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元豪专利>正文

水质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061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3:55
一种水质转换器,包括本体、水分子处理结构及再细化结构。本体开设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围构一流道,并且具有一再细化部,其中,再细化部围构一通道,流道与通道相通,入水口与出水口其中一者与流道相通,另一者与通道相通,其中外部水源从入水口进入流道,然后进入通道中,最后从出水口向外流出。水分子处理结构设于流道并且对进入流道的水源进行过滤、细化、加压及降低流速等作用。再细化结构设于再细化部并且对进入通道的水源进行再细化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水源均匀地过滤、细化、加压、降低流速及再细化成小分子水团。

Water quality converter

A water quality converter consists of a body, a water molecule treatment structure and a refine structure. Body is provided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enclose a channel, and has repeatedly refined, which further enclose a department of channel, channel communicated with the channel, into one of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flow passage, the other on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hannel, the external water enters from a water inlet passage, and then enter the in the channel, finally flowing out from the water outlet. The water molecule treatment structure is located in the flow channel and is used to filter, refine, pressurize and reduce the flow rate for the water source entering the flow channel. The refine structure is further thinning and refine the water source into the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niformly water filtration, refinement, pressure, velocity and reduced further into small molecules of water ma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质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质转换器,尤其是一种用以过滤、细化、加压、降低流速及再细化水源的水质转换器。
技术介绍
水源的用途很多,除了可饮用之外,还可作为洗净物品之用。现今生活环境中的水源,大多存在有许多不利于饮用或降低渗透力及洗净力的杂质。况且,水源主要是以大分子水团的型态存在于世,大分子水团去污力较差,所以需要配合界面活性剂才能够去除物品上的油污。因此,大自然环境中的水源需要进一步转换水质才能够饮用,或提升其渗透力及洗净力,以利去除油污。现有的水质转换器包含一外壳、一文氏管及一涡流产生装置。文氏管及涡流产生装置设在外壳内部;文氏管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压力及流速;涡流产生装置的作用主要是产生涡流,使得从外部进入的气体与水源充分混合并且在激烈地激荡下产生多个微气泡。藉此,此种水质转换器会流出高压高转速且具有微气泡的水源,具有净化水质、杀菌、节水效能及低化学清洁剂需求的洁净效果,可广泛应用在工业、养殖、医疗、美容等各行业。然而,此种现有的水质转换器没有滤材,所以无过滤、细化、加压及降低流速的效果,使得进入文氏管及涡流产生装置的水源含有大量的杂质,分子团较大,水压小,流速快,从而最终输出的水源仍有杂质,细化成小分子水团的效果差,水压太小,出水速度过快而不稳定。再者,此种现有的水质转换器的结构过于复杂,不易制造,也不好组装,成本高,杀菌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转换器,能够均匀地过滤、细化、加压、降低流速及再细化水源,使得最终输出的水源能够被均匀地过滤、细化、加压、降低流速及再细化成小分子水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转换器,减缓水源的流速效果杰出,具有稳定出水的效果。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转换器,藉由简单的结构即能够达到产生高压、高转速、具有微气泡并且经过过滤的干净水源,过滤效果佳,容易制造,好组装,成本低,杀菌效果佳。