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8174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包括负压气囊、痰液储集瓶和吸引棒,所述痰液储集瓶上端瓶口处安装有密封瓶塞,密封瓶塞上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另一端连通负压气囊,抽气管上安装有单向吸气阀,单向吸气阀与负压气囊之间的抽气管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密封瓶塞上连接有痰液导流管,痰液导流管顶部通过连接头连接吸引棒,便于将痰液储集瓶内空气排出使其呈现出负压状态,吸纳管将患者咽喉处的痰液吸入引流总管内,环状硅胶套膨胀紧密抵触患者咽喉组织,引流孔将痰液吸入引流总管内,痰液吸取效果好。

A sputum suction device for nursing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utum suction device of respiratory care, including negative pressure bag and sputum reservoir bottle and a suction rod, the reservoir seal stopper installed sputum bottle top opening, sealing stopp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pipe, the exhaust pipe on the other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a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pipe is installed on the air bag, a suction check valve, exhaust pipe between the suction valve and one-way negative pressure air bag is connected with an exhaust pipe, the exhaus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one-way exhaust valve; the sealing plug is connected with a sputum guiding pipe, sputum diversion pipe through a connecting head connected to attract top bar, easy to discharge the air in the bottle sputum reservoir makes it show negative pressure tube will absorb the throat sputum suction in patients with drainage duct, annular silicone sleeve expansion is tightly abutted the throat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sputum suction drainage hole, drainage duct, sputum The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的自我防御机制有赖于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的纤毛柱状上皮和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结构,纤毛细胞有节律的自内向外运动带动沉积在黏膜上的微粒随粘液一起排出到咽喉部,当粘液推挤成痰,在经咳嗽反射,排出体外。呼吸内科患者由于机能受损,痰液难以排出至体外,需要插管将痰液排出。目前的一次性气管插管插入后仅能将咽喉部堆积的部分痰液吸出,针对粘附在咽喉内壁上的粘液无法吸引,因此,需要每天反复的多次对堆积的痰液吸取操作,难度大,增加患者痛苦,难以对咽喉部痰液充分吸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包括负压气囊、痰液储集瓶和吸引棒,所述痰液储集瓶上端瓶口处安装有密封瓶塞,密封瓶塞上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另一端连通负压气囊,抽气管上安装有单向吸气阀,单向吸气阀与负压气囊之间的抽气管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密封瓶塞上连接有痰液导流管,痰液导流管顶部通过连接头连接吸引棒,所述吸引棒由棉质清洁套、橡胶套和引流总管组成,引流总管连通导液管,所述引流总管前端连接吸纳管,所述吸引棒后端外部设有软胶环,软胶环由环状硅胶套和呈环状的承载槽组成,所述软胶环前侧的吸引棒上开设有引流孔,引流孔通过引流支管连通引流总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气管与痰液储集瓶内部连通且抽气管管口与密封瓶塞底面平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痰液导流管底部设置在痰液储集瓶内,痰液导流管顶部设置在密封瓶塞上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套套设在引流总管外部,橡胶套外部套设有棉质清洁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纳管的管口设置在橡胶套前端且与外部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状硅胶套套设在环状的承载槽外部,环状的承载槽通过连通管连通引流总管,所述承载槽内盛装有吸水膨胀橡胶颗粒,吸水膨胀橡胶颗粒的粒径大于连通管的管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反复挤压负压气囊,便于将痰液储集瓶内空气排出使其呈现出负压状态,操作方便快捷,吸引方便。