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组合楼板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6128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0:25
一种模块化组合楼板及施工方法,楼板整体由方(矩)形的模块化标准板在同一平面连续拼接而成,标准板下层为钢框架,钢框架的顶面铺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侧面边缘相对钢框架的侧边内缩25~150mm;混凝土层和钢框架的上表面采用抗剪件连接,钢框架为四面槽钢围成中空的整体。将同样大小模块化标准板通过相邻的钢框架以螺栓固定连接,拼接成整体的组合楼板,组合楼板可从侧面或底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固定,然后以混凝土抹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形状大小的楼板通过预制模块化标准板在现场拼接完成楼板的安装,楼板重量轻,安装快速,施工方便,整体受力性能好。

A modular composite floor slab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A modular composite floor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whole floor by square (rectangular) modular standard shape in the same plane continuous splicing, the standard board of the lower layer is the steel fram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teel frame is paved with a layer of concrete, opposite side edges of steel frame concrete layer side edge contraction 25~150mm; the steel frame and concrete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shear connector, the steel frame is surrounded by a hollow channel around the whole. The same size modular standard plate through the steel frame adjacent with bolted connection, spliced into whole composite slabs, composite slabs can be from the side or the bottom surface and building beams or columns connected and fixed, and then to concrete smoothing.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installation of floors with different shapes and sizes by precasting modular standard boards, and the floor installation is achieved. The floor weight is light, the installation is fast, the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overal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组合楼板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房屋建筑的模块化组合楼板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配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结构,具有安装速度快、对施工现场污染少、工程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势,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楼板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配件的一部分,其做法包括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等。但这种两种做法均有缺陷:前者通过拼装而成的楼板整体性差,且仅能单向传力;而后者标准化程度不高,且现场存在大量湿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楼板及施工方法,这种组合楼板由工厂预制的模块化标准板拼接而成,整体性好,可以实现双向传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整体由矩形模块化的标准板在同一平面连续拼接而成,标准板的边长为0.3~2.4m;所述标准板下层为钢框架,钢框架的顶面铺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侧面边缘相对钢框架的侧边内缩25~150mm;所述钢框架为四面槽钢围成中空的整体,槽钢的腹板与混凝土层垂直,槽口向内,槽钢顶面的翼板与混凝土层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层内与混凝土层平行地埋设有钢筋网,钢筋网伸出混凝土层的侧边50~250mm。优选地,在钢筋网伸出混凝土层的侧边位置,混凝土层设有多个向内凹40~125mm的连接槽。优选地,在混凝土层覆盖的范围内设有与钢框架固定连接的栓钉。槽钢的腹板设有螺栓孔,用于楼板整体从侧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安装或模块化标准板之间的拼接。在槽钢底面的翼板设有螺栓孔,用于楼板整体从底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安装。一种上述模块化组合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顺序进行:第一步、在工厂批量预制标准板;第二步、运输标准板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地面或空中按照楼板的设计形状和尺寸拼接出整体的楼板,在拼接过程中:首先将相邻的标准板水平对齐,钢框架的腹板对齐后,以连接螺栓穿过对齐的相邻腹板的螺栓孔并紧固,其次将相邻位置的钢筋网拧紧连接,形成楼板半成品;第三步、将楼板半成品吊装到设计楼板位置,从侧面或底面与建筑梁或柱固定连接,然后在楼板表面的凹槽中填充混凝土浆料,并与混凝土层平齐,经过规定时间的养护并固化。楼板从侧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时,首先,从边缘标准板的钢框架腹板向连接建筑梁或柱侧面以螺钉或螺栓紧固,然后在边缘标准板的混凝土层外侧与连接建筑梁或柱的凹槽内填充混凝土浆料,并抹平,经过规定时间的养护固化。楼板从底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时,首先,在接触标准板底部的连接建筑梁或柱钢结构位置,从钢框架底部翼板内侧向连接建筑梁或柱以螺钉或螺栓紧固,然后在边缘标准板的混凝土层外侧与墙体的凹槽内填充混凝土浆料,并抹平,经过规定时间的养护固化。所述楼板半成品在地面拼装而成时,所述楼板半成品为该位置需安装的整体楼板一部分,将楼板半成品从侧面或底面与连接建筑梁或柱连接后,在空缺位置扩展拼接新的标准板,并排从侧面将新的标准板钢框架与楼板半成品的标准板钢框架对齐,以螺栓连接紧固,逐个连接标准板到楼板搭接的建筑连接建筑梁或柱钢结构,并与连接建筑梁或柱螺栓连接,最后在顶面出现的凹槽内填充混凝土浆料并抹平,经过规定时间的养护固化。