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7112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连接器模块安装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连接器模块,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具有开口。连接器模块包括开关元件、连接器以及按键组件。开关元件设置于壳体,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连接器可移动地配置于开口与开关元件之间,且连接器电性连接于电路板。连接器用以容置芯片卡,使得芯片卡能够通过连接器电性连接电路板。按键组件可按压地插设于开口并抵靠连接器,且被按压的按键组件带动连接器触抵开关元件。

Connector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nector module and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 connector module is installed in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nsists of a shell, a circuit board and a connector module. The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the shell has an opening. The connector module consists of a switch element, a connector, and a key component. The switch element is set in the shell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it board. The connector is movably configured between the opening and the switch element, and the connec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board. The connector is used to accommodate a chip card so that the chip card can b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board through the connector. The key assembly can be pressed and pressed into the opening and against the connector, and the pressed key component drives the connector to touch the switch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接器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必须装设有用户识别卡连接器(SIMconnector),以供使用者将用户辨识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card)插设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由此使手机或平板电脑能够存取用户识别卡所储存的使用者门号的相关资料。另外,可携式电子装置所内建的内存容量具有一定的限制,目前也有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装设有内存卡的连接器,而使用者可将内存卡由外插设至内部的连接器,以达到扩展内存容量的目的。目前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大多都是在机壳的侧壁上产生对外的开口,而连接器设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内且邻近开口处,使用户识别卡或内存卡可利用插设于开口后而与连接器电性连接。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机壳上,除了有供使用户识别卡或记忆卡的破孔以外,还装设有其他的按键,例如电源键或音量键等,其同样需要于机壳形成开口,以供按键装设。因此,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机壳必须具有各种不同的开口,以分别用于插设芯片卡(如前述的用户识别卡或记忆卡)及装设按键,而机壳有多个破孔,除了外观较不美观之外,对应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所需要的设计空间亦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其可整合芯片卡的连接器及按键的结构与功能,以达到节省使用空间,及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美观效果的效果。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安装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连接器模块,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具有开口。连接器模块包括开关元件、连接器以及按键组件。开关元件设置于壳体,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连接器可移动地配置于开口与开关元件之间,且连接器电性连接于电路板。连接器用以容置芯片卡,使得芯片卡能够通过连接器电性连接电路板。按键组件可按压地插设于开口并抵靠连接器,且被按压的按键组件带动连接器触抵开关元件。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壳体、一电路板以及连接器模块。壳体具有开口,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连接器模块包括开关元件、连接器以及按键组件。开关元件设置于壳体,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连接器可移动地配置于开口与开关元件之间,且连接器电性连接于电路板。连接器用以容置芯片卡,使得芯片卡能够通过连接器电性连接电路板。按键组件可按压地插设于开口并抵靠连接器,且被按压的按键组件带动连接器触抵开关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连接器包括容置壳体,容置壳体用以容置芯片卡,按键组件包括按键部及承载部,按键部的一端凸出于开口,另一端抵靠容置壳体,承载部承载芯片卡且插设于容置壳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当按键部被按压使连接器朝接近开关元件的方向移动并触抵开关元件时,开关元件产生触发信号至电路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当按键部停止被按压后,连接器朝远离开关元件方向移动,以使连接器与开关元件分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开关元件还具有弹性件,其设置方向平行于连接器的移动方向,当连接器触抵开关元件时,弹性件被压缩,当按键部停止被按压时,弹性件提供恢复力至连接器,使连接器朝远离开关元件的方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连接器还具有弹性件,其设置方向平行连接器的移动方向,当按键部被按压使连接器朝接近开关元件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被拉伸,当按键部停止被按压时,弹性件提供恢复力,使连接器朝远离开关元件方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开关元件至开口的距离大于连接器的其中一侧边的长度,且侧边平行于连接器的移动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连接器模块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限位件,其设置于壳体,且该两个第一限位件分别位于连接器的相对两侧边,且该两侧边平行于连接器的移动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连接器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其设置于壳体,且连接器具有与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相互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且连接器能够带动第二限位件相对于第一限位件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第一限位件为凸柱,第二限位件为轨道,凸柱设置于轨道。