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739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其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备铜粉悬浮液,所述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的沸点在100℃以下;步骤S2,使铜粉悬浮液流经旋转的离心雾化盘上,悬浮液的液滴在离心雾化盘的离心作用下,被切碎成细小的悬浮液滴,细小的悬浮液滴在离心飞出的过程中,受到热空气的传热,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蒸发,实现固液分离,收集固体粉末得到铜粉。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常规真空干燥法中的粉体团聚问题,减少后续工序;同时,对于导电铜浆用的硼改性粉体,能在干燥过程中达到防氧化效果,降低了改性铜粉在烧结工序中需惰性气体保护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粉末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铜粉是微电子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之一,超细铜粉由于具有粒度细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电化学迁移行为低,材料成本低等优点等优点,而在电子、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作导电浆料、催化剂、硬质合金、电工合金等不同领域。用于导电浆料时,铜粉性能要求高,氧含量低、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等,一般的超细铜粉难以达到上述要求,导电浆料用超细铜粉一般须经过改性,在铜的表面包覆一层氧化膜,常见的是与硼进行改性,通过在制备铜粉过程中改性或将铜粉与改性剂一起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工艺为:改性铜粉→洗涤→干燥→烧结→调浆。改性后的铜粉干燥后须进行中温烧结,使铜粉表面覆有一层氧化层,起到抗氧化作用。液相化学还原法是超细铜粉常见的制备方法,可制得粒度小,分布均匀、结晶度好的铜粉。其常见的工序为:配料→液相还原→洗涤→干燥→后续处理。真空干燥工艺是其常见的干燥手段,但由于制得的粉体颗粒较细,采用真空干燥工序,往往粉体存在严重团聚现象,需要后续的分散筛分处理,所得流程较长,为了改进此种干燥方式,采用冷冻干燥法进行超细铜粉的制备,能有效解决粉体的团聚问题,但是所要求的条件较高、需要进行二次氢还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减低了铜粉的团聚问题,得到的铜粉分散性好,而且具有抗氧化性,减少改性铜粉的后烧结工序。对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备铜粉悬浮液,所述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的沸点在100℃以下;步骤S2,使铜粉悬浮液流经旋转的离心雾化盘上,悬浮液的液滴在离心雾化盘的离心作用下,被切碎成细小的悬浮液滴,细小的悬浮液滴在离心飞出的过程中,受到热空气的传热,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蒸发,实现固液分离,收集固体粉末得到铜粉。离心雾化是一种利用机械旋转的离心力将液体击碎成细的液滴,然后液滴由于外界温差的变化发生相变而得到金属粉末的过程。采用此技术方案,解决了超细铜粉干燥阶段存在的团聚问题,而且不需要现有技术中用作导电铜浆的铜粉干燥后的烧结工序,工艺简单,方便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工艺流程简短,制得粉末分散性好,能有效解决超细粉体常规干燥过程中出现的软团聚问题,不需要后续处理工艺。通过雾化环境的气氛调整可控制粉体的氧化程度,并且离心干燥过程中,中温环境下,能使超细铜粉表面的抗氧化剂优先氧化,使铜粉表面生产一层氧化膜,有效防止铜的氧化,用于导电铜浆料用电极材料,效果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还包括对所述铜粉悬浮液的铜粉经过改性处理,使铜粉的表面带有抗氧化性功能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氧化性功能团为-O-B抗氧化功能团。进一步的,所述铜粉悬浮液采用液相还原法工艺制备。进一步的,所述铜粉悬浮液为采用液相还原法工艺制备超细铜粉工序或特种超细铜粉的改性工序中,经洗涤工序后未进行固液分离前的粉体悬浮液,并且该悬浮液的液相介质为丙酮、乙醇、水等沸点在100℃以下的液体。进一步的,所述铜粉悬浮液的温度在常温下即可。其中,液滴粉碎程度根据离心雾化盘直径大小调节离心雾化盘的转速来实现。离心雾化盘直径可选在40mm~120mm,转速为10000RPM~30000RP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为丙酮、乙醇或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离心雾化时的环境温度为100℃~300℃。离心出的细小悬浮液滴固液分离速度的快慢可通过进出口的风速、热风温度及雾化盘温度来调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离心雾化盘的转速为10000RPM~30000RPM。进一步的,所述离心雾化盘设有加热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铜粉悬浮液流经旋转的离心雾化盘的流速为100kg/h~300kg/h。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离心雾化的环境为惰性气氛环境。