第一步中,在工厂批量预制标准板的过程为:首先预制钢框架,然后在钢框架的混凝土层覆盖范围内焊接固定栓钉,之后安装对应形状的模板,浇注混凝土,在混凝土层内预埋纵横方向的钢筋网;等待固化。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楼板的工厂化预制和现场螺栓快速拼接,使楼板实现标准化预制,模块化的结构几乎不受现场实际形状大小的限制,可以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快速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组合楼板由方(矩)形的模块化标准预制板拼接而成。标准板下层为钢框架,钢框架的顶面铺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和钢框架之间通过抗剪件连接,每个钢框架的四角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每块标准板之间的预留缝采用混凝土现场浇实。本专利技术针对不同平面尺寸的楼板实现模块化标准板的铺设,现场完成拼装,具有标准化程度高、楼板整体性好、承载力高且双向传力、现场湿作业少、安装快速等优点,应用前景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模块化组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B-B剖面图,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图4是楼板侧面与钢制建筑梁或柱侧面连接示意图,图5是楼板底面与钢制建筑梁或柱连接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层,2—钢筋网,3—板间槽,4—栓钉,5—钢框架,6—腹板,7—螺栓,8—翼板,9—连接槽,10—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现有技术的楼板需要根据需要形状针对性地预制或只有单一的结构尺寸整体跨接在两侧的梁上,在房屋结构不能完整配合时,安装和施工都较为繁琐。本专利技术方案力图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2中所示模块化组合楼板,楼板整体由矩形模块化的标准板在同一平面连续拼接而成,标准板的边长为0.3~2.4m,可设置不同规格的标准板,根据需要选用。所述标准板下层为钢框架5,钢框架的顶面铺设有混凝土层1,混凝土层的侧面边缘相对钢框架的侧边内缩25~150mm。在混凝土层内与混凝土层平行地埋设有钢筋网2,钢筋网2伸出混凝土层的侧边50~250mm。以便于相邻模块化标准板之间的钢筋连接。在钢筋网伸出混凝土层的侧边位置,混凝土层设有多个向内凹40~125mm的连接槽9。同样是便于为相邻标准板之间的钢筋连接提供较大的连接空间。所述钢框架5为四面槽钢围成中空的整体,槽钢的腹板6与混凝土层1垂直,槽口向内,槽钢顶面的翼板8与混凝土层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层覆盖的范围内设有与钢框架固定连接的栓钉4。以增强钢框架与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力。槽钢的腹板6设有螺栓孔10,用于楼板整体从侧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安装或标准板之间的拼接。相邻标准板之间连接时,槽钢的腹板6直接接触,螺栓孔位置对齐,可以直接穿过螺栓7连接。标准板与建筑梁或柱从侧面连接时,将建筑梁或柱预埋的套筒或者连接件对齐,通过螺栓7连接。在槽钢底面的翼板8设有螺栓孔10,用于楼板整体从底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安装。标准板搭建于建筑梁或柱上方再连接时,将建筑梁或柱预埋的套筒或者连接件对齐,通过螺栓连接。一种上述模块化组合楼板施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顺序进行:第一步、在工厂批量预制相应规格的标准板;在工厂批量预制标准板的过程为:首先预制钢框架5,然后在钢框架的混凝土层覆盖范围内焊接固定栓钉4,安装对应形状的模板,浇注混凝土,在混凝土层内预埋纵横方向的钢筋网2;等待固化。第二步、运输标准板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地面或空中按照楼板的设计形状和尺寸拼接出整体的楼板,在拼接过程中:首先将相邻的标准板水平对齐,钢框架5的腹板6对齐后,以连接螺栓7穿过对齐的相邻腹板的螺栓孔10并紧固,其次将相邻位置的钢筋网2拧紧连接,形成楼板半成品;第三步、将楼板半成品吊装到设计楼板位置,从侧面或底面与建筑梁或柱固定连接,然后在楼板表面的凹槽中填充混凝土浆料,并与混凝土层平齐,经过规定时间的养护并固化。楼板从侧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时,首先,从边缘标准板的钢框架腹板向连接建筑梁或柱侧面以螺钉或螺栓紧固,然后在边缘标准板的混凝土层外侧与连接建筑梁或柱的凹槽内填充混凝土浆料,并抹平,经过规定时间的养护固化。楼板从底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时,首先,在接触标准板底部的连接建筑梁或柱钢结构位置,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组合楼板及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整体由矩形模块化的标准板在同一平面连续拼接而成,标准板的边长为0.3~2.4m;所述标准板下层为钢框架(5),钢框架的顶面铺设有混凝土层(1),混凝土层的侧面边缘相对钢框架的侧边内缩25~150mm;所述钢框架(5)为四面槽钢围成中空的整体,槽钢的腹板(6)与混凝土层(1)垂直,槽口向内,槽钢顶面的翼板(8)与混凝土层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层内与混凝土层平行地埋设有钢筋网(2),钢筋网(2)伸出混凝土层的侧边50~25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整体由矩形模块化的标准板在同一平面连续拼接而成,标准板的边长为0.3~2.4m;所述标准板下层为钢框架(5),钢框架的顶面铺设有混凝土层(1),混凝土层的侧面边缘相对钢框架的侧边内缩25~150mm;所述钢框架(5)为四面槽钢围成中空的整体,槽钢的腹板(6)与混凝土层(1)垂直,槽口向内,槽钢顶面的翼板(8)与混凝土层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层内与混凝土层平行地埋设有钢筋网(2),钢筋网(2)伸出混凝土层的侧边50~25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在钢筋网伸出混凝土层的侧边位置,混凝土层设有多个向内凹40~125mm的连接槽(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层覆盖的范围内设有与钢框架固定连接的栓钉(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槽钢的腹板(6)设有螺栓孔(10),用于楼板整体从侧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安装或模块化标准板之间的拼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在槽钢底面的翼板(8)设有螺栓孔(10),用于楼板整体从底面与建筑梁或柱连接安装。6.一种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模块化组合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顺序进行:第一步、在工厂批量预制标准板;第二步、运输标准板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地面或空中按照楼板的设计形状和尺寸拼接出整体的楼板,在拼接过程中:首先将相邻的标准板水平对齐,钢框架(5)的腹板(6)对齐后,以连接螺栓(7)穿过对齐的相邻腹板的螺栓孔(10)并紧固,其次将相邻位置的钢筋网(2)拧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