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7078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明涉及锂离子电池以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破坏钛酸锂初始形貌,且工艺简单的在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氧化钛颗粒进行溶解处理,生成浆状物;然后按比例添加氢氧化锂,混合均匀并干燥后,得到钛酸锂的前驱体;S2在钛酸锂的前驱体中添加胶体石墨粉作为活性剂,再在氮气的气氛中,烧结3~4h,再冷却至室温,最后得到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易得,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制得的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未破坏钛酸锂初始形貌,提高了其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从而提高了钛酸锂的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以及粉末冶金
,具体为一种对钛酸锂颗粒表面进行改性,使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作各种移动设备的电源,储能电站,甚至在航空、航天、航海、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中逐步取代其他的传统电池。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使用的负极材料主要集中于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钛酸锂,软碳,硬碳等材料。但是,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中的普及,其碳系材料显现出诸多的缺点,其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安全性能。石墨负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于其锂化电压过低0VVSLi/Li+,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即SEI膜,这层SEI膜会造成锂离子电池的短路,从而对电池造成爆炸等不良影响。因此,本领域研究人员在不断寻找它的替代品。钛酸锂(Li4Ti5O12)作为可替代碳系材料的新兴负极材料,具有充放电循环过程“晶胞体积零应变”、放电电压平台高1.55VVSLi/Li+,安全性高、充放电循环性能好等优点。可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也可以作为汽车动力电池、大规模储能等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作为钛系复合材料,钛酸锂导电性较差,这是其作为负极材料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此外,导电性较差,直接造成其在高倍率循环方面具有不良的表现。为了提高钛酸锂的倍率性能,总体来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其做成纳米线,另外一种是使用商品化的二氧化钛材料,对其体相掺杂金属粉末,表面修饰碳、高导电性氧氮等物质,以提高它的电子导电性,从而提高它的倍率性能。在钛酸锂的表面修饰氮化钛,能够增强其表面导电性,同时由于氮化钛具有优异的物理学性能,耐高温、耐酸碱性等优异的抗化学腐蚀性能,所以广泛地应用于钛酸锂颗粒的表面修饰,在金属陶瓷、机械加工,冶金矿产,航天航空,微电子等领域也有应用。常规的氮化钛表面修饰钛酸锂颗粒的方法,是将已经制备的钛酸锂颗粒,置于还原气氛中焙烧形成氮化钛保护层。例如,公布号为公布号CN104498982A的专利公开了在钛可溶阳极电解制备金属钛的过程中,在阴极通入氮气,氮气与阴极产生的钛反应生成氮化钛,分离电解质和氮化钛,即得氮化钛产品。由于高温焙烧过程,在表面生成氮化钛的过程中,会造成钛酸锂颗粒的二次团聚,从而造成电极材料与电解液接触比表面积降低,从而造成其电化学性能的降低。专利CN404928656A公开了在高温的条件下对氧化钛薄膜进进行高温氮化处理,进而得到氮化钛薄膜的方案,但是,其氮化过程要重复十几次,对于初始材料的形貌影响较大。专利CN1026590872A公开了一种使用醇热方法和氨气处理方法制备氮化钛的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有机试剂硫酸氧钛酸性溶液,且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酸,对环境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破坏钛酸锂初始形貌,且工艺简单的在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氧化钛颗粒进行水解处理,使其生成浆状物;然后按照钛锂摩尔比5:4~4.5添加氢氧化锂,再在液态状态下混合均匀,干燥得到钛酸锂的前驱体。S2.在钛酸锂的前驱体中添加3~7%的胶体石墨粉作为活性剂,再在氮气的气氛中,烧结3~4h,再冷却至室温,最终得到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优选地,S1步骤中,钛锂摩尔比5:4.2。优选地,S2步骤中,在钛酸锂的前驱体中添加5%的胶体石墨粉。具体是,S2步骤中,在氮气的气氛中700℃,升温速率为5℃/min,烧结3~4h,再冷却至室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中的二氧化钛颗粒为现有的,可直接购买,包覆氮化钛的方法原料易得,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制得的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未破坏钛酸锂初始形貌,提高了其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从而提高了钛酸锂的倍率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记为LTO-TiN)与纯相钛酸锂(记为LTO)的XRD衍射对比图卡。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的TEM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氧化钛颗粒进行水解处理,使其成为浆状物,其中二氧化钛颗粒为现有的,直接购买得到。然后,按照钛锂摩尔比5:4添加氢氧化锂,再在液态状态下混合均匀,干燥得到钛酸锂的前驱体。S2.在钛酸锂的前驱体中添加5%的胶体石墨粉作为活性剂,然后在氮气的气氛中升温至700℃,升温速率为5℃/min,烧结3~4h;再冷却至室温,最终得到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记按照上述步骤制得的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为LTO-TiN,将LTO-TiN与纯相钛酸锂(记为LTO)分别进行XRD衍射对比。如图1所示,可以清楚地看出,经过掺杂TiN掺杂改性后,在35.97、41.786的衍射位置出现了较为明显的TiN衍射特征峰,这与LTO形成鲜明对比,LTO样品表面为纯相的钛酸锂晶型图卡。如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随着经过氮化钛修饰掺杂以后,在钛酸锂颗粒的表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TiN修饰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材料相较于纯相钛酸锂的电导率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通过将LTO、LTO-TiN粉末压紧成片后,分别经过四探针电阻测试,其LTO-TiN样品对应的电导率为3.8×10-7Scm-1,LTO样品对应的电阻率为3.2×10-9Scm-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氧化钛颗粒进行水解处理,使其生成浆状物;然后按照钛锂摩尔比5:4~4.5添加氢氧化锂,再在液态状态下混合均匀,干燥得到钛酸锂的前驱体;S2.在钛酸锂的前驱体中添加3~7%的胶体石墨粉作为活性剂,再在氮气的气氛中,烧结3~4h,再冷却至室温,最终得到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钛酸锂颗粒表面包覆氮化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氧化钛颗粒进行水解处理,使其生成浆状物;然后按照钛锂摩尔比5:4~4.5添加氢氧化锂,再在液态状态下混合均匀,干燥得到钛酸锂的前驱体;S2.在钛酸锂的前驱体中添加3~7%的胶体石墨粉作为活性剂,再在氮气的气氛中,烧结3~4h,再冷却至室温,最终得到含有TiN的钛酸锂粉末。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伟巍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