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一飞专利>正文

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381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包括支座、支架、支腿、磁铁、支撑板、横梁,在骑行台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支腿;支撑板包括下支撑板和两侧板,支撑板设置在横梁下部,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连接,两侧板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相对的两个侧板上,且使得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置的磁极磁性相反;横梁设置在支架下部,横梁的中部与支撑板的中部固定。该骑行台除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支撑板为导磁材料之外,其他零件均为非导磁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适用于多种型号、尺寸的自行车,人们无需购置专业的自行车设备,即可开展无噪声干扰的室内骑行训练。

Bicycle ride table without wheel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骑行台,尤其涉及一种依靠磁场直接提供骑行阻力及减震结构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
技术介绍
骑行台是一种在天气不好或者没有条件外出进行骑行练习的时候,用来进行自行车骑行训练的器具。用自行车在骑行台上进行骑行训练,就要求骑行台提供骑行阻力类似自然环境中的骑行。现有滚筒骑行台和固定骑行台,都是使用已有的自行车在家中进行训练,可以降低成本,有利于骑行台的普及。但这两种骑行台使用时,自行车轮胎都要与骑行台接触进行传动。这样就要产生噪音,同时也增加车轮的磨损。当骑行速度较快时,自行车轮胎还会出现发烫的情况,这样加剧轮胎的磨损和产生的噪音。自行车在骑行时,由于自行车车轮静平衡较差,自行车车轮转动后就会产生震动和噪音。由于骑行台一般是放置在室内使用,这样骑行时因摩擦产生的噪音以及因自行车车轮的静平衡较差引起震动而产生的噪音不易扩散,噪音就显得更大。因此要合理地解决降低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时无自行车轮胎磨损,降低自行车骑行台的噪音及震动,并能够提供自行车训练所需骑行阻力的自行车骑行台。本技术因骑行台与自行车车轮无接触,所以在进行自行车骑行训练时就不会有自行车轮胎磨损的现象,也会大幅降低噪音。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包括支座、支架、支腿、磁铁、支撑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在骑行台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支腿,分别为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其中每个支腿下部各设置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每个支脚底部都设置有减震垫,支脚下部设置有用于连结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下支撑板;支架位于横梁的上部以及支座的下部,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连接,;支撑板包括下支撑板和两侧板,支撑板设置在横梁下部,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连接,两侧板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为从下向上延伸的板状结构,两侧板互相对置,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相对的两个侧板上,且使得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置的磁极磁性相反;横梁设置在支架下部,其形状为近似U形,其一端与第一支腿的第二支脚的中部连结,另一端与第二支腿的第二支脚的中部连结,横梁的中部与支撑板的中部固定。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中:所述磁铁是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两个相对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自行车后轮轴向的最大尺寸。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中:骑行台包括前后两个支座,每个支座包括两个紧固手柄、两个紧固螺栓、两个滑块、两个侧垫和一个支撑垫。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中:支撑垫设置在支座的上支撑梁上;支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开有通孔,紧固手柄设置在紧固螺栓的第一端上,紧固螺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紧固螺栓与通孔之间螺纹配合;紧固螺栓的第二端穿过通孔后与滑块连接,滑块与垫圈连接。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中:紧固螺栓的第二端设置有直径小于紧固螺栓本体直径的突出端,该突出端穿过滑块,突出端和紧固螺栓本体之间的台阶顶在滑块内侧面上,突出端在其头部有一销钉穿过,销钉设置在垫圈的空腔内。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中:滑块外侧面与垫圈粘结连接。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中:支脚底部设置有减震垫。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中:支撑垫、垫圈和减震垫的材料包括橡胶,海绵。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中:该骑行台除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支撑板为导磁材料之外,其他零件均为非导磁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行车骑行台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自行车骑行台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自行车骑行台俯视图;图4a为本技术自行车骑行台支座结构示意图1;图4b为本技术自行车骑行台支座结构示意图2;图5a为本技术自行车骑行台支座示意图1;图5b为本技术自行车骑行台支座示意图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包括支座6、支架27、支腿1(2)、磁铁(永久磁铁或电磁铁)、支撑板16、横梁21。在骑行台两侧各有一个支腿1(2),其中支腿下部设置有第一支脚1和第二支脚2,每个支脚底部都设置有减震垫23,支脚下部设置有用于连结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之间的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也将骑行台两侧的支腿连结在一起;支架27位于横梁21的上部以及支座的下部,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连接;支撑板16包括下支撑板和两侧板,支撑板16设置在横梁21下部,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连接,起支撑作用,两侧板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为从下向上延伸的板状结构,包括两对置侧板,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固定在支撑板16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且使得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置的磁极磁性相反。横梁21设置在支架27下部,形状近似U形,其一端与一个支腿的第二支脚的中部连结,另一端与另一个支腿的第二支脚的中部连结,横梁21的中部与支撑板16的中部固定,用于提高骑行台整体强度。该骑行台除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支撑板为导磁材料之外,其他零件均为非导磁材料。第一永久磁铁(或电磁铁)与第二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的两个相对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自行车后轮轴向的最大尺寸,即要保证在自行车后轮转动时,自行车后轮与第一永久磁铁(或电磁铁)或第二永久磁铁(或电磁铁)不会发生干涉。如图4a,4b,5a,5b所示,骑行台包括前后两个支座,分别用来卡紧自行车后横梁21的前部和后部。两个支座的结构相同,因此以其中的一个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支座包括两个紧固手柄28、两个紧固螺栓29、两个滑块、两个侧垫31、一个支撑垫33。其中支撑垫33设置在支座的上支撑梁上,用于在上支撑梁承载自行车后横梁时提供缓冲;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开有通孔,紧固手柄28设置在紧固螺栓29的一端上,优选的二者结合为一个整体或一体成型,紧固螺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紧固螺栓29与通孔之间螺纹配合;紧固螺栓29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后与滑块连接,优选的在紧固螺栓29的另一端设置有直径小于紧固螺栓29本体直径的突出端,该突出端穿过滑块,突出端和紧固螺栓29本体之间的台阶顶在滑块内侧面上,用于带动滑块运动,滑块30外侧面与垫圈(侧垫)连接(可粘结),突出端在其头部有一销钉穿过,销钉设置在垫圈的空腔内,紧固螺栓29与滑块和垫圈可以做相对转动、移动;滑块30与垫圈可以做转动、移动。滑块30可以在骑行台支座上左右方向移动;旋转紧固螺栓可以使紧固螺栓沿着骑行台支座作相对移动。固定自行车时,同时旋紧第一个支座上的两个紧固手柄28,紧固手柄28带动紧固螺栓转动,紧固螺栓推动滑块30向前移动,使得垫圈顶在自行车的左后横梁和右后横梁上,从而将自行车与骑行台固定;再重复上述的旋紧动作,旋紧第二个支座上的两个紧固手柄28,则可使得自行车通过前后两组固定装置,牢固地固定在骑行台上。旋松紧固手柄,紧固手柄28带动紧固螺栓29转动并向后移动,紧固螺栓头部的销钉推动滑块30与紧固螺栓29一起向后移动,从而放松夹紧的自行车。骑行台支座上的支撑垫33、侧垫31以及骑行台支脚下的减震垫都是用于减小在进行骑行训练时产生的震动。采用能够减震的材料,如橡胶、海绵等。下面对本技术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产生骑行阻力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首先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在这部分导体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