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技术将提供一种水质转换器,包括一本体、一水分子处理结构以及一再细化结构。本体开设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围构一流道,并且具有一再细化部,其中,再细化部围构一通道,流道与通道相通,入水口与出水口其中一者与流道相通,另一者与通道相通,其中,外部水源从入水口进入流道,然后进入再细化部的通道中,最后从出水口向外流出。水分子处理结构设于流道,并且对进入流道的水源进行过滤、细化、加压及降低流速等作用。再细化结构设于再细化部,并且对进入通道的水源进行再细化作用。较佳地,本体包括一壳体、一基座及一隔板,壳体的顶端开设入水口,基座设于壳体的底部且基座的底部开设该出水口,壳体与基座共同围构流道,入水口与流道相通,隔板包括一倾斜部及一垂直部,倾斜部从流道的顶壁朝流道的一侧向下延伸通过入水口的下方并且横向延伸至流道的内侧壁,垂直部自倾斜部远离流道的顶壁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且与流道的底壁保持一段距离,从而流道被该隔板分隔成一窄侧部、一宽侧部及一底侧部,底侧部连通于窄侧部的底端与宽侧部的底端之间,再细化部从流道的底壁向上延伸通过流道的底侧部进入流道的宽侧部且抵靠于隔板的垂直部的一侧,通道连通于流道的宽侧部与出水口之间。较佳地,再细化部开设一进气孔,进气孔贯穿再细化部的外环壁并且连通于通道与外部空间或一气体来源之间;其中,再细化结构包括一涡流产生装置及一出水头,涡流产生装置设于通道,进气孔位于涡流产生装置的一侧,出水头设于通道并且靠近再细化部的一出水口端并且开设多个细孔。较佳地,再细化部延伸穿过出水口而有一部分外露于出水口,进气孔位于再细化部外露于出水口的部分。较佳地,再细化结构包括一转接头,转接头设于涡流产生装置的顶部并且螺设于再细化部的内部并且开设一轴孔,转接头的轴孔与流道相通,出水头设于涡流产生装置的底部并且围构一第一微气泡产生空间;其中,涡流产生装置开设多个第一纵沟、一环沟、多个第一横沟、一汇集槽及多个第二横沟,所述第一纵沟位于涡流产生装置的内部并且其一端分别与转接头的轴孔相通,环沟环设于涡流产生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一横沟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纵沟与环沟之间,汇集槽位于所述第一横沟的下方,与所述第一横沟之间藉由一挡板隔开,并且贯穿涡流产生装置的底部而与第一微气泡产生空间相通,所述第二横沟分别连通于环沟与汇集槽之间,进气孔的位置对应涡流产生装置的环沟。较佳地,再细化部的外环壁向外突出一进气管,壳体的外侧壁开设一插孔,进气管延伸穿过流道并且插入插孔,进气孔贯穿进气管,以连通于通道与外部空间或气体来源之间。较佳地,再细化结构包括一转接头,转接头设于涡流产生装置的顶部并且螺设于再细化部的入水口端并且开设一轴孔,转接头的轴孔与流道相通,出水头围构一第一微气泡产生空间,涡流产生装置与出水头之间保持一段距离而在该通道内界定出一第二微气泡产生空间,第一微气泡产生空间与第二微气泡产生空间相通;其中,涡流产生装置开设多个第一纵沟、一环沟、多个第一横沟、一汇集槽及多个第二横沟,所述第一纵沟位于涡流产生装置的内部并且其一端分别与转接头的轴孔相通,环沟环设于涡流产生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一横沟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纵沟与环沟之间,汇集槽位于所述第一横沟的下方,与所述第一横沟之间藉由一挡板隔开,并且贯穿涡流产生装置的底部而与第二微气泡产生空间相通,所述第二横沟分别连通于环沟与汇集槽之间,进气孔的位置对应涡流产生装置的环沟。较佳地,水分子处理结构包括一第一块状滤材、一第二块状滤材及多个颗粒状滤材,第一块状滤材具有多个孔隙且设于窄侧部,第二块状滤材具有多个孔隙且设于宽侧部且环绕再细化部的上半部,部分颗粒状滤材设于窄侧部的顶端且介于入水口与第一块状滤材的顶部之间,部分颗粒状滤材设于窄侧部的底端、宽侧部的底端及底侧部且介于第一、第二块状滤材的底部之间且环绕再细化部的下半部,部分颗粒状滤材设于宽侧部的顶端且介于再细化部的顶部与第二块状滤材的顶部之间。较佳地,第一块状滤材和第二块状滤材为远红外线陶瓷,所述颗粒状滤材为远红外线陶瓷、麦饭石、电气石、千枚岩、沸石、亚硫酸钙或其组合。较佳地,水质转换器更包括一隔网,设于再细化部的顶部并且延伸至壳体的宽侧部的内侧壁以及隔板的垂直部;其中,水分子处理结构包括多个颗粒状滤材,分别设于该窄侧部、底侧部以及宽侧部位于隔网的底面以下的空间,并且环绕再细化部,该宽侧部位于隔网的顶面以上的空间无任何滤材。较佳地,所述颗粒状滤材为远红外线陶瓷、麦饭石、电气石、千枚岩、沸石、亚硫酸钙或其组合。较佳地,本体包括一壳体、一基座及一套筒,壳体的顶端开设入水口,基座设于壳体的底部,基座的底部靠近基座的侧壁之处开设出水口,壳体与基座共同围构流道,入水口与流道相通,套筒设于入水口,其内部开设一套筒轴孔,其侧壁开设一透孔,套筒轴孔内部设置一斜坡道,透孔位于斜坡道的对面并且连通于套筒轴孔与流道之间,再细化部从流道的底壁向上延伸,其一侧抵靠于壳体的内侧壁,另一侧抵靠于套筒的透孔的相对侧,顶部抵靠于壳体的顶部,通道连通于流道与出水口之间。