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及神经根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172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及神经根拉钩,它们由软性、高弹性材料制成,当其与超声骨刀接触时不会发生切割和断刀,可避免医源性损伤。

Aspirator, nerve denudation and nerve root retractor used with ultrasonic bone knif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ction device, a nerve stripping ion and a nerve root retractor, which are used with the ultrasonic bone knife. They are made of soft and high elastic material. When they are contacted with the ultrasonic bone knife, they will not cut or break, and avoid iatrogenic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及神经根拉钩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配合超声手术骨刀使用的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及神经根拉钩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骨刀具有出血少、对周围组织伤害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目前在骨科领域主要应用于切割与凝血、脊椎椎板切除、骨化韧带、骨缀刮除、骨塑形等方面。超声骨刀切割骨组织的原理主要是依靠其机械效应。即骨组织在声强较小的超声波作用下产生弹性振动,其振幅与声强的平方根成正比。当声强增大超过骨组织的弹性极限,骨组织就会断裂或粉碎(陈颖等,超声手术刀的研制现状与应用,生物医学工程学杂质,2005,22(2):377-380)。骨组织与神经、血管组织弹性极限不同,使得超声骨刀的机械效应可以破坏骨组织而不对神经、血管造成损害。而由于超声骨刀振幅极小(≤5μm),不会对神经、血管造成机械压迫或切割。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和神经根拉钩是手术中常用的辅助器械。吸引器用于吸走手术区域过多的水流、血液、脓液等,以使它们不会影响手术视野以及手术操作;在很多情况下,手术时所处理的神经、血管与骨紧密相贴,因此使用神经剥离子直接垫于神经、血管表面进行保护,或者使用神经根拉钩将神经、血管牵开,避开手术操作区域。它们在手术中常常配套使用。但是,目前仍没有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专用辅助器械,超声骨刀在使用时仍存在以下问题,提高了超声骨刀使用的风险,亟待解决:第一、超声骨刀存在断刀风险。超声骨刀在工作时需要水冷降温及提供乳化效应和冲走残渣的介质,需要用吸引器吸走多余的水,此时吸引器难免会与超声骨刀发生接触。目前使用的吸引器为金属或硬塑材质。金属材质的吸引器弹性极限远低于骨,与超声骨刀刀头类似,与超声骨刀接触时会造成超声骨刀刀头断裂,若刀头出现裂痕则无法再次使用,直接影响使用寿命,提升医疗成本;若刀头完全断裂,刀头断裂时携带大量动能,在术野迸飞,可能损伤神经或血管,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第二、超声骨刀存在切割器械风险。硬塑材质的吸引器弹性极限与骨类似,与超声骨刀接触时会被切割,切下的塑料小块会残留在组织中;由于材质透明且体积较小,塑料小块难以被发现,取出时十分困难,若残留组织内则无法被组织吸收。第三、但是,目前所使用的神经剥离子和神经根拉钩全部为金属质地,超声骨刀与它们接触即发生断刀。若由于害怕发生断刀或切割器械而不对神经、血管进行保护或牵开,由于骨组织位于神经、血管下方,超声骨刀的机械效应会将神经、血管连同骨组织一同切割,即使超声骨刀及时停止,也有可能由于单纯地压迫损伤神经、血管,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此种情况多见于神经、血管位于较小的骨性隐窝内;或者韧带发生骨化;或者严重的椎管狭窄,硬膜张力升高;或者较大的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张力升高的情况。目前尚没有可靠的辅助器械与超声骨刀共同使用以保护神经、血管,在这种情况下,超声骨刀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超声骨刀是一种在骨科领域新使用的器械,因此,它也需要新的辅助手术器械。配合以良好的辅助手术器械,可以显著地降低超声骨刀使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与超声骨刀配合使用的辅助器械,包括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和/或神经根拉钩,它们由软性、高弹性材料制成,当其与超声骨刀接触时不会发生其本身的切割和超声骨刀的断刀,可避免医源性损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吸引器,特别是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该吸引器包括吸引器管、吸引器管前端的吸引器头和吸引器管后端的手柄。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吸引器头由软性、高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软性、高弹性材料的硬度低于超声骨刀刀头,且弹性极限大于25MPa,弹性模量小于1.14GPa。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软性、高弹性材料是医用弹性体材料。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软性、高弹性材料的硬度在邵氏30A-70A范围内。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软性、高弹性材料为硬度在邵氏30A-70A范围内,且弹性极限大于25MPa,弹性模量小于1.14GPa的医用硅橡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吸引器管、吸引器头和手柄的内部均为贯通的中空结构,且互相连通。进一步,手柄一端与吸引器管相接,另一端可以与负压装置相连,以便于吸走多余的水流、血液、脓液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引器头是圆管,或者是从自由前端向后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管,或者是内部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的其它形状的管状物。