【技术保护点】
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包括支座、支架、支腿、磁铁、支撑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在骑行台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支腿,分别为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其中每个支腿下部各设置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每个支脚底部都设置有减震垫,支脚下部设置有用于连结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下支撑板;支架位于横梁的上部以及支座的下部,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连接;支撑板包括下支撑板和两侧板,支撑板设置在横梁下部,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连接,两侧板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为从下向上延伸的板状结构,两侧板互相对置,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相对的两个侧板上,且使得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置的磁极磁性相反;横梁设置在支架下部,其形状为近似U形,其一端与第一支腿的第二支脚的中部连结,另一端与第二支腿的第二支脚的中部连结,横梁的中部与支撑板的中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包括支座、支架、支腿、磁铁、支撑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在骑行台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支腿,分别为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其中每个支腿下部各设置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每个支脚底部都设置有减震垫,支脚下部设置有用于连结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下支撑板;支架位于横梁的上部以及支座的下部,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连接;支撑板包括下支撑板和两侧板,支撑板设置在横梁下部,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连接,两侧板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为从下向上延伸的板状结构,两侧板互相对置,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相对的两个侧板上,且使得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置的磁极磁性相反;横梁设置在支架下部,其形状为近似U形,其一端与第一支腿的第二支脚的中部连结,另一端与第二支腿的第二支脚的中部连结,横梁的中部与支撑板的中部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是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两个相对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自行车后轮轴向的最大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车轮接触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骑行台包括前后两个支座,每个支座包括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吴一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