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热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38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热保护器,它主要用于微型电机或其它控制电路板的过温升、过电流的同时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插片,包括插片胖点、输出端、以及向内弯并彼此对应的插片第一卡爪和插片第二卡爪;设置有静脚,它包括静脚胖点、以及向内弯并彼此对应的静脚第一卡爪和静脚第二卡爪;还设置有非金属底座,其为四边形,其上设置有与插片、静脚和发热丝相匹配的插片型腔、静脚型腔、发热丝型腔,它们通过四个封闭台阶和四个定位凹槽实现;非金属底座与外壳连接,中间层为绝缘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更合理、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发热丝在遇到瞬间大电流时不会因为通电膨胀而产生热形变,并能得到较长的复位时间。

A miniature heat pro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niature heat protector, which is mainly used for the simultaneous protection of over temperature rise and over current of the micro motor or other control circuit boards.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he inserting piece, including insert, fat point outputs and inward and corresponding first insert claw and insert second claws; set a static foot, which comprises a stationary poi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fat feet inward and their feet first claw and static static foot second the claw is arranged; non metal base, the quadrilateral, which is provided with insert, static foot and the heating wire matching insert cavity, static foot cavity, the heating wire cavity, through four steps and four closed positioning groove; non metal base and the shell the middle layer is connected, insulati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more reasonable, safer and longer in service life. When heating the wire, it will not generate thermal deformation due to the expansion of electricity, and get a longer reset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热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热保护器,它主要用于微型电机或其它控制电路板的过温升、过电流的同时保护,缺一不可。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一般都安装一个热保护器,其作用主要是过温升、过电流保护。使用时,将热保护器紧贴在电机外壳上,当电机通过大电流时,热保护器内部发热元件瞬间产生较大热量引起双金属片弯曲翻转,并使动触头断开,起到过载电流的保护作用;此外,当电机由于某种原因长时间工作,致使电机外壳温度过高,再加上热保护器内部发热元件产生热量叠加后会促使双金属片受热弯曲翻转,并使动触头断开,起到过温升的保护作用。中国专利号ZL200410098345.1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低电流电动机保护器”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的主要结构如下:由金属底板和两个分离的金属外壳组成,金属底板上连接有带触点的双金属元件,螺旋型发热丝两端和两个分离的金属外壳连接,其采用点焊连接,金属底板和两个分离的金属外壳间使用耐高温的绝缘件隔开,上述几个部件连接后,即形成热保护器通电回路;具体地,该专利特征包括:金属壳体及其上的凸缘,金属盖上分离的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中至少一个形成圆拱结构,一加热器容纳在所述的圆拱结构中,在金属壳体与金属盖之间设置有一衬垫即一非金属绝缘件。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两个分离的金属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与螺旋型发热丝电气绝缘间隙较小,一般只有0.5-1mm,发热丝焊接后封闭在金属盖内,其位置靠焊接工艺保证,电气绝缘间隙较小,很难精确测量,如果遇上瞬间大电流,发热丝通电膨胀,在热效应作用下螺旋型发热丝会产生形变,如发热丝上拱,可能会和两个分离的金属盖接触短路,导致电流保护特性失效,严重时会烧断螺旋型发热丝引起热保护器不良,致使电机无法正常工作;2、金属盖的圆拱结构,不仅易导致加热器的局部短路而使产品失效,有时还会在短路后形成二次非正常导通,引起更大的安全风险。中国专利号ZL200720184795.1公开了名称为“一种过载保护器”的技术专利,它包括底座、盖板、接插片和接触脚,但该结构并不适用于发热丝组件,它与本技术的目的也不相同,它还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接插片和静脚之间焊接了圆弧形发热丝,半圆弧形的发热丝固定在半圆弧形的发热丝装载型腔内,如果遇上瞬间大电流,发热丝通电膨胀,在热效应作用下螺旋型发热丝产生形变,极有可能会向上翘,此时发热丝会和双金属片接触短路,导致电流保护特性失效;问题严重时会烧断螺旋型发热丝引起热保护器不良,致使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的微型热保护器,以达到发热丝在遇到瞬间大电流时不会因为通电膨胀而产生热形变的目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微型热保护器包括外壳、双金属片、动触点、静触点、绝缘件和带有两端部的弯曲形发热丝,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还设置有插片、静脚和非金属底座,所述的插片上固定有插片胖点、输出端、以及向内弯并彼此对应的插片第一卡爪和插片第二卡爪,所述的插片胖点与发热丝第一端部焊接;所述的静脚上固定有静脚胖点、以及向内弯并彼此对应的静脚第一卡爪和静脚第二卡爪,所述的静脚胖点与发热丝第二端部焊接;所述的非金属底座为四边形,其上设置有与插片、静脚和发热丝相匹配的插片型腔、静脚型腔、发热丝型腔,所述的发热丝型腔位于中间,插片型腔和静脚型腔位于两侧,以保证非金属底座和插片、静脚的可靠连接;所述的非金属底座与外壳连接,中间层为绝缘件,使发热丝通电时能储热,使得热保护器得到更丛的复位时间。