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1430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扭杆弹簧与座椅连接的稳定性差,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本汽车座椅,包括具有两个上侧板的座椅靠背、具有两个下侧板的座垫、枢轴和扭杆弹簧,所述枢轴的每一端都与一个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一一对应,所述扭杆弹簧包括主轴段,所述主轴段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其中一个下侧板上开有条形孔,所述弯折部卡入所述条形孔并同时与所述条形孔两端的孔壁紧密抵靠,与另一个下侧板对应的所述上侧板与所述主轴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弯折部设计,使扭杆弹簧与座椅的连接更稳定,安装简便。

A car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调节椅背角度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部件,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对于驾驶员和乘坐人员的体验至关重要。目前汽车座椅的结构大多是座椅靠背通过枢轴相对座垫转动,然后锁定座椅靠背,达到满意的倾角。在手动调节的汽车座椅中,回复座椅靠背的方式通常采用板簧和钢丝扭杆弹簧两种,因板簧布置于坐垫旁侧板的外侧,使角调手柄离座椅中间面距离变大,进而增大了座椅在整车的布置难度等原因,越来越多的汽车采用了钢丝扭杆弹簧的方式。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580044272.0)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座椅,其构成为:使座椅靠背的第一和第二侧面托架与坐垫的第三和第四侧面托架分别相对安装,使枢轴相互插通这些托架地架设在该托架相互之间,将倾斜锁在枢轴的轴线上分别装配在相对侧面托架之间,使座椅靠背在座垫的后部可支撑地保持为调整角度乃至前倒、后倒,并且通过复位弹簧机构将上述座椅靠背向立起方向施力支持,上述复位弹簧机构具有靠近枢纽设置的第一扭杆弹簧和第二扭杆弹簧,上述两个扭杆弹簧通过其一端部钩搭在座椅靠背对应的侧面托架上,并架设在其对应的侧面托架间。该专利申请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具有两个上侧板(11)的座椅靠背(1)、具有两个下侧板(21)的座垫(2)、枢轴(3)和扭杆弹簧(5),所述枢轴(3)的每一端都与一个所述上侧板(11)和一个所述下侧板(21)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上侧板(11)和下侧板(21)一一对应,所述座椅靠背(1)能够绕所述枢轴(3)相对座垫(2)摆动,所述扭杆弹簧(5)包括主轴段(5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段(51)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52),其中一个所述下侧板(21)上开有条形孔(6),所述弯折部(52)卡入所述条形孔(6)并同时与所述条形孔(6)两端的孔壁紧密抵靠,与另一个下侧板(21)对应的所述上侧板(11)与所述主轴段(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具有两个上侧板(11)的座椅靠背(1)、具有两个下侧板(21)的座垫(2)、枢轴(3)和扭杆弹簧(5),所述枢轴(3)的每一端都与一个所述上侧板(11)和一个所述下侧板(21)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上侧板(11)和下侧板(21)一一对应,所述座椅靠背(1)能够绕所述枢轴(3)相对座垫(2)摆动,所述扭杆弹簧(5)包括主轴段(5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段(51)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52),其中一个所述下侧板(21)上开有条形孔(6),所述弯折部(52)卡入所述条形孔(6)并同时与所述条形孔(6)两端的孔壁紧密抵靠,与另一个下侧板(21)对应的所述上侧板(11)与所述主轴段(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52)包括U形段(53),所述U形段(53)插入所述条形孔(6)内且与所述条形孔(6)的内壁紧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段(53)的开口呈扩口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52)还包括支撑段(55),所述支撑段(55)由所述U形段(53)的端部弯折而成,所述支撑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艺艺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