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794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自下而上包括:衬底(1)、石墨烯阳极(2)、空穴传输层(3)、有机无机杂化光活性层(4)、电子传输层(5)、反射阴极(6),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阳极(2)为三层薄膜结构,包括第一石墨烯层(201)、Ag纳米颗粒层(202)和第二石墨烯层(203),所述的第一石墨烯层(201)、Ag纳米颗粒层(202)和第二石墨烯层(203)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的第一石墨烯层(201)的厚度为10‑20 nm,Ag纳米颗粒层(202)厚度0.5‑2 nm,第二石墨烯层(203)的厚度为20‑40 nm。

A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solar cell based on graph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和应用
,具体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如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等严峻问题,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展与利用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区别于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太阳能是一种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潜力成为未来能源供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其研究与应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成本高昂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采用钙钛矿半导体材料作为光活性层,具有成本低廉、光吸收系数高、质地轻、柔韧性好、制造工艺简单等特点。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不断提升。传统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使用氧化铟锡ITO作为透明电极,但是ITO电极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1、铟资源是稀有资源且不可再生,价格高昂。2、ITO的脆性,高温条件下的差的导电性限制了ITO在包括柔性器件等诸多特殊领域的应用。近来,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在透明电极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自下而上包括:衬底(1)、石墨烯阳极(2)、空穴传输层(3)、有机无机杂化光活性层(4)、电子传输层(5)、反射阴极(6),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阳极(2)为三层薄膜结构,包括第一石墨烯层(201)、Ag纳米颗粒层(202)和第二石墨烯层(203),所述的第一石墨烯层(201)、Ag纳米颗粒层(202)和第二石墨烯层(203)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的第一石墨烯层(201)的厚度为10‑20 nm,Ag纳米颗粒层(202)厚度0.5‑2 nm,第二石墨烯层(203)的厚度为20‑40 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自下而上包括:衬底(1)、石墨烯阳极(2)、空穴传输层(3)、有机无机杂化光活性层(4)、电子传输层(5)、反射阴极(6),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阳极(2)为三层薄膜结构,包括第一石墨烯层(201)、Ag纳米颗粒层(202)和第二石墨烯层(203),所述的第一石墨烯层(201)、Ag纳米颗粒层(202)和第二石墨烯层(203)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的第一石墨烯层(201)的厚度为10-20nm,Ag纳米颗粒层(202)厚度0.5-2nm,第二石墨烯层(203)的厚度为20-4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1)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石英等硬质透明衬底以及PET、PEN、PI、PC及PDMS等聚合物柔性衬底,所述衬底在可见光波段的平均透光率高于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3)包括但不限于CuPc、PbPc、PETDOT:PSS、CuSCN、CuI、NiOx、PbI、MoO3、WO3和V2O5,所述空穴传输层(3)厚度为10-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光活性层(4)为CH3NH3PbI3,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光活性层(4)的厚度为200-100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5)为ZnO氧化锌、TiO2二氧化钛、C60、C70、PCBM中的一种,所述电子传输层(5)的厚度为20~5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阴极(6)包括Au金、Ag银、Al铝、Cu铜中的一种,所述反射阴极(6)厚度为50-1000n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洋邵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旭羽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