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梦莹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97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隔震结构,包括了基座,所述基座埋设在地面中且位于所述桥梁桥墩的下方,在所述基座上支承着C形耗能座,在所述C形耗能座上支承有至少两根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贴合在所述桥墩的外壁上,所述C形耗能座包括了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悬空设置在所述下层板的上方,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夹持有摆锤,所述摆锤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层板的底部和所述下层板的顶部。

A bridge isol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isolation structure, comprising a base, the base is buried in the ground and at the pier of the bridge, on the base of supporting a C shaped energy seat, in the shape of C energy base supporting at least two positioning column and the positioning column. The outer wall of the pier, the C type energy seat includes upper and lower plates, wherein the upper plate is suspended above the plate on the lower hold, the pendulum is sandwiched between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the top of the pendulum sliding connection plate in the upper plate the bottom and the bottom of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隔震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桥梁
,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作为桥梁结构受力的关键构件,不仅承担着传递结构荷载至墩台,适应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等因素的作用,同时还确保桥墩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设计的计算图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生命线抗震减灾工程不断受到重视,目前桥梁抗震主要采用的硬抗震的方式,通过提高桥墩底部的牢固度来抵御地震的影响,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引起桥墩底部受力点的应力疲劳,而产生磨损,降低桥墩的使用寿命,故作为结构传力核心的桥梁支座也需要承担起减隔震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桥梁隔震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桥梁隔震结构,包括了基座,所述基座埋设在地面中且位于所述桥梁桥墩的下方,在所述基座上支承着C形耗能座,在所述C形耗能座上支承有至少两根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贴合在所述桥墩的外壁上,所述C形耗能座包括了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悬空设置在所述下层板的上方,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夹持有摆锤,所述摆锤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层板的底部和所述下层板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摆锤包括了上锤体和下锤体,所述上锤体固定在所述上层板的底部,所述下锤体固定在所述下层板的顶部,所述上锤体和所述下锤体通过转轴相连,所述上锤体能相对于所述下锤体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均开设有滑道,所述上锤体和所述下锤体均滑动连接在滑道中。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上层板两侧设置有限位板,在所述下层板两侧也设置有限位板。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所述上层板顶面呈圆弧变化,由两侧向中间凹陷,且在所述顶面上开设有径向的弧形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竖向、水平向的承载力,具有回复力和较强的耗能能力,适应一定温度和车辆动荷载和保持支座稳定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桥梁隔震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层板的顶面示意图;图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摆锤与上下层板之间的运动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中桥梁隔震结构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桥梁隔震结构,包括了基座1,基座埋设在地面中且位于桥梁桥墩的下方,在基座上支承着C形耗能座2,在C形耗能座上支承有两根定位柱3,上述的两根定位柱分别贴合在桥墩的两面相对的外壁上,起到一个支撑限位的作用。所述C形耗能座包括了上层板21和下层板22,上层板悬空设置在下层板的上方,在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夹持有摆锤4,摆锤包括了上锤体41和下锤体42,上锤体固定在上层板的底部,下锤体固定在下层板的顶部,具体地,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均开设有滑道,所述上锤体和所述下锤体均滑动连接在滑道中。所述上锤体和所述下锤体通过转轴43相连,所述上锤体能相对于所述下锤体转动。当桥墩受到地震影响发生抖动时,能带动C形耗能座的上层板和下层板发生相对位移,由于有摆锤的引导,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移转换成了上锤体和下锤体的相对移动,在上层板两侧设置有限位板5,在下层板两侧也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可以防止摆锤摆动幅度过大,将摆锤的摆动限位在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宽度范围内。上层板顶面是用于直接支撑桥墩的底部的,故上层板的顶面呈圆弧变化,由两侧向中间凹陷,且在顶面上开设有径向的弧形纹6。通过圆拱形构件,其截面的高度沿圆弧变化,两端较大,中间较小,使得在横向力作用下,所有截面的应力基本相同,所以能够得到最大的耗能效果,消耗掉地震对桥墩产生的动能。为了保证耗能具有较好的低周疲劳特性,耗能座的钢材一般具有较好的伸张度和较低的硬化度,可以采用弹簧钢作为C形耗能座的制造材料。以上所述使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梁隔震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基座,所述基座埋设在地面中且位于所述桥梁桥墩的下方,在所述基座上支承着C形耗能座,在所述C形耗能座上支承有至少两根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贴合在所述桥墩的外壁上,所述C形耗能座包括了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悬空设置在所述下层板的上方,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夹持有摆锤,所述摆锤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层板的底部和所述下层板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基座,所述基座埋设在地面中且位于所述桥梁桥墩的下方,在所述基座上支承着C形耗能座,在所述C形耗能座上支承有至少两根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贴合在所述桥墩的外壁上,所述C形耗能座包括了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悬空设置在所述下层板的上方,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夹持有摆锤,所述摆锤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层板的底部和所述下层板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包括了上锤体和下锤体,所述上锤体固定在所述上层板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莹芦惠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李梦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