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11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课题在于提供能在对象连接器与端子之间以充分的接触压力接触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端子(30)有由固定壳体保持的固定侧被保持部(34)、由可动壳体保持的可动侧被保持部(36)、及位于固定侧被保持部与可动侧被保持部之间的中间弹性部(31),端子还有设于从固定侧被保持部延伸并位于固定壳体外的一端部、与电路基板连接的连接部(35)、及在端子的比固定侧被保持部靠另一端侧位置处能移动地收纳在形成于可动壳体的槽部内的接触臂部(33),接触臂部(32)具有通过接触部相连并有弹性的两个臂部(32A、32B),在两个臂部各自的基部形成有上述可动侧被保持部,固定侧被保持部由固定壳体(11)保持,可动侧被保持部由可动壳体(21)保持。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这种连接器中,在将相对于电路基板的面垂直的方向作为连接器嵌合方向来与对象连接器进行连接时,有时对象连接器在与电路基板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上偏离标准位置的位置处形成嵌合连接,因此,能够吸收上述偏离的所谓的浮动连接器被广泛使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公开。专利文献1的浮动连接器具有:固定壳体(壳体主体),其呈矩形框状并在其底面处固定于电路基板;可动壳体(壳体连接部),其位于该固定壳体的矩形框内并相对于该固定壳体可动;以及多个端子(触点),它们以架设于该可动壳体和上述固定壳体的状态排列。上述固定壳体通过端子的连接部而软钎焊连接于电路基板来经由该端子而固定于电路基板。端子在其位于可动壳体与固定壳体之间的空间处的中间部具有大致呈L字状的弹性部,利用该弹性部的弹性位移来吸收上述偏离。专利文献1中的连接器的端子是通过将金属带状部件沿其板厚方向折曲而形成的,是所谓的弯曲端子(专利文献1、第【0041】段),根据专利文献1,该端子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壳体以及可动壳体做组装或者与它们一体成形(第【0053】段)。上述端子以其一端侧被埋设在可动壳体内、用于与对象连接器形成接触连接的接触部在上述可动壳体的侧面暴露的方式固定于该侧面。另外,上述端子的另一端侧被固定壳体埋设保持,并且其顶端向固定壳体外突出,形成用于被软钎焊连接于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参照图5)。上述端子的弹性部大致呈L字状地在面向在可动壳体与固定壳体之间接纳对象连接器的接纳空间的槽内,并能够在该槽内弹性位移。具有这样的接纳空间的连接器通常被称为插座连接器,对象连接器被称为插头连接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11843号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用于与对象连接器形成接触连接的端子的接触部固定安装于可动壳体的侧面,因此对象连接器的端子必须具有能够弹性位移的接触部。作为嵌合连接于专利文献1的插座连接器的对象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不同于插座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部暴露于插头壳体的外侧面,因而有时在操作时会意想不到地受到冲击力,所以希望该接触部是牢固地固定于插头壳体的外侧面的固定接触部形式,而不希望是能够弹性位移的形态。因此,专利文献1的插座连接器在对象连接器是固定于插头壳体的外侧面的固定接触部形式的插头连接器的情况下,插座连接器侧的端子的接触部为相对于可动壳体固定地安装的固定接触部形式,无法弹位移,因此无法应对上述固定接触部形式的插座连接器。在专利文献1中,端子通过具有弹性部而能够实现浮动。对于该能够浮动的端子而言,为了确保利用浮动用的弹性部上的弹性位移量,而需要将端子变细、变薄。但是,若欲充足确保弹性位移量,则导致端子包括弹性接触部在内均变细、变薄,其结果是,弹性接触部变得过于柔软,而得不到充足的接触压力。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了端子也能够通过一体成形而由可动壳体和固定壳体保持的这一内容,但在这种连接器中,端子是沿板厚方向折曲形成的弯曲端子,但假如即使是沿板厚方向冲裁加工而成的冲裁端子,当在以高密度间距排列端子的目的来减小端子宽度时,虽然能够通过一体成形来进行保持,但若欲使端子的接触部为能够弹性位移的形式,则因端子宽度较小而在弹性位移时难以确保能够充分承受与对象连接器之间的接触压力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这样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即使在能够浮动的连接器中,也能够利用端子的接触部来确保充足的接触压力,而且,即使在为了高密度排列端子而将端子宽度较小的端子与壳体一体成形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端子宽度较小的端子具有能够弹性位移的接触部,还能够应对具有不进行弹性位移的固定接触部形式的端子的对象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固定壳体,其固定安装于电路基板的表面;可动壳体,其相对于该固定壳体可动;以及多个端子,它们架设于固定壳体和可动壳体并排列配置,并具有:固定侧被保持部,其由固定壳体保持;可动侧被保持部,其由可动壳体保持;以及中间弹性部,其位于固定侧被保持部与可动侧被保持部之间。