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盖组件及具有该装饰盖组件的出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681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饰盖组件及具有该装饰盖组件的出风装置,装饰盖组件包括:基体,固定于一外部装置上,形成所述装饰盖组件的底座;盖体,固定于所述基体上相对于所述外部装置的位置,其中,所述基体上设有第一通风部,沿所述基体的轴向贯通;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通风部,沿所述盖体的轴向贯通,且所述第一通风部于所述第二通风部连通,使气流沿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贯穿所述装饰盖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装饰盖组件内部加入驱蚊、空气清新等挥发物,通过出风装置产生的空气气流,经过此出风装置后将挥发物吹出,达到驱蚊、空气清新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盖组件及具有该装饰盖组件的出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盖组件及具有该装饰盖组件的出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天气炎热,通常在室内需要可出风的装置如风扇等出风来降低温度。此类的出风装置通常设有一装饰盖,其上印有出风装置的厂商标志或是印有仅作为装饰用的图案,其功能单一,还影响了出风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装饰盖组件,可在原有的装饰功能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其功能,且可净化室内空气质量,增大出风装置的出风效果,提高生活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盖组件及具有该装饰盖组件的出风装置,不仅可去除室内的的异味,达到驱蚊、空气清新等效果,也可释放出风装置中心的出风效果,增强室内空气的对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盖组件,所述装饰盖组件包括:基体,固定于一外部装置上,形成所述装饰盖组件的底座;盖体,固定于所述基体上相对于所述外部装置的位置,其中,所述基体上设有第一通风部,沿所述基体的轴向贯通;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通风部,沿所述盖体的轴向贯通,且所述第一通风部于所述第二通风部连通,使气流沿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贯穿所述装饰盖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部包括通孔,设于所述基体的中部。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部包括至少一组第一通风孔,绕所述基体的中部向外辐射排布。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至少一组第二通风孔,靠近所述盖体的端缘而设。优选地,所述盖体背向所述基体的端面设有突起部,所述第二通风孔设于所述突起部的一侧和/或两侧。优选地,所述基体与盖体间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连通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挥发部;当所述气流流过所述第一通风部、收容空间及第二通风部时,所述气流将所述挥发部的气味对流出所述第二通风部。优选地,所述装饰盖组件还包括:边缘环,套设于所述基体及所述盖体的边缘外部;所述边缘环绕所述基体的边缘旋转,将所述盖体于一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间切换;当所述盖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盖体固定于所述边缘环与所述基体间;当所述盖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边缘环于所述基体间。优选地,所述基体的侧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边缘环的内侧设有对应于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个安装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自所述基体的侧端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条,所述安装部包括自所述边缘环的内侧向所述内侧中心延伸的第一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与所述边缘环的内侧间形成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条插入所述限位凹槽,并于所述限位凹槽内滑动,且所述限位条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条的端面沿所述基体的轴向方向的宽度逐渐变大,使所述限位条卡接在所述限位凹槽内。优选地,所述限位条面向所述边缘环的端面上设有一卡位槽;所述安装部包括所述边缘环的内侧向所述内侧中心延伸的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二安装条卡入所述卡位槽内,使所述限位条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间;所述盖体的外边缘包括安装缺口及封闭部分所述安装缺口的限位筋,且所述盖体的安装缺口对应于所述第二安装条而设;所述边缘环绕所述基体和盖体的边缘旋转时,所述第二安装条同时旋入所述安装缺口内,并受所述限位筋限制所述第二安装条沿其轴向方向的位移。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出风装置,包括:出风组件、上述装饰盖组件及壳体,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装饰盖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并面向所述出风组件,使所述出风组件形成贯穿所述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的气流。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装饰盖组件不再阻挡出风装置的出风,提高出风效率;2.装饰盖组件内可设置香薰等,净化室内空气;3.