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元豪专利>正文

植物营养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032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该植物营养棒包括一棒体,该棒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为受力使该植物营养棒进入土壤中的施压端,该第二端为该植物营养棒进入土壤中的入土端,该棒体的第二端的半径小于等于该第一端的半径,该棒体的长度至少大于该棒体的第一端的直径。经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可快速且便利地将植物营养棒埋设于土壤中,以有效地提供植栽作物所需养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植物营养棒,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其特定构形以帮助埋设的植物营养棒。
技术介绍
果树栽种在农业产业中占有一重要地位,由于果树品种多、种植面积大、质量好、产量高,水果不仅是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还是众多食品饮料加工企业的重要原料,又是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因此果树栽种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重大。不少果园土壤存在养分失衡现象,影响了果园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一般而言,在果树栽种的营养需求中,基本营养需求包括氮素、磷素、钾素养分及土壤有机质。然而,果树养分需求大而多,且对肥料反应敏感。若是有机肥施用不足,将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果园保水保肥能力减弱。再者,施肥时期不合理及化肥施用量过大,除了使肥料利用率下降、成本上升外,也会导致果品质量下降、口感变差、易腐烂、不耐储藏,这些问题是制约果树产量提高和质量改善的关键因素。这些在施肥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深入了解果树营养需肥特点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平衡施肥加以有效解决,进而实现果树优质高产高效。若是可发展一种将肥料有效埋设进入土壤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可有效使植栽作物(包括果树)充分获取所需养分。
技术实现思路
承上,如何有效地提供果树栽种所需要的营养,成了此
一亟待改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该植物营养棒包括一棒体,该棒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为受力使该植物营养棒进入土壤中的施压端,该第二端为该植物营养棒进入土壤中的入土端,该棒体的第二端的半径小于等于该第一端的半径,该棒体的长度至少大于该棒体的第一端的直径。较佳地,其中该棒体的构形为圆筒形或圆锥形。较佳地,其中该棒体的第二端上凸出形成有一尖部,且该尖部由该棒体的中心点位置所凸出形成的笔形尖部,或是由该棒体的边缘位置所凸出形成的斜面尖部。较佳地,其中该植物营养棒的第一端开设有至少一孔洞,且该至少一孔洞为贯穿该棒体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经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可快速且便利地将植物营养棒埋设于土壤中,以有效地提供植栽作物所需养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植物营养棒的第一实施例;图2为本技术植物营养棒与辅具的实施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植物营养棒的第二实施例;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植物营养棒的第三实施例;图6为第三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 辅具I 主杆11 握把12 踏板2圆筒结构21尖形开口22 沟槽3退土结构31固定杆32 退土板33 推板4a、4b、4c、4d 植物营养棒41 棒体42 第一端43 第二端44a、44b 尖部45 孔洞R1、R2 半径L 长度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揭露的植物营养棒的辅具,主要藉由其构形变化以快速便利地埋设于土壤中,并有效地供给植物栽培所需的养分。各种不同构形的植物营养棒实施例将揭露于以下内容。第一实施例参考图1,其显示植物营养棒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植物营养棒4a包括一棒体41,棒体41具有一第一端42及一第二端43,第一端42为受力使植物营养棒4a进入土壤中的施压端,第二端43为植物营养棒4a进入土壤中的入土端,棒体41的第二端43的半径R2等于第一端42的半径Rl (亦可为小于第一端42的半径Rl),棒体41的长度L至少大于棒体41的第一端42的直径Rl。本实施例中,棒体41的构形为圆筒形,然而,依据第二端43的半径R2与第一端42的半径Rl之间的关系,棒体41亦可为例如圆锥形等其它构形,也就是第二端43 (入土端)可能呈现较窄或较尖锐的形状,这些不同构形的考虑在于使植物营养棒便于埋设于土中。在埋设过程中,可利用如以下所述的辅具100进行,辅具100主要包括一主杆1、一圆筒结构2及一退土结构3。主杆I的一端形成有一握把11以方便握持,且在主杆I 一预定位置形成有一对踏板12以供踩踏帮助施力。圆筒结构2结合于主杆I且具有一尖形开口 21及其侧面开设有一沟槽22,圆筒结构2可用于插入土壤中并带出对应形状的土壤。退土结构3设置于圆筒结构2内,可用于将带出的土壤退出圆筒结构2。退土结构包括有一固定杆31、一退土板32及一推板33,固定杆31固接于主杆I上,且退土板32可活动地结合于固定杆31,而推板33可连动地结合于退土板32且延伸外露于沟槽22外,退土板32的形状系对应于圆筒结构2的内径。参考图2,其显示本技术植物营养棒与辅具的实施示意图。如图所示,将辅具100插入土壤中,此时退土板32随着插入的深度,连带地从底部升起大约维持与地面高度相同。在圆筒结构2插入土壤中至预定深度后,将用于埋设植物营养棒的辅具100拔起并连带地将圆筒结构2中的土壤带出,接着将推板33下推将圆筒结构2中的土壤退出。经过上述挖洞的动作后,即可在土壤中留下一个对应的圆柱状凹洞,以便将植物营养棒4a埋进洞里,其具有方便省时的功效,然而此辅具的应用仅为帮助植物营养棒的埋设,并非用于限制植物营养棒的权利保护范围。第二实施例参考图3与图4,其分别显示本技术植物营养棒的第二实施例及其实施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植物营养棒4b的第二端43上凸出形成有一尖部44a,其由棒体41第二端43上对应中心点位置所凸出形成的笔形尖部,且可在第一端42上开设至少一孔洞45(本实施例为开设一孔洞)。藉由此种笔形尖部的构形,即使不利用前述的辅具,亦可利于将植物营养棒4b埋入土壤中(如图4所示),而孔洞45的作用在于可有利于浇水后帮助植物营养棒4b中的成分有效释放至土壤中。第三实施例参考图5与图6,其分别显示本技术植物营养棒的第三实施例及其实施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植物营养棒4c的第二端43上凸出形成的尖部44b由棒体的边缘位置所凸出形成的斜面尖部,且可在第一端42上开设至少一孔洞45 (本实施例为开设多个孔洞),且所述孔洞45为贯穿棒体41的第一端42及第二端43。藉由此种斜面尖部的构形,可更有利于将植物营养棒4c埋入土壤中(如图6所示),而多个孔洞45可更有利于帮助植物营养棒4c中的成分有效释放至土壤中,然而所述孔洞的数目仅为例示,并非仅限于此。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技术所提供的植物营养棒确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但以上的叙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依据上述的说明而作其它种种的改良,但这些改变仍属于本技术的精神及以下所界定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该植物营养棒包括一棒体,该棒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为受力使该植物营养棒进入土壤中的施压端,该第二端为该植物营养棒进入土壤中的入土端,该棒体的第二端的半径小于等于该第一端的半径,该棒体的长度至少大于该棒体的第一端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该棒体的构形为圆筒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该棒体的构形为圆锥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该棒体的第二端上凸出形成有一尖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该棒体的该尖部由该棒体的中心点位置所凸出形成的笔形尖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该尖部由该棒体的边缘位置所凸出形成的斜面尖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该植物营养棒包括一棒体,该棒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为受力使该植物营养棒进入土壤中的施压端,该第二端为该植物营养棒进入土壤中的入土端,该棒体的第二端的半径小于等于该第一端的半径,该棒体的长度至少大于该棒体的第一端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元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