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598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属于预制管廊施工领域,其结构包括外模、内模、底模和顶模,底模与方涵的凹面相吻合,顶模与方涵的凸面相吻合,顶模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通孔,顶模与顶模支架相连,顶模支架包括立柱和顶模下压装置,立柱包括六个,位于顶模左侧三个,顶模右侧三个,且左侧的三个立柱与右侧的三个立柱沿顶模对称设置,每个立柱分别包括上立柱本体、下立柱本体和连接器,上立柱本体设置在下立柱本体的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器相连,顶模下压装置与上立柱本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预制方涵的模具形式,从而解决了传统预制方涵底板的蜂窝麻面问题,而且解决了方涵顶部收面的问题。

Vertical production die for precast square culve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fabricated culvert vertical mold,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prefabricated pipe gallery construction,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n outer mould, inner mold and bottom die and the top die, with concave bottom mold, culvert, with convex surfaces of top die and culver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top di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e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top die mould bracket, top die bracket comprises a column and a top die pressing device, including column six,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hree top die, die top three right and left, thre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olumn and the three column along the top die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each column including on the column body and the lower column body and a connector, the column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lumn under the body, and both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or, and the column body is connected under the top mold pres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prefabricated culvert form of the mold,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honeycomb prefabricated culvert floor, but also solve the culvert top surface 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预制管廊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预制方涵领域兴起不久,主要采用了日本和德国进口的技术。预制方涵模具目前在国内都是卧式的,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底板的蜂窝麻面没办法避免,只能尽可能的减少,对外观影响很大,目前国内所有预制方涵底板无明显蜂窝麻面的基本都是靠后期装修的。立式模具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同时,立式模具也有很大的难题需要解决,就是顶部如何收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该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改变了预制方涵的模具形式,从而解决了传统预制方涵底板的蜂窝麻面问题,而且解决了方涵顶部收面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外模、内模、底模和顶模,所述的外模设置在内模的外侧,底模设置在内模的下部,顶模设置在外模的上部,所述的底模与方涵的凹面相吻合,顶模与方涵的凸面相吻合,所述的顶模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的顶模与顶模支架相连,所述的顶模支架包括立柱和顶模下压装置,顶模下压装置位于立柱上,所述的立柱包括六个,位于顶模左侧三个,顶模右侧三个,且左侧的三个立柱与右侧的三个立柱沿顶模对称设置,每个立柱分别包括上立柱本体、下立柱本体和连接器,所述的上立柱本体设置在下立柱本体的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器相连,所述的顶模下压装置与上立柱本体相连,所述的外模位于左侧的立柱与右侧的立柱之间。所述的顶模下压装置包括垫块、下压板、穿心式千斤顶、垫板和螺母,每个立柱上部从下到下依次设置有螺母、垫板和穿心式千斤顶,垫板与螺母相连,穿心式千斤顶与垫板相连,左右相对称的两个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下压板,下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左右两侧的立柱,且与其上部的穿心式千斤顶相连,每个所述的下压板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垫块,多个垫块分别位于顶模的上部。每个下压板下部的垫块包括3个,且沿下压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的垫块为圆柱形钢垫块。