本技术所述的插片第一卡爪和插片第二卡爪位于插片中段且它们的两侧分别设有插片凹槽;所述的静脚第一卡爪和静脚第二卡爪的一侧分别设有静脚凹槽,其中一个静脚凹槽将其中一个静脚卡爪与静脚胖点分设在其两侧;所述的非金属底座上设置有四个封闭台阶和四个定位凹槽,所述四个封闭台阶中至少有两个中部台阶,它们位于四边形长边的中部向内位置上,四个定位凹槽均设置在四边形的长边上。它是本技术的最佳结构。本技术所述的绝缘件采用高温材料制成,在绝缘件上设置有斜对角分布的挡板,以便对发热丝两输出端定位绝缘,增加电气强度。本技术所述的发热丝与插片胖点和静脚胖点的固定采用十字型接触,使发热丝焊接得更牢固。本技术所述的发热丝型腔呈圆弧型,其与发热丝形状吻合,使得发热丝定型位置更准确,技术参数更稳定。本技术所述的绝缘件上还设置有两个对称且向内弯曲的绝缘件折角,以便与非金属底座配套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外壳上还直接连有两个向内弯曲的外壳折角,它们与非金属底座紧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凸缘部分在金属壳体上所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长方形凸台,该长方形凸台上设置有圆形凸台,一组带一个动触点的双金属片通过衬垫和圆形凸台连接,构成外壳组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设计更合理、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设计的外壳安装并紧固在独立又特制的非金属绝缘底座上,而圆拱结构也设计在非金属底座上,发热丝容纳在该特制的非金属底座中,不会引起加热器的局部短路,也不会形成二次非正常导通;同时,发热丝电气绝缘间隙在3mm以上,使用更安全,且封闭的加热器容纳腔,更好的防护加热器,并得到更长的复位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元件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以外壳面为主的轴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以非金属底座面为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以外壳内侧为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双金属片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4中除去双金属片部件后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去掉外壳和非金属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绝缘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去掉外壳和绝缘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非金属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发热丝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插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静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中图10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发热丝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非金属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发热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双金属片2,衬垫3,动触点41,静触点42,绝缘件5,发热丝6,插片7,静脚8,非金属底座9,外壳输出端11,外壳折角一121,外壳折角二122,圆形凸台13,长方形凸台14,外壳凹槽15,双金属片连接端一21,双金属片连接端二22,挡板一51,挡板二52,折角一53,折角二54,型腔55,发热丝第一端部61,发热丝第二端部62,插片输出端71,插片第一卡爪72,插片第二卡爪73,插片胖点74,插片凹槽一75,插片凹槽二76,插片凸出一77,插片凹槽三78,插片凸出二79,插片凹槽四710,插片凹槽五711,插片中段713,静脚胖点81,静脚第一卡爪82,静脚第二卡爪83,静脚凸出一84,静脚凹槽一8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型热保护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热保护器,包括外壳、双金属片、动触点、静触点、绝缘件和带有两端部的弯曲形发热丝,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插片、静脚和非金属底座,所述的插片上固定有插片胖点、插片输出端、以及向内弯并彼此对应的插片第一卡爪和插片第二卡爪,所述的插片胖点与发热丝第一端部焊接;所述的静脚上固定有静脚胖点、以及向内弯并彼此对应的静脚第一卡爪和静脚第二卡爪,所述的静脚胖点与发热丝第二端部焊接;所述的非金属底座为四边形,其上设置有与插片、静脚和发热丝相匹配的插片型腔、静脚型腔、发热丝型腔,所述的发热丝型腔位于中间,插片型腔和静脚型腔位于两侧;所述的非金属底座与外壳连接,中间层为绝缘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热保护器,包括外壳、双金属片、动触点、静触点、绝缘件和带有两端部的弯曲形发热丝,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插片、静脚和非金属底座,所述的插片上固定有插片胖点、插片输出端、以及向内弯并彼此对应的插片第一卡爪和插片第二卡爪,所述的插片胖点与发热丝第一端部焊接;所述的静脚上固定有静脚胖点、以及向内弯并彼此对应的静脚第一卡爪和静脚第二卡爪,所述的静脚胖点与发热丝第二端部焊接;所述的非金属底座为四边形,其上设置有与插片、静脚和发热丝相匹配的插片型腔、静脚型腔、发热丝型腔,所述的发热丝型腔位于中间,插片型腔和静脚型腔位于两侧;所述的非金属底座与外壳连接,中间层为绝缘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片第一卡爪和插片第二卡爪位于插片中段且它们的两侧分别设有插片凹槽;所述的静脚第一卡爪和静脚第二卡爪的一侧分别设有静脚凹槽,其中一个静脚凹槽将其中一个静脚卡爪与静脚胖点分设在其两侧;所述的非金属底座上设置有四个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孙华民徐宇军陈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帅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