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192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0: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其抑制无接头传动带发出咯哒声以及实现对发动机辅机进行的定位的稳定化,并确保碰撞变形量。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具备设置在交流发电机上的辅机侧支承部和设置在发动机主体上的发动机侧支承部,发动机侧支承部具有:轴孔,螺栓插入到该轴孔中;长孔,其位于比轴孔更靠近发动机主体侧的位置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及被夹部,其设置在轴孔与长孔之间且限制螺栓的移动,在朝向发动机主体的方向上的外力作用到交流发电机上时,在该外力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发动机侧支承部解除由被夹部发挥的限制作用来将螺栓从轴孔引向长孔。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uxiliary engine for vehicle engine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the auxiliary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ngine for vehicle, the inhibition of stabilization without joint belt is issued and the realization of acoustic positioning of the auxiliary engine, and ensure the collision deformation. The engine side support vehicles with auxiliary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ngine with auxiliary AC generator set in the collateral on the bearing part and arranged on the engine body, engine side support includes: shaft hole, bolt inserted into the shaft hole; long hole, located near the engine main shaft hole more than lateral position and extending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clamping part,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haft hole and the long hole and limit bolt move toward the engine body in the direction of external force to the AC generator, in which the external force exceeds the prescribed threshol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engine side support to lift the restrictions role played by the ministry the clamping part to bolt from the shaft hole to long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具体而言,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所述的一对支承部,上述的一对支承部作为发动机辅机的安装装置设置在发动机主体(内燃机)上且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在上述的支承部之中,位于下侧的一个支承部与销轴枢接,在位于上侧的另一个支承部的以销轴为中心的圆弧状长槽孔内插入有螺栓。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在规定的外力向朝着发动机主体的方向作用到发动机辅机上时,螺栓沿着长槽孔移动,由此整个发动机辅机向接近发动机主体的方向移动。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2181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作为用于吸收作用到车辆上的碰撞负荷的方案,期望确保所谓的碰撞变形量。要确保碰撞变形量,可以考虑如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碰撞负荷施加到发动机辅机上时,使整个发动机辅机向接近发动机主体的方向移动。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方式下,例如在被所述安装装置支承住的发动机辅机的上方安装了其它发动机辅机的情况下,具备长槽孔的支承部位于两个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所述车辆用发动机具备:发动机主体,所述发动机主体搭载在车辆上;以及发动机辅机,所述发动机辅机沿着位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一侧的外表面配置,所述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辅机侧支承部,一对所述辅机侧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辅机上;以及一对发动机侧支承部,一对所述发动机侧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并且配置在与所述辅机侧支承部分别对应的部位上,所述发动机辅机构成为:通过共用的支承轴固定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共用的支承轴插入到所述辅机侧支承部和与该辅机侧支承部对应的所述发动机侧支承部两者中,在所述辅机侧支承部上分别设置有轴孔,所述支承轴插入到所述轴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07 JP 2016-1744781.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所述车辆用发动机具备:发动机主体,所述发动机主体搭载在车辆上;以及发动机辅机,所述发动机辅机沿着位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一侧的外表面配置,所述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辅机侧支承部,一对所述辅机侧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辅机上;以及一对发动机侧支承部,一对所述发动机侧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并且配置在与所述辅机侧支承部分别对应的部位上,所述发动机辅机构成为:通过共用的支承轴固定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共用的支承轴插入到所述辅机侧支承部和与该辅机侧支承部对应的所述发动机侧支承部两者中,在所述辅机侧支承部上分别设置有轴孔,所述支承轴插入到所述轴孔中,并且,在所述发动机侧支承部上,沿着近似水平方向分别排列布置有:轴孔,所述支承轴插入到所述轴孔中;长孔,所述长孔在近似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轴孔相邻并且穿孔设置在比所述轴孔更靠近所述发动机主体侧的位置上,所述长孔沿着近似水平方向延伸;以及被夹部,所述被夹部设置在所述轴孔与所述长孔之间,并且所述被夹部形成为限制所述支承轴向所述发动机主体侧移动,所述发动机侧支承部构成为:向朝着所述发动机主体的方向作用到所述发动机辅机上的外力通过所述支承轴作用于所述被夹部,并且,所述被夹部的强度被设定为:在所述外力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解除对所述支承轴的限制。2.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所述车辆用发动机具备:发动机主体,所述发动机主体搭载在车辆上;以及发动机辅机,所述发动机辅机沿着位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一侧的外表面配置,所述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支承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辅机侧支承部,一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田忠知难波诚治古谷雅之上村圭一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