2、吸引棒便于插入患者咽喉,吸引棒前端的吸纳管将患者咽喉处的痰液吸入引流总管内。3、软胶环内吸水膨胀橡胶颗粒吸水膨胀,使承载槽外部的环状硅胶套膨胀紧密抵触患者咽喉组织,使咽喉内的痰液被阻挡在软胶环前部,并配合软胶环前侧的引流孔将痰液吸入引流总管内,痰液吸取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吸引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液管、2-单向吸气阀、3-排气管、4-单向排气阀、5-负压气囊、6-抽气管、7-痰液储集瓶、8-痰液导流管、9-密封瓶塞、10-连接头、11-软胶环、12-引流孔、13-吸引棒、14-吸纳管、15-环状硅胶套、16-棉质清洁套、17-橡胶套、18-引流总管、19-引流支管、20-吸水膨胀橡胶颗粒、21-承载槽、22-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包括负压气囊5、痰液储集瓶7和吸引棒13,所述痰液储集瓶7上端瓶口处安装有密封瓶塞9,密封瓶塞9上连接有抽气管6,抽气管6与痰液储集瓶7内部连通且抽气管6管口与密封瓶塞9底面平齐,所述抽气管6另一端连通负压气囊5,抽气管6上安装有单向吸气阀2,单向吸气阀2与负压气囊5之间的抽气管6上连接有排气管3,排气管3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4,按压负压气囊5,负压气囊5内空气通过排气管3排出,单向吸气阀2防止空气通过抽气管6进入痰液储集瓶7,负压气囊5恢复弹性形变时,痰液储集瓶7内空气通过抽气管6吸入负压气囊5内,痰液储集瓶7内呈现负压状态,如此反复挤压负压气囊5,便于将痰液储集瓶7内空气排出使其呈现出负压状态。所述密封瓶塞9上连接有痰液导流管8,痰液导流管8底部设置在痰液储集瓶7内,痰液导流管8顶部设置在密封瓶塞9上方,痰液导流管8顶部通过连接头10连接吸引棒13,所述吸引棒13由棉质清洁套16、橡胶套17和引流总管18组成,其中,引流总管18连通导液管1,所述橡胶套17套设在引流总管18外部,橡胶套17外部套设有棉质清洁套16,所述引流总管18前端连接吸纳管14,吸纳管14的管口设置在橡胶套17前端且与外部连通,当吸引棒13插入患者咽喉,痰液储集瓶7内呈负压状态并通过导液管1和引流总管18进行引流,吸引棒13前端的吸纳管14将插入时患者咽喉处的痰液吸入引流总管18内。所述吸引棒13后端外部设有软胶环11,软胶环11由环状硅胶套15和呈环状的承载槽21组成,环状硅胶套15套设在环状的承载槽21外部,环状的承载槽21通过连通管22连通引流总管18,所述承载槽21内盛装有吸水膨胀橡胶颗粒20,吸水膨胀橡胶颗粒20的粒径大于连通管22的管径,当吸引棒13插入患者咽喉后,吸入引流总管18内的部分痰液通过连通管22流入承载槽21内,吸水膨胀橡胶颗粒20吸水膨胀,使承载槽21外部的环状硅胶套15膨胀直径增加,紧密抵触患者咽喉组织,使咽喉内的痰液被阻挡在软胶环11前部。所述软胶环11前侧的吸引棒13上开设有引流孔12,引流孔12通过引流支管19连通引流总管18,在吸引棒13插入患者咽喉时,软胶环11阻挡的痰液积聚在软胶环11前侧的引流孔12处并被引流支管19吸入引流总管18内,最终通过导液管1流入痰液储集瓶7内,痰液吸取效果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包括负压气囊、痰液储集瓶和吸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储集瓶上端瓶口处安装有密封瓶塞,密封瓶塞上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另一端连通负压气囊,抽气管上安装有单向吸气阀,单向吸气阀与负压气囊之间的抽气管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密封瓶塞上连接有痰液导流管,痰液导流管顶部通过连接头连接吸引棒,所述吸引棒由棉质清洁套、橡胶套和引流总管组成,引流总管连通导液管,所述引流总管前端连接吸纳管,所述吸引棒后端外部设有软胶环,软胶环由环状硅胶套和呈环状的承载槽组成,所述软胶环前侧的吸引棒上开设有引流孔,引流孔通过引流支管连通引流总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包括负压气囊、痰液储集瓶和吸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储集瓶上端瓶口处安装有密封瓶塞,密封瓶塞上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另一端连通负压气囊,抽气管上安装有单向吸气阀,单向吸气阀与负压气囊之间的抽气管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密封瓶塞上连接有痰液导流管,痰液导流管顶部通过连接头连接吸引棒,所述吸引棒由棉质清洁套、橡胶套和引流总管组成,引流总管连通导液管,所述引流总管前端连接吸纳管,所述吸引棒后端外部设有软胶环,软胶环由环状硅胶套和呈环状的承载槽组成,所述软胶环前侧的吸引棒上开设有引流孔,引流孔通过引流支管连通引流总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萍樊芳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