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粉的制备装置,其采用如上所述的铜粉的制备方法制备铜粉,其包括铜粉悬浮液储料容器、液体漏嘴和雾化容器,所述雾化容器的中部设有离心雾化盘,所述离心雾化盘的下方与电机连接;所述铜粉悬浮液储料容器与液体漏嘴连接,所述液体漏嘴的出口朝着离心雾化盘,所述离心雾化盘的一侧设有热吹风装置,所述热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对着离心雾化盘;所述雾化容器的下方设有集粉容器。采用此技术方案,铜粉悬浮液流经高速旋转的离心雾化盘上,悬浮液滴在雾化盘的高速离心作用下,被切碎成细小的悬浮液滴,细小的悬浮液滴在离心飞出的过程中,受到热吹风装置吹出的热空气的传热,易挥发的液体介质迅速蒸发,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固体粉末下落到集粉容器收集,液体介质挥发后从出风口吹出,挥发的液体介质可以经旋风分离器及冷凝器分别回收气体带走的粉末及液体,并且该液体可返回湿铜粉的洗涤工序用,达到物料循环利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容器的下部设有进气口,所述雾化容器的上部设有出气口。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出气口均设有滤网。进一步的,出气口连接有冷凝回收液体介质装置。另外,可根据铜粉的用途选择性控制进气口的气氛,如防止铜氧化,则需要通过调节进气口的气氛为惰性气氛及环境温度适量降低来实现。如制得用于导电铜浆用的特种改性铜粉,可选择通过调节热风气氛为热空气及调节雾化盘的温度来实现。雾化盘的温度控制通过调节热吹风装置吹出的热风温度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雾化容器的内壁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粉悬浮液储料容器与液体漏嘴之间设有流量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容器的下部,并位于集粉容器的上部设有下料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雾化容器的内壁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雾化盘的直径为40mm~120mm。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直接通过干燥达到铜粉的烧结效果,使其表面包覆一层抗氧化剂,如用B改性后的CuB在干燥过程中,B优先于Cu氧化,在铜表面生成-O-B官能键,防止铜的氧化,对于其应用于铜导电浆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铜粉的抗氧化性增加铜浆的导电性能,同时其表面的B-O-官能团增加了浆料的黏附性,使其硬度增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常规真空干燥法中的粉体团聚问题,减少后续工序;同时,对于导电铜浆用的硼改性粉体,能在干燥过程中达到类似于烧结的效果,减少改性铜粉常规工艺的烧结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铜粉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铜粉的电镜图。附图标记包括:1-铜粉悬浮液储料容器,2-液体漏嘴,3-雾化容器,4-离心雾化盘,5-电机,6-热吹风装置,7-集粉容器,8-进气口,9-出气口,10-滤网,11-支架,12-流量阀,13-下料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铜粉的制备装置,其包括铜粉悬浮液储料容器1、液体漏嘴2和雾化容器3,所述雾化容器3的中部设有离心雾化盘4,所述离心雾化盘4的下方与电机5连接;所述铜粉悬浮液储料容器1与液体漏嘴2连接,所述液体漏嘴2的出口朝着离心雾化盘4,所述离心雾化盘4的一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备铜粉悬浮液,所述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的沸点在100℃以下;步骤S2,使铜粉悬浮液流经旋转的离心雾化盘上,悬浮液的液滴在离心雾化盘的离心作用下,被切碎成细小的悬浮液滴,细小的悬浮液滴在离心飞出的过程中,受到热空气的传热,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蒸发,实现固液分离,收集固体粉末得到铜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备铜粉悬浮液,所述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的沸点在100℃以下;步骤S2,使铜粉悬浮液流经旋转的离心雾化盘上,悬浮液的液滴在离心雾化盘的离心作用下,被切碎成细小的悬浮液滴,细小的悬浮液滴在离心飞出的过程中,受到热空气的传热,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蒸发,实现固液分离,收集固体粉末得到铜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对所述铜粉悬浮液的铜粉经过改性处理,使铜粉的表面带有抗氧化性功能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性功能团为-O-B抗氧化功能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悬浮液的液相介质为丙酮、乙醇或水;步骤S2中,离心雾化时的环境温度为100℃~3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离心雾化盘的转速为10000RPM~30000RPM,铜粉悬浮液流经旋转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周少强李清湘陈端云向红印董烈寒乔涛陈云鹏黄培德白薇肖义亮刘惺刘县珍邓杰熊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金岭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