装饰盖组件装配简单,内部耗材更换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装饰盖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装饰盖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具有该装饰盖组件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装饰盖组件;110-基体、111-通孔、112-第一通风孔、113-收容空间、114-限位条、115-卡位槽、116-第一通风部;120-盖体、121-第二通风孔、122-突起部、123-第二安装条、124-限位凹槽、125-第一安装条;130-挥发部;140-边缘环;200-出风装置;210-出风组件、220-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点。参阅图1及图2,为替换现有技术中仅作为装饰用的装饰盖,本技术的装饰盖组件100主要包括:-基体110现有技术中的装饰盖通常贴设在出风装置200上。而本技术中,装饰盖组件100首先包括有一基体110,其通过黏贴、钉接或铆接等形式固定在一外部装置上,以作为装饰盖组件100的底座成型。可以理解的是,为固定该基体110,外部装置表面通常设有一凹陷或类似于凹陷的安装空间,基体110可部分或整体塞入安装空间内,以固定安装位置。因此为配合凹陷的形状,基体110也可不局限于平面形,如圆台、梯台、锥台、台阶型等其他形状均可实施。例如,当基体110为圆台形或阶梯型时,圆台形或阶梯型,宽度较小的部分可卡入凹陷和安装空间内,宽度较大的部分则设置在凹陷外,以牢固基体110的安装位置。-盖体120在基体110的基础上,上盖有盖体120,盖体120固定在基体110上相对于外部装置的位置,例如盖体120和外部装置分别位于基体110的两侧。需要固定盖体120时,可采用将盖体120与基体110卡接、粘接、铆接等方式,以牢固盖体120位置为目的。具有上述盖体120和基体110后,首先将原有的装饰盖分拆为组合形式的基体110与盖体120,使其组合后具有更灵活的功能,即便是需要保留原有的装饰功能,也可将装饰用图案完全移至盖体120的表面即可,而盖体120与基体110间的可拆卸式设计,使得两者间的功能可相应扩展。于基体110上,设有第一通风部,其贯通基体110的轴向,也即沿基体110中部的中心轴方向,设有第一通风部,并贯通设计后,可使得当外部装置为出风装置200时,其释放出的空气可自第一通风部的一端流入,并自第一通风部的另一端流出,从而空气贯穿基体110。同样地,为配合第一通风部,在盖体120上,设有第二通风部,其贯通盖体120的轴向,即沿盖体120中部的中心轴方向,设有该第二通风部,空气自第一通风部流出后,继而自第二通风部的一端流入,并自第二通风部的另一端流出,从而空气贯穿盖体120。由于上述配置中,将第一通风部与第二通风部连通,外部装置释放的气流可沿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的路径完全地贯穿装饰盖组件100。也就是说,即便是在设有装饰盖组件100的位置处,气流仍可流通,保证了如出风装置200的外部装置的出风效率。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通风部配有多组可供气流贯穿的部分,包括:①设于基体110中部的通孔111该实施例中,在基体110中部进行镂空,形成贯穿基体110的通孔111,气流可不受阻地从该通孔111中流通。可以理解的是,通孔111开设的大小将影响气流的速率。例如,通孔111开设较大,气流较易通过,但其流速较小;通孔111开设较小,气流较难通过,但其流速较大。或是将通孔111设置为入风口的宽度大于出风口的宽度,利用康达效应增大空气流速等。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饰盖组件及具有该装饰盖组件的出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饰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组件包括:基体,固定于一外部装置上,形成所述装饰盖组件的底座;盖体,固定于所述基体上相对于所述外部装置的位置,其中,所述基体上设有第一通风部,沿所述基体的轴向贯通;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通风部,沿所述盖体的轴向贯通,且所述第一通风部于所述第二通风部连通,使气流沿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贯穿所述装饰盖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组件包括:基体,固定于一外部装置上,形成所述装饰盖组件的底座;盖体,固定于所述基体上相对于所述外部装置的位置,其中,所述基体上设有第一通风部,沿所述基体的轴向贯通;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通风部,沿所述盖体的轴向贯通,且所述第一通风部于所述第二通风部连通,使气流沿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贯穿所述装饰盖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部包括通孔,设于所述基体的中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部包括至少一组第一通风孔,绕所述基体的中部向外辐射排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至少一组第二通风孔,靠近所述盖体的端缘而设。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背向所述基体的端面设有突起部,所述第二通风孔设于所述突起部的一侧和/或两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盖体间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连通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挥发部;当所述气流流过所述第一通风部、收容空间及第二通风部时,所述气流将所述挥发部的气味对流出所述第二通风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组件还包括:边缘环,套设于所述基体及所述盖体的边缘外部;所述边缘环绕所述基体的边缘旋转,将所述盖体于一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间切换;当所述盖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盖体固定于所述边缘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贤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