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轴放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85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轴放料装置,其包括有放料辊轴;放料辊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辊轴,其包括有延伸至放料辊轴内部的第一辊轴,以及位于限位辊轴外部的第二辊轴,限位辊轴的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设置有沿限位辊轴径向延伸的限位端面;每一个限位辊轴对应位置均设置有限位端体,限位端体之上设置有采用“U”形结构的第一限位槽体,所述限位辊轴延伸止第一限位槽体内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辊轴放料装置,其可通过送料辊轴两侧的限位辊轴对于送料辊轴进行轴向限位处理,同时,限位辊轴延伸至送料辊轴内部的第一辊轴亦可对于送料辊轴提供径向支撑,以使得送料辊轴在多个方向的支撑限位处理下,使其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

Roller shaft discharg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ller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roller; both sides of a feeding roller shaf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limited 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roller shaft extends to the discharge roller shaft inside, and in the limit and the outside of the shaft second roller shaft, between the spacing the first roller shaft with second rollers arranged along the limit end surface of the limit roller shaft extends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each limit rollers are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limiting end body, a spacing end body is positioned on the first limit U \structure of the body, the limiting roll check the first limit tank shaft extends inside the roller shaft;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feeding device, which can be achieved by feeding roll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limiting roll axis for the feeding roller shaft axial limit proces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limit roll shaft extends to the feed roller shaft inside the first roll shaft can also be sent to feed roller The radial support is provided so that the feed roll shaft is treated with the support limit in a number of directions, so that the stabilit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轴放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辊轴放料装置。
技术介绍
皮革、布料、毛毡等软质原料多采用料卷形式,上述料卷在进行放料过程中往往需通过辊轴进行放料处理;采用传统结构的辊轴在实际放料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辊轴受机械振动等因素产生一定的偏移,进而造成对应原料的传输精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辊轴放料装置,其可在辊轴进行放料处理过程中对其进行限位处理,致使辊轴的位置稳定性得以保障,进而致使对应原料的传输精度改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轴放料装置,其包括有放料辊轴;所述放料辊轴采用空心管结构,放料辊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辊轴,限位辊轴包括有延伸至放料辊轴内部的第一辊轴,以及位于限位辊轴外部的第二辊轴,限位辊轴的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设置有沿限位辊轴径向延伸的限位端面,送料辊轴的侧端部贴合于限位端面之上;每一个限位辊轴对应位置均设置有限位端体,限位端体之上设置有采用“U”形结构的第一限位槽体,所述限位辊轴延伸止第一限位槽体内侧;所述限位辊轴位于第一限位槽体内侧区域设置有第二限位槽体,第二限位槽体沿限位辊轴的周向呈环形延伸,第二限位槽体的侧壁沿第一限位槽体的边部向外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端体之中包括有位于第一限位槽体前端的第一端部,以及位于第一限位槽体后端的第二端部,限位端体的第一端部沿竖直方向进行延伸,且其高度至少为限位辊轴直径的1.5倍,限位端体的第二端部经由第一限位槽体的底端部倾斜向上进行延伸,且其倾斜角度为20至4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限位端体中第一端部所采用的竖直结构以对于限位辊轴以及其所连接的放料辊轴进行有效的阻挡处理,以避免其在放料过程中受卷料张力作用而向前运动;与此同时,限位端体中第二端部的倾斜延伸则可方便限位辊轴的放入以及取出,进而确保其便于进行维护与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端体的第二端部之上设置有多个导向端齿,其采用橡胶材质支撑;每一个导向端齿均由限位端体的第二端部朝向第一端部所在方向倾斜向上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限位辊轴进行安装过程中,通过导向端齿的延伸方向以确保其顺利进入至第一限位槽体内部,而对于已安装完好的限位辊轴,导向端齿可对其形成反向限位处理,以避免限位辊轴经由第一限位槽体内部跌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端体之中,第一限位槽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