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ic lift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itabl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cluding multifunctional rail i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building of the column, rotary power box multifunctional rail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reciprocating rotation; the power box through the cable and counterweight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cable box, and control and guide traction power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rotating power box drives the car level through the rotating arm to rotate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 the car electric door. The building is embedded with an integrated electric flat door, and the car is separated by an electromagnetic locking device and an integrated electric flat door. The floor is equipped with a sedan bearing platfor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edan chamber platform is equipped with four cushioning induction boards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control and the traction power box. The hoisting and moving guardrail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sedan chamber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old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convenient trans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and little influence on ventilation and daylighting of residential roo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动升降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升降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八层以下的老旧住宅楼多不设电梯,这对住在较高楼层的住户日常生活带来较多不便,尤其是老年人。若对该类住宅楼加装电梯,现有的方法是在贴靠建筑外墙的位置搭建电梯管井,并将该位置每层的窗下墙拆除以作为电梯的开门空间。上述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对于加装电梯的每层住户,该改造方式会至少占用其房间的一个窗户,对房间的通风和采光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二,对于不需要电梯的低楼层住户,该改造方式中的电梯管井只会对其带来负面影响,容易在住户之间产生矛盾;其三,由于老旧住宅楼的建筑结构多种多样,改造现场环境复杂,采用上述方式很难实现标准化,导致改造成本高,普及推广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改造方式对住户房间采光、通风条件造成负面影响较大,改造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包括多功能轨道柱,其竖直固定于建筑物外侧;旋转动力箱,其沿多功能轨道柱升降往复运动;旋转动力箱通过拉索与对重固接,且拉索与导轮箱、中控及曳引动力箱传动连接;轿厢,其通过旋转动力箱水平转动,轿厢沿其转动方向至少有一侧设有轿厢电动平开门。进一步,还包括与地基固定的梁架基础,所述多功能轨道柱固接于梁架基础上部,且通过固定支架与建筑物外墙固接。进一步,所述多功能轨道柱为一侧设有竖直贯通开口的矩形筒体,其内部分割为与开口连通的轿厢通路,分别位于轿厢通路两侧的两个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轨道柱(2),其竖直固定于建筑物外侧;旋转动力箱(4),其沿多功能轨道柱(2)升降往复运动;旋转动力箱(4)通过拉索(15)与对重(18)固接,且拉索(15)与导轮箱(1)、中控及曳引动力箱(7)传动连接;轿厢(5),其通过旋转动力箱(4)水平转动,轿厢(5)沿其转动方向至少有一侧设有轿厢电动平开门(5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轨道柱(2),其竖直固定于建筑物外侧;旋转动力箱(4),其沿多功能轨道柱(2)升降往复运动;旋转动力箱(4)通过拉索(15)与对重(18)固接,且拉索(15)与导轮箱(1)、中控及曳引动力箱(7)传动连接;轿厢(5),其通过旋转动力箱(4)水平转动,轿厢(5)沿其转动方向至少有一侧设有轿厢电动平开门(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地基固定的梁架基础(10),所述多功能轨道柱(2)固接于梁架基础(10)上部,且通过固定支架(3)与建筑物外墙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轨道柱(2)为一侧设有竖直贯通开口的矩形筒体,其内部分割为与开口连通的轿厢通路(202),分别位于轿厢通路(202)两侧的两个过缆通路(203),以及位于轿厢通路(202)后侧的对重通路(204);所述旋转动力箱(4)的一部分通过开口伸入轿厢通路(202)内;所述拉索(15)的中部置于中控及曳引动力箱(7)内,拉索(15)的一端依次通过一个过缆通路(203)和所述导轮