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568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隔振器,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橡胶帘布外壳(3)、气室(4)和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所述上底板(1)、下底板(2)固定在橡胶帘布外壳(3)上,所述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置于所述橡胶帘布外壳(3)内,所述气室(4)由橡胶帘布外壳(3)和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之间的间隙组成,所述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上下各设有若干对称的支撑点,左右两侧也同样设有对称的支撑点,各支撑点前端均紧挨着所述橡胶帘布外壳(3)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振器,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不需要限位器,节省了安装空间,可解决空间狭小装置的减震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隔振器
本技术属于减震降噪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囊隔振器。
技术介绍
机械设备在工作运转时,会产生振动和噪声,振动过大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也会导致振动往基础传递,进而影响周围环境质量。振动控制是振动工程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被动隔振作为传统的隔振手段,装置简单,不需要外界能源,许多场合下的减振效果与隔振性能较好,已获得广泛应用。专利CN106567901公开了一种枕形低频气囊隔振器,枕形低频气囊隔振器包括气囊、上盖板、上扣环、下盖板、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均位于气囊内,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均安装在下扣环上,气囊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三层,内胶层、中间帘布层、外胶层。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固定安装在下扣环上,限位块固定在上盖板和上扣环上。该枕形低频气囊隔振器结构紧凑、尺寸小、质量轻;自振频率低,减隔振效果好,成本低。但专利CN106567901公开的枕形低频气囊隔振器采用支撑板和限位块,共同限制隔振器压缩变形,保证隔振器突发漏气时的安全性,其中限位器的使用加大安装难度,增大安装的空间,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囊隔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橡胶帘布外壳(3)、气室(4)和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其中所述上底板(1)、下底板(2)固定在橡胶帘布外壳(3)上,所述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置于所述橡胶帘布外壳(3)内,所述气室(4)由橡胶帘布外壳(3)和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之间的间隙组成;所述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由橡胶和金属两种材质构造而成,用于作为弹性原件并提供刚度,所述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上下各设有若干对称的支撑点,左右两侧也同样设有对称的支撑点,各支撑点前端均紧挨着所述橡胶帘布外壳(3)的内表面,用于支撑橡胶帘布外壳(3)及被隔振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橡胶帘布外壳(3)、气室(4)和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其中所述上底板(1)、下底板(2)固定在橡胶帘布外壳(3)上,所述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置于所述橡胶帘布外壳(3)内,所述气室(4)由橡胶帘布外壳(3)和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之间的间隙组成;所述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由橡胶和金属两种材质构造而成,用于作为弹性原件并提供刚度,所述橡胶金属支撑结构(6)上下各设有若干对称的支撑点,左右两侧也同样设有对称的支撑点,各支撑点前端均紧挨着所述橡胶帘布外壳(3)的内表面,用于支撑橡胶帘布外壳(3)及被隔振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1)、下底板(2)为同样的长方形金属结构,所述上底板(1)的四个角和下底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武闫政涛张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源海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