辊轮,支撑辊轮的端面与限位辊轴的端面相互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支撑辊轮的设置以对于限位辊轴进行辅助支撑处理,致使限位辊轴以及放料辊轴在工作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辊轴放料装置,其可通过送料辊轴两侧的限位辊轴对于送料辊轴进行轴向限位处理,同时,限位辊轴延伸至送料辊轴内部的第一辊轴亦可对于送料辊轴提供径向支撑,以使得送料辊轴在多个方向的支撑限位处理下,使其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另一方面,限位辊轴对应的限位端体可通过第一限位槽体与第二限位槽体的彼此卡合处理,以使得限位辊轴亦可受到限位端体的限位处理,进而使得限位辊轴以及送料辊轴的整体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端体侧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放料辊轴、2—限位辊轴、201—第一辊轴、202—第二辊轴、3—限位端体、301—第一端部、302—第二端部、4—第一限位槽体、5—第二限位槽体、6—导向端齿、7—支撑辊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与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辊轴放料装置,其包括有放料辊轴1;所述放料辊轴1采用空心管结构,放料辊轴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辊轴2,限位辊轴2包括有延伸至放料辊轴1内部的第一辊轴201,以及位于限位辊轴1外部的第二辊轴202,限位辊轴2的第一辊轴201与第二辊轴202之间设置有沿限位辊轴2径向延伸的限位端面203,送料辊轴1的侧端部贴合于限位端面203之上;每一个限位辊轴2对应位置均设置有限位端体3,限位端体3之上设置有采用“U”形结构的第一限位槽体4,所述限位辊轴2延伸止第一限位槽体4内侧;所述限位辊轴2位于第一限位槽体4内侧区域设置有第二限位槽体5,第二限位槽体5沿限位辊轴2的周向呈环形延伸,第二限位槽体5的侧壁沿第一限位槽体4的边部向外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辊轴放料装置,其可通过送料辊轴两侧的限位辊轴对于送料辊轴进行轴向限位处理,同时,限位辊轴延伸至送料辊轴内部的第一辊轴亦可对于送料辊轴提供径向支撑,以使得送料辊轴在多个方向的支撑限位处理下,使其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另一方面,限位辊轴对应的限位端体可通过第一限位槽体与第二限位槽体的彼此卡合处理,以使得限位辊轴亦可受到限位端体的限位处理,进而使得限位辊轴以及送料辊轴的整体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实施例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端体3之中包括有位于第一限位槽体4前端的第一端部301,以及位于第一限位槽体4后端的第二端部302,限位端体3的第一端部301沿竖直方向进行延伸,且其高度至少为限位辊轴2直径的1.5倍,限位端体3的第二端部302经由第一限位槽体4的底端部倾斜向上进行延伸,且其倾斜角度为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限位端体中第一端部所采用的竖直结构以对于限位辊轴以及其所连接的放料辊轴进行有效的阻挡处理,以避免其在放料过程中受卷料张力作用而向前运动;与此同时,限位端体中第二端部的倾斜延伸则可方便限位辊轴的放入以及取出,进而确保其便于进行维护与安装。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端体3的第二端部302之上设置有多个导向端齿6,其采用橡胶材质支撑;每一个导向端齿6均由限位端体3的第二端部302朝向第一端部301所在方向倾斜向上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限位辊轴进行安装过程中,通过导向端齿的延伸方向以确保其顺利进入至第一限位槽体内部,而对于已安装完好的限位辊轴,导向端齿可对其形成反向限位处理,以避免限位辊轴经由第一限位槽体内部跌落。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端体3之中,第一限位槽体4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辊轮7,支撑辊轮7的端面与限位辊轴2的端面相互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支撑辊轮的设置以对于限位辊轴进行辅助支撑处理,致使限位辊轴以及放料辊轴在工作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3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辊轴放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轴放料装置,其包括有放料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辊轴采用空心管结构,放料辊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辊轴,限位辊轴包括有延伸至放料辊轴内部的第一辊轴,以及位于限位辊轴外部的第二辊轴,限位辊轴的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设置有沿限位辊轴径向延伸的限位端面,送料辊轴的侧端部贴合于限位端面之上;每一个限位辊轴对应位置均设置有限位端体,限位端体之上设置有采用“U”形结构的第一限位槽体,所述限位辊轴延伸止第一限位槽体内侧;所述限位辊轴位于第一限位槽体内侧区域设置有第二限位槽体,第二限位槽体沿限位辊轴的周向呈环形延伸,第二限位槽体的侧壁沿第一限位槽体的边部向外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轴放料装置,其包括有放料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辊轴采用空心管结构,放料辊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辊轴,限位辊轴包括有延伸至放料辊轴内部的第一辊轴,以及位于限位辊轴外部的第二辊轴,限位辊轴的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设置有沿限位辊轴径向延伸的限位端面,送料辊轴的侧端部贴合于限位端面之上;每一个限位辊轴对应位置均设置有限位端体,限位端体之上设置有采用“U”形结构的第一限位槽体,所述限位辊轴延伸止第一限位槽体内侧;所述限位辊轴位于第一限位槽体内侧区域设置有第二限位槽体,第二限位槽体沿限位辊轴的周向呈环形延伸,第二限位槽体的侧壁沿第一限位槽体的边部向外延伸。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轴放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乃宏施付堂郭丰仇浩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雄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