这种吸引器头适合于常规手术。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吸引器头部采用细槽状结构,利用毛细作用完成术野的液体吸除。其中吸引器头前端形成一条或更多条细槽,槽的根部和/或根部附近具有孔,该孔与吸引器管的中空腔相通。所述细槽状结构可以利用毛细作用将与之接触的液体吸引至槽根部,并通过槽根部和/或槽根部附近的孔而被吸引至吸引器管内。在细槽状吸引器头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吸引器头的前端是具有一条细槽的“凹”型结构。具体而言,吸引器头包括扁平的前端头和后端管,后端管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扁平的前端头具有从前端头的自由前端向后端管方向的中央开槽,中央开槽的根部形成小孔,该小孔与后端管的中空结构相通。吸引器头的后端管与吸引器管相接,后端管可以是圆管,或者是从前端向后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管,或者是内部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的其它形状的管状物。优选地,扁平的前端头与后端管之间的过渡部分具有平滑的表面。这种吸引器可以利用毛细现象和负压作用进行吸引,在牵开神经或进行保护时满足吸引要求。在细槽状吸引器头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吸引器头的前端是具有多条细槽的梳状结构。所述梳状结构可以是扁平梳状结构,或者还可以是刷状梳结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扁平梳状结构的吸引器头包括扁平梳状的前端头和后端管,后端管具有贯通的中空腔,扁平梳状的前端头具有多个从前端头的自由前端向后端管方向的开槽,每个开槽的根部形成小孔,该小孔与后端管的中空腔相通。多个开槽使得前端头呈现为包含多个齿的扁平梳状。吸引器头的后端管与吸引器管相接,后端管可以是圆管,或者是从前端向后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管,或者是内部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的其它形状的管状物。优选地,扁平梳状的前端头与后端管之间的过渡部分具有平滑的表面。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刷状梳结构的吸引器头包括后端管和整体呈刷状梳形状的前端头。后端管具有前端面,前端面可以是大体上呈平面状,也可以是大体上呈曲面状,例如球面。前端头由分布于后端管的整个前端面上或部分前端面上的向前伸出的细长硅胶齿组成,细长硅胶齿之间形成从前端头的自由前端向后端管方向的开槽。每个硅胶齿的横截面优选为圆形。在后端管的前端面上,在硅胶齿根部之间(即开槽的根部)分布有多个小孔,该小孔与后端管的中空腔相通。吸引器头的后端管与吸引器管相接,后端管可以是圆管,或者是从前端向后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管,或者是内部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的其它形状的管状物。在细槽状吸引器的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吸引器头包括由多根密集细毛组成的毛刷状结构(即毛刷),刷毛之间的间隙形成细槽。刷毛根部具有缝隙和/或刷毛根部附近具有小孔,所述缝隙和/或小孔与吸引器管相通,以使得与刷毛接触的液体通过毛细作用被聚集到毛刷根部后,可以通过所述缝隙和/或小孔被吸引到吸引器管内。毛刷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固定在吸引器管前端,毛刷可以作为吸引器头直接固定在吸引器前端开口,也可以作为吸引器头的一部分,其中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及神经根拉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包括吸引器管、吸引器管前端的吸引器头和吸引器管后端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头是圆管,或者是从自由前端向后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管,或者是内部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的其它形状的管状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包括吸引器管、吸引器管前端的吸引器头和吸引器管后端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头是圆管,或者是从自由前端向后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管,或者是内部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的其它形状的管状物。2.一种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包括吸引器管、吸引器管前端的吸引器头和吸引器管后端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头前端形成一条或更多条细槽,槽的根部和/或根部附近具有孔,该孔与吸引器管的中空腔相通;与吸引器头前端接触的液体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被吸引至槽的根部,并通过槽的根部和/或根部附近的孔被吸引至吸引器管内。3.权利要求2的吸引器,其中所述吸引器头包括扁平的前端头和后端管,后端管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扁平的前端头具有从前端头的自由前端向后端管方向的中央开槽,中央开槽的根部形成小孔,该小孔与后端管的中空结构相通,后端管与吸引器管相接。4.权利要求2的吸引器,其中所述吸引器头的前端是具有多条细槽的梳状结构。5.权利要求4的吸引器,其中所述吸引器头包括扁平梳状的前端头和后端管,后端管具有贯通的中空腔,扁平梳状的前端头具有多个从前端头的自由前端向后端管方向的开槽,每个开槽的根部形成小孔,该小孔与后端管的中空腔相通。6.权利要求4的吸引器,其中吸引器头包括后端管和整体呈刷状梳结构的前端头,后端管具有前端面,前端头由分布于后端管的整个前端面上或部分前端面上的向前伸出的细长硅胶齿组成,细长硅胶齿之间形成从前端头的自由前端向后端管方向的开槽;在后端管的前端面上,在硅胶齿根部之间分布有多个小孔,该小孔与后端管的中空腔相通。7.权利要求2的吸引器,其中吸引器头包括由多根密集细毛组成的毛刷状结构,刷毛之间的间隙形成细槽;刷毛根部具有缝隙和/或刷毛根部附近具有小孔,所述缝隙和/或小孔与吸引器管相通,以使得与刷毛接触的液体通过毛细作用被聚集到毛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宇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