所述的下压板包括前槽钢、后槽钢和槽钢连接背肋,所述的前槽钢和后槽钢前后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槽钢连接背肋相连,所述的立柱分别沿前槽钢和后槽钢之间的空隙穿过。所述的上立柱本体和下立柱本体分别为Φ25精轧螺纹钢。本技术的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首先预制方涵模具为立式,即方涵四个壁在预制过程中都是竖直向上的,这样能有效解决四壁的振捣问题,从而避免蜂窝麻面的出现;然后顶面专门设计模板,通过千斤顶施加力量和顶部预留通孔放气放浆来实现方涵顶部完美收面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顶模的俯视图;附图4是下压板的俯视图;附图5是顶模下移工作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模,2、内模,3、底模,4、顶模,41、通孔,5、顶模支架,51、立柱,511、上立柱本体,512、下立柱本体,513、连接器,52、顶模下压装置,521、垫块,522、下压板,5221、前槽钢,5222、后槽钢,5223、槽钢连接背肋,523、穿心式千斤顶,524、垫板,52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5对本技术的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其结构包括外模1、内模2、底模3和顶模4,所述的外模1设置在内模2的外侧,底模3设置在内模2的下部,顶模4设置在外模1的上部,所述的底模3与方涵的凹面相吻合,顶模4与方涵的凸面相吻合,所述的顶模4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通孔41,所述的顶模4与顶模支架5相连,所述的顶模支架5包括立柱51和顶模下压装置52,顶模下压装置52位于立柱51上,所述的立柱51包括六个,位于顶模4左侧三个,顶模4右侧三个,且左侧的三个立柱与右侧的三个立柱沿顶模4对称设置,每个立柱51分别包括上立柱本体511、下立柱本体512和连接器513,所述的上立柱本体511设置在下立柱本体512的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器513相连,所述的顶模下压装置52与上立柱本体511相连,所述的外模1位于左侧的立柱与右侧的立柱之间。所述的顶模下压装置52包括垫块521、下压板522、穿心式千斤顶523、垫板524和螺母525,每个立柱51上部从下到下依次设置有螺母525、垫板524和穿心式千斤顶523,垫板524与螺母525相连,穿心式千斤顶523与垫板524相连,左右相对称的两个立柱51之间分别设置有下压板522,下压板522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左右两侧的立柱,且与其上部的穿心式千斤顶523相连,每个所述的下压板52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垫块521,多个垫块521分别位于顶模4的上部。每个下压板522下部的垫块521包括3个,且沿下压板52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的垫块521为圆柱形钢垫块。所述的下压板522包括前槽钢5221、后槽钢5222和槽钢连接背肋5223,所述的前槽钢5221和后槽钢5222前后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槽钢连接背肋5223相连,所述的立柱51分别沿前槽钢5221和后槽钢5222之间的空隙穿过。所述的上立柱本体511和下立柱本体512分别为Φ25精轧螺纹钢。在生产预制方涵时,首先将六个下立柱本体512固定于地面,然后将底模3、外模1和内模2分别置于下立柱本体512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时使混凝土标高略高于设计标高,将顶模4与下立柱本体512上部的顶模支架5按照图示位置安放好,并保证上立柱本体511和下立柱本体512两端各伸入连接器513不小于5cm。然后通过六个穿心千斤顶同时加压,将顶模4压到设计标高,气泡和多余的灰浆会从顶模4上部的通孔41中流出,进而保证方涵凸端的塑形。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技术之用,并非是对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

【技术保护点】
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外模、内模、底模和顶模,所述的外模设置在内模的外侧,底模设置在内模的下部,顶模设置在外模的上部,所述的底模与方涵的凹面相吻合,顶模与方涵的凸面相吻合,所述的顶模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的顶模与顶模支架相连,所述的顶模支架包括立柱和顶模下压装置,顶模下压装置位于立柱上,所述的立柱包括六个,位于顶模左侧三个,顶模右侧三个,且左侧的三个立柱与右侧的三个立柱沿顶模对称设置,每个立柱分别包括上立柱本体、下立柱本体和连接器,所述的上立柱本体设置在下立柱本体的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器相连,所述的顶模下压装置与上立柱本体相连,所述的外模位于左侧的立柱与右侧的立柱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外模、内模、底模和顶模,所述的外模设置在内模的外侧,底模设置在内模的下部,顶模设置在外模的上部,所述的底模与方涵的凹面相吻合,顶模与方涵的凸面相吻合,所述的顶模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的顶模与顶模支架相连,所述的顶模支架包括立柱和顶模下压装置,顶模下压装置位于立柱上,所述的立柱包括六个,位于顶模左侧三个,顶模右侧三个,且左侧的三个立柱与右侧的三个立柱沿顶模对称设置,每个立柱分别包括上立柱本体、下立柱本体和连接器,所述的上立柱本体设置在下立柱本体的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器相连,所述的顶模下压装置与上立柱本体相连,所述的外模位于左侧的立柱与右侧的立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方涵立式生产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顶模下压装置包括垫块、下压板、穿心式千斤顶、垫板和螺母,每个立柱上部从下到下依次设置有螺母、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桐刚熊远顺宋杰韩超常树才李涛靳国柱明茂刚吴绍升宋海霞孙运臣任冰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