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38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1)、絮凝池(2)、多介质过滤池(3)、中间水池(4)、膜过滤池(5)、臭氧池(6);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废水处理装置装置,降解了印染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提高印染废水出水水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A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印染废水水质复杂、变化大,BOD5/COD值较低,色度高,属可生物降解但又不易生物降解污水。其在工业污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从我国印染行业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来看,尽管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一批实用技术,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总体上没有实质性突破,特别是产品结构及工厂布局等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加重了废水治理的难度。再者,随着印染工业的发展,大量化纤产品出现,新的化学浆料、染化料和整理剂等的应用,使印染废水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处理难度加大,单纯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的出水COD、色度难以达标,难降解有机化合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难以通过常规生物处理工艺去除,排入自然环境后也不易通过天然自净作用降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能够有效降解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印染废水的出水水质与排放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1)、絮凝池(2)、多介质过滤池(3)、中间水池(4)、膜过滤池(5)、臭氧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池(1)连接废水进水管,所述的预处理池(1)中设置有格栅(1-1),所述的絮凝池(2)通过加药管路连接加药箱(2-1),所述的膜过滤池(5)中设置有反渗透膜(5-1),所述的臭氧池(6)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6-1),所述的臭氧池(6)连接出水管路。所述的絮凝池(2)中设置有搅拌装置(2-2)。所述的进水管连通高压进水泵。所述的多介质过滤池(3)中从上往下依次铺设有细砂、砾石、活性炭颗粒。所述的细砂粒径为2-5mm,砾石粒径为3-10mm,活性炭粒径为8-15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本技术的废水处理装置装置,降解了印染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时,使得废水COD≤80mg/L,色度≤50(倍),同时,可达到GB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其他水质标准,提高印染废水出水水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处理池;2、絮凝池;3、多介质过滤池;4、中间水池;5、膜过滤池;6、臭氧池;1-1、格栅;2-1、加药箱;2-2、搅拌装置;5-1、反渗透膜;6-1、臭氧发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述,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絮凝池、多介质过滤池、中间水池、膜过滤池、臭氧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池连接废水进水管,所述的预处理池中设置有格栅,所述的絮凝池通过加药管路连接加药箱,所述的膜过滤池中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的臭氧池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的臭氧池连接出水管路。所述的絮凝池中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的进水管连通高压进水泵。所述的多介质过滤池中从上往下依次铺设有细砂、砾石、活性炭颗粒。所述的细砂粒径为2-5mm,砾石粒径为3-10mm,活性炭粒径为8-15mm。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废水首先经过预处理池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而后经过絮凝、多介质过滤、膜过滤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最后经过臭氧杀菌处理,使得出水达到排放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1)、絮凝池(2)、多介质过滤池(3)、中间水池(4)、膜过滤池(5)、臭氧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池(1)连接废水进水管,所述的预处理池(1)中设置有格栅(1‑1),所述的絮凝池(2)通过加药管路连接加药箱(2‑1),所述的膜过滤池(5)中设置有反渗透膜(5‑1),所述的臭氧池(6)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6‑1),所述的臭氧池(6)连接出水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1)、絮凝池(2)、多介质过滤池(3)、中间水池(4)、膜过滤池(5)、臭氧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池(1)连接废水进水管,所述的预处理池(1)中设置有格栅(1-1),所述的絮凝池(2)通过加药管路连接加药箱(2-1),所述的膜过滤池(5)中设置有反渗透膜(5-1),所述的臭氧池(6)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6-1),所述的臭氧池(6)连接出水管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根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盛泽金涛染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