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氨基酸发酵工程的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来生产谷氨酸,国外都采用低糖流加控制工艺,此方法工艺控制较复杂,并需流加设备等,而且操作不当易染杂菌。经过对1974-1984年的各国专利文献检索,查到与谷氨酸有关的专利共有380篇,其中7篇与本专利技术有些相似,但均未进行直接的一次性高糖发酵,都采用低糖流加技术或者不以淀粉为原料的发酵工艺。目前国内的情况与国外不同,在200多家谷氨酸发酵工厂中,由于设备菌种等条件的原因,一般均采用中糖或低糖发酵工艺,同时由于我国淀粉资源丰富,均采用淀粉水解糖为主要原料来发酵生产谷氨酸。采用高糖谷氨酸发酵控制工艺,能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谷氨酸,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谷氨酸的高糖发酵工艺由于初糖浓度高,容易对发酵前期菌体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且糖浓度越高,抑制现象也越明显,发酵周期也越长。要使发酵周期缩短在40小时内,必须加快发酵过程中的糖耗速率,并要求糖酸转化率能跟上,从而达到高产酸,高转化率,但这样就增加了发酵控制工艺的困难性和复杂性。1982年《发酵科技通讯》第四期报导了国外采用淀粉水解葡萄糖的生产水平为谷氨酸产率为6-8%,糖酸转化率为45%左右。另根据中国味精总公司鉴定会资料报导,日本多次向中国技术进口报价指标为谷氨酸产率为6-8%,糖酸转化率为47-50%。目前国内仅有一家工厂进行高糖发酵生产谷氨酸,根据其1984年6月的鉴定会资料报导,他们采用的菌种及发酵控制工艺均与本专利技术不同,而且其谷氨酸产率和糖酸转化率及发酵周期均未达到本专利技术的实际水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找到一株能适应高浓度初糖浓度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微生物谷氨酸高糖发酵控制工艺,其发酵培养基成份由水解葡萄糖、各种生物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水等组成。其特征为所述的工艺采用诱变菌株FM84-415细菌菌株,其水解葡萄糖初糖浓度为17-20%,并采用玉米浆、麸皮水解液和糖密等的复合生物素,总生物素量在0.8-1.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微生物谷氨酸高糖发酵控制工艺,其发酵培养基成份由水解葡萄糖、各种生物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水等组成。其特征为所述的工艺采用诱变菌株FM84-415细菌菌株,其水解葡萄糖初糖浓度为17-20%,并采用玉米浆、麸皮水解液和糖密等的复合生物素,总生物素量在0.8-1.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不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善良,荆建华,王瑛华,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