在这样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端子具有:连接部,其设置于端子的从固定侧被保持部延伸出并位于固定壳体外的一端部,用于与电路基板进行连接;以及接触臂部,其位于端子的相对于固定侧被保持部而言靠另一端侧的位置,并且能够移动地收纳在形成于可动壳体的槽部内,接触臂部具有通过接触部相连并具有弹性的两个臂部,在两个臂部各自的基部形成有上述可动侧被保持部,固定侧被保持部由固定壳体保持,可动侧被保持部由可动壳体保持。在这样的结构的本专利技术中,具有两个臂部的接触臂部在各自的臂的基部处通过一体成形而由可动壳体保持,通过接触部相连的两个臂部能够在除上述基部以外的部分形成弹性位移,因此能够确保使臂部的能够弹性位移的部分较长,并且能够使接触部处的接触压力较大。另外接触臂部由两个基部保持,因而该接触臂部的强度变大。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固定壳体安装有限制金属件,该限制金属件对可动壳体在远离电路基板的方向上的可动量进行限制。这样,在拔出对象连接器时利用限制金属件限制可动壳体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保护端子。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限制金属件具有:限制部,其与可动壳体的局部的上表面相面对;以及多个固定脚部,它们从该限制部延伸出并固定连接于电路基板。在这样的方式中,在限制金属件设有多个固定脚部,因此保持限制金属件的力变大,进而对可动壳体的限制能力也变强。另外,也能够通过固定脚部来与电路基板形成电导通。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限制金属件的限制部呈在与端子排列方向垂直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平带状,多个固定脚部设置于该限制部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位置、中间部的位置。这样,平带状的限制部的中间部也具备固定脚部,因此不会增大连接器的高度方向尺寸,就能够使保持限制金属件的限制能力变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在端子设有具备通过接触部相连并具有弹性的两个臂部的接触臂部,并在两个臂部的基部处通过与可动壳体的一体成形而由该可动壳体保持,因此即使在能够浮动的连接器中,两个臂部能够较大地进行弹性位移,确保了接触部处的充足的弹性位移量,并且以夹持接触部的方式具有两个臂部,从而针对接触部处的接触压力的强度变高,而且在上述两个臂部的基部处由可动壳体保持,进而上述接触臂部的保持强度也变高。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和对象方连接器(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对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内部也有所表示的剖视立体图。图3是对于图2的插座连接器省略了固定壳体的图示的立体图(未图示)。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省略可动壳体而仅示出端子和限制金属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1的两连接器的端子位置处的剖视图,(A)示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B)示出连接器嵌合后的状态。图6是从上方观察图2的插座连接器的图,(A)示出可动壳体处于标准位置时的状态,(B)示出可动壳体处于浮动位置时的状态。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剖视图,(A)示出一个变形例,(B)示出其它变形例。附图标记的说明1…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插座连接器);11…固定壳体;21…可动壳体;30…端子;31…中间弹性部;32…接触臂部;32A、32B…臂部;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固定壳体,其固定安装于电路基板的表面;可动壳体,其相对于该固定壳体可动;以及多个端子,它们架设于固定壳体和可动壳体并排列配置,并具有:固定侧被保持部,其由固定壳体保持;可动侧被保持部,其由可动壳体保持;以及中间弹性部,其位于固定侧被保持部与可动侧被保持部之间,所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端子具有:连接部,其设置于所述端子的从固定侧被保持部延伸出并位于固定壳体外的一端部,用于与电路基板进行连接;以及接触臂部,其位于所述端子的相对于固定侧被保持部而言靠另一端侧的位置,能够移动地收纳在形成于可动壳体的槽部内,接触臂部具有通过接触部相连并具有弹性的两个臂部,在两个臂部各自的基部形成有所述可动侧被保持部,固定侧被保持部由固定壳体保持,可动侧被保持部由可动壳体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29 JP 2016-1667331.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固定壳体,其固定安装于电路基板的表面;可动壳体,其相对于该固定壳体可动;以及多个端子,它们架设于固定壳体和可动壳体并排列配置,并具有:固定侧被保持部,其由固定壳体保持;可动侧被保持部,其由可动壳体保持;以及中间弹性部,其位于固定侧被保持部与可动侧被保持部之间,所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端子具有:连接部,其设置于所述端子的从固定侧被保持部延伸出并位于固定壳体外的一端部,用于与电路基板进行连接;以及接触臂部,其位于所述端子的相对于固定侧被保持部而言靠另一端侧的位置,能够移动地收纳在形成于可动壳体的槽部内,接触臂部具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勇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