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接头本体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相连的连接部;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形成为片状且设在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加强件的一部分熔化形成焊带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通过设置加强件,无需额外增加焊接接头组件的厚度,就能有效避免在焊接该焊接接头组件时因热影响区面积大而导致其防弹性能降低的问题,该车辆焊接接头组件结构设计巧妙,重量较轻。

A vehicle welding joint component and a vehicle with its ow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 assembly and welding joint with the vehicle, the vehicle welding joint assembly comprises: the first joint body, wherein the first connector body in the body and is approximately formed sheet; second joint body, one side surface of the connector body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or on the second the connector body is used for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or body; reinforcement, the reinforcing me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sheet and is arranged in the connector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reinforcing part formed from the melting welding strip with the first connector body.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of vehicle welded joint assembly, by setting the reinforcement, without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components of the thickness of welded join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welding of the welding joint components due to the heat affected zone area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the bulletproof performance, the vehicle welding joint assembly structural design ingenious, lighter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和具有该焊接接头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反恐局势日益加剧,军警各方对防弹车的防护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防弹车车身连接大都以常规的二保焊焊接工艺形式完成,二保焊焊接接头形式存在热影响区力学性能大幅度降低,使其防护性能丧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焊接接头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焊接接头组件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本体,所述第一接头本体设在车身上且大致形成为片状;第二接头本体,所述第二接头本体设在所述第一接头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接头本体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相连的连接部;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形成为片状且设在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加强件的一部分熔化形成焊带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头本体形成为长条形,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加强件分别形成为沿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进一步地,所述焊带形成为沿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截面大致形成为开口向下的匚形,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之间分别设有所述加强件。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沿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宽度方向向两侧折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接头本体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头本体形成为钢板,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布氏硬度不小于400N/mm2,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厚度不小于2mm。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形成为长条形钢带件,所述加强件的延伸率不小于30%,所述加强件的厚度为0.5mm-1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形成为方形钢板件,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布氏硬度不小于500N/mm2,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厚度不小于6mm。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通过设置加强件,无需额外增加焊接接头组件的厚度,就能有效避免在焊接该焊接接头组件时因热影响区面积大而导致焊接接头组件防弹性能降低的问题,该车辆焊接接头组件结构设计巧妙,重量较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焊接接头组件100;第一接头本体10;第二接头本体20;连接部21;加强件30;焊带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100。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100包括第一接头本体10、第二接头本体20和加强件30。具体地,第一接头本体10设在车身上且大致形成为片状,第二接头本体20设在第一接头的一侧表面上,第二接头本体20设有用于与第一接头本体10相连的连接部21,加强件30形成为片状且设在第一接头本体10和连接部21之间,连接部21和加强件30的一部分熔化形成焊带40与第一接头本体10相连。换言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100主要由第一接头本体10、第二接头本体20和加强件30组成,车辆焊接接头组件100可以采用分层的三明治结构焊接而成。其中,第一接头本体10可以连接在车身上,第一接头本体10可以大致加工成片状,第二接头本体20可以加工有连接部21,第二接头本体20的连接部21可以和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一侧相连。第一接头本体10和第二接头本体20之间可以通过加强件30相连,加强件30可以加工成片状,加强件30可以和设在第一接头本体10和连接部21之间,加强件30与第一接头本体10和连接部21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形成。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热输入大而且分散,热影响区的面积大,通过在第一接头本体10和第二接头本体20之间设置加强件30,能有效解决因热影响区面积大而导致焊接接头组件100防弹性能降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无需额外增加第一接头本体10和第二接头本体20的厚度,就能使焊接接头组件100具有良好的防弹性能,降低了焊接难度和车身整体重量。车辆焊接接头组件100焊接时可以通过控制焊接参数使第二接头本体20和加强件30部分熔化先形成焊带40,再使第一接头本体10部分熔化,实现焊接接头组件100的全面积防护。其中,焊接参数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激光焊接参数,在此不再详细叙述。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100,通过设置加强件30,无需额外增加焊接接头组件100的厚度,就能有效避免在焊接接头组件100时因热影响区面积大而导致焊接接头组件100防弹性能降低的问题。该车辆焊接接头组件100结构设计巧妙,重量较轻。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接头本体20形成为长条形,连接部21和加强件30分别形成为沿第二接头本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也就是说,第二接头本体20可以大致形成为长条形,连接部21可以加工在第二接头本体20的两侧,连接部21可以形成为长条形,加强件30可以加工成长条形,加强件30的尺寸大小可以和连接部21的尺寸大小相适配。通过设置长条形的连接部21,便于第二接头本体20和加强件30之间的焊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焊带40形成为沿第二接头本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换句话说,焊带40可以布置在整个连接部21上,而不是在连接部21的端部,焊带40可以是沿连接部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连接部21上焊带40的条数可以根据连接部21的宽度进行具体设置,通过布置长条形的焊带40,提高车辆焊接接头组件100焊接的牢固性,有效降低焊接接头组件100中弹后焊带40开裂的风险。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接头本体20的截面大致形成为开口向下的匚形,第二接头本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21,每个连接部21与第一接头本体10之间分别设有加强件30。也就是说,第二接头本体20的截面可以大致加工成开口向下的匚形,第二接头本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可以分别加工有连接部21,每个连接部21可以和加强件30相连。通过加工连接部21,提高第二接头本体20和加强件30的接触面积,提高焊接接头组件100焊接后结构的牢固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部21分别沿第二接头本体20的宽度方向向两侧折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连接部21与第二接头本体20一体成型。增强第二接头本体20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成型工艺简便,降低生产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头本体20形成为钢板,第二接头本体20的布氏硬度不小于400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本体,所述第一接头本体设在车身上且大致形成为片状;第二接头本体,所述第二接头本体设在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接头本体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相连的连接部;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形成为片状且设在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加强件的一部分熔化形成焊带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本体,所述第一接头本体设在车身上且大致形成为片状;第二接头本体,所述第二接头本体设在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接头本体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相连的连接部;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形成为片状且设在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加强件的一部分熔化形成焊带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本体形成为长条形,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加强件分别形成为沿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形成为沿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焊接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截面大致形成为开口向下的匚形,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潭董现春李照昌孙雅晶吕静波王庆波齐庆祝潘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