承上所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模块及安装该连接器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连接器模块包括开关元件、连接器以及按键组件,连接器用以容置芯片卡,通过连接器能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路板电性连接,以达到连接器的基本功能。又,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是可移动地配置于开口与开关元件之间,且按键组件抵靠连接器,通过此结构,当使用者按压按键组件时,即可带动连接器移动并触抵开关元件,以达到触发开关元件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模块同时整合连接器及按键的结构与功能,除了可节省使用空间,更可减少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开口数量,以提升美观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模块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模块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按键部被按压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模块的部分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模块1安装于可携式电子装置2,且连接器模块1可容置芯片卡9,以供芯片卡9插设。举例而言,可携式电子装置2可以为智能手机或是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平板电脑,而可携式电子装置2包括壳体21及电路板22,电路板22设置于壳体21的内部。芯片卡9可例如但不限于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card,SIMcard)、微型用户识别卡(MicroSIMcard)、安全数字内存卡(SecureDigitalMemorycard,SDcard)等。以上仅为举例,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模块1包括一开关元件11、一连接器12以及一按键组件13。其中,开关元件11可以为电源键的开关(switch)或是音量键的开关,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而本实施例的开关元件11以电源键的开关为例作说明。开关元件11设置于壳体21的内部,且开关元件11与电路板22电性连接。或者,开关元件11直接设置在电路板22并与电路板22电性连接。另外,本实施例的壳体21具有一开口211,而开关元件11与开口211间隔一段距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2设置于壳体21,且连接器12为可移动地配置在开口211与开关元件11之间。请同时搭配图3所示,图3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模块的俯视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开关元件11至开口211的距离L1大于连接器12的其中一侧边120的长度L2,且侧边120平行于开关元件11至开口211的连线。通过此配置方式,使得连接器12可于开关元件11与开口211之间移动,而侧边120平行于连接器12的移动方向。连接器12用以容置芯片卡9,而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2可视芯片卡9的类型,选择对应的连接器12的款式,连接器12电性连接于电路板22,使得芯片卡9能够通过连接器12电性连接电路板22。具体而言,电路板22可具有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221,而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2包括一容置壳体121,容置壳体121用以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接器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模块,安装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模块包括:开关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连接器,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开关元件之间,且所述连接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连接器用以容置芯片卡,使得所述芯片卡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以及按键组件,可按压地插设于所述开口并抵靠所述连接器,且被按压的所述按键组件带动所述连接器触抵所述开关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07 TW 1051289341.一种连接器模块,安装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模块包括:开关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连接器,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开关元件之间,且所述连接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连接器用以容置芯片卡,使得所述芯片卡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以及按键组件,可按压地插设于所述开口并抵靠所述连接器,且被按压的所述按键组件带动所述连接器触抵所述开关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容置壳体,所述容置壳体用以容置所述芯片卡,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部及承载部,所述按键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开口,另一端抵靠所述容置壳体,所述承载部承载所述芯片卡且插设于所述容置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按键部被按压使所述连接器朝接近所述开关元件的方向移动并触抵所述开关元件时,所述开关元件产生触发信号至所述电路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按键部停止被按压后,所述连接器朝远离所述开关元件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开关元件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包括弹性件,其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器的移动方向,当所述连接器触抵所述开关元件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当所述按键部停止被按压时,所述弹性件提供恢复力至所述连接器,使所述连接器朝远离所述开关元件的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弹性件,其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器的移动方向,当所述按键部被按压使所述连接器朝接近所述开关元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被拉伸,当所述按键部停止被按压时,所述弹性件提供恢复力,使所述连接器朝远离所述开关元件的方向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至所述开口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器的其中一侧边的长度,且所述侧边平行于所述连接器的移动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器的相对两个侧边,且两个所述侧边平行于所述连接器的移动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且所述连接器具有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件相互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且所述连接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凸柱,所述第二限位件为轨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庭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