较佳地,再细化部开设一进气孔,进气孔贯穿再细化部的外环壁并且连通于通道与外部空间或一气体来源之间;其中,再细化结构包括一涡流产生装置及一出水头,涡流产生装置设于通道,进气孔位于涡流产生装置的一侧,出水头设于通道并且靠近再细化部的一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质转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开设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围构一流道,并且具有一再细化部,其中,该再细化部围构一通道,该流道与该通道相通,该入水口与该出水口其中一者与该流道相通,另一者与该通道相通,其中,外部水源从该入水口进入该流道,然后进入该再细化部的通道中,最后从该出水口向外流出;一水分子处理结构,设于该流道,并且对进入该流道的水源进行过滤、细化、加压及降低流速等作用;以及一再细化结构,设于该再细化部,并且对进入该通道的水源进行再细化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开设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围构一流道,并且具有一再细化部,其中,该再细化部围构一通道,该流道与该通道相通,该入水口与该出水口其中一者与该流道相通,另一者与该通道相通,其中,外部水源从该入水口进入该流道,然后进入该再细化部的通道中,最后从该出水口向外流出;一水分子处理结构,设于该流道,并且对进入该流道的水源进行过滤、细化、加压及降低流速等作用;以及一再细化结构,设于该再细化部,并且对进入该通道的水源进行再细化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一壳体、一基座及一隔板,该壳体的顶端开设该入水口,该基座设于该壳体的底部且该基座的底部开设该出水口,该壳体与该基座共同围构该流道,该入水口与该流道相通,该隔板包括一倾斜部及一垂直部,该倾斜部从该流道的顶壁朝该流道的一侧向下延伸通过该入水口的下方并且横向延伸至该流道的内侧壁,该垂直部自该倾斜部远离该流道的顶壁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且与该流道的底壁保持一段距离,从而该流道被该隔板分隔成一窄侧部、一宽侧部及一底侧部,该底侧部连通于该窄侧部的底端与该宽侧部的底端之间,该再细化部从该流道的底壁向上延伸通过该流道的底侧部进入该流道的宽侧部且抵靠于该隔板的垂直部的一侧,该通道连通于该流道的宽侧部与该出水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再细化部开设一进气孔,该进气孔贯穿该再细化部的外环壁并且连通于该通道与外部空间或一气体来源之间;其中,该再细化结构包括一涡流产生装置及一出水头,该涡流产生装置设于该通道,该进气孔位于该涡流产生装置的一侧,该出水头设于该通道并且靠近该再细化部的一出水口端并且开设多个细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再细化部延伸穿过该出水口而有一部分外露于该出水口,该进气孔位于该再细化部外露于该出水口的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再细化结构包括一转接头,该转接头设于该涡流产生装置的顶部并且螺设于该再细化部的内部并且开设一轴孔,该转接头的轴孔与该流道相通,该出水头设于该涡流产生装置的底部并且围构一第一微气泡产生空间;其中,该涡流产生装置开设多个第一纵沟、一环沟、多个第一横沟、一汇集槽及多个第二横沟,所述第一纵沟位于该涡流产生装置的内部并且其一端分别与该转接头的轴孔相通,该环沟环设于该涡流产生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一横沟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纵沟与该环沟之间,该汇集槽位于所述第一横沟的下方,与所述第一横沟之间藉由一挡板隔开,并且贯穿该涡流产生装置的底部而与该第一微气泡产生空间相通,所述第二横沟分别连通于该环沟与该汇集槽之间,该进气孔的位置对应该涡流产生装置的环沟。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再细化部的外环壁向外突出一进气管,该壳体的外侧壁开设一插孔,该进气管延伸穿过该流道并且插入该插孔,该进气孔贯穿该进气管,以连通于该通道与外部空间或该气体来源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再细化结构包括一转接头,该转接头设于该涡流产生装置的顶部并且螺设于该再细化部的入水口端并且开设一轴孔,该转接头的轴孔与该流道相通,该出水头围构一第一微气泡产生空间,该涡流产生装置与该出水头之间保持一段距离而在该通道内界定出一第二微气泡产生空间,该第一微气泡产生空间与该第二微气泡产生空间相通;其中,该涡流产生装置开设多个第一纵沟、一环沟、多个第一横沟、一汇集槽及多个第二横沟,所述第一纵沟位于该涡流产生装置的内部并且其一端分别与该转接头的轴孔相通,该环沟环设于该涡流产生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一横沟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纵沟与该环沟之间,该汇集槽位于所述第一横沟的下方,与所述第一横沟之间藉由一挡板隔开,并且贯穿该涡流产生装置的底部而与该第二微气泡产生空间相通,所述第二横沟分别连通于该环沟与该汇集槽之间,该进气孔的位置对应该涡流产生装置的环沟。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水分子处理结构包括一第一块状滤材、一第二块状滤材及多个颗粒状滤材,该第一块状滤材具有多个孔隙且设于该窄侧部,该第二块状滤材具有多个孔隙且设于该宽侧部且环绕该再细化部的上半部,部分颗粒状滤材设于该窄侧部的顶端且介于该入水口与该第一块状滤材的顶部之间,部分颗粒状滤材设于该窄侧部的底端、该宽侧部的底端及该底侧部且介于该第一、第二块状滤材的底部之间且环绕该再细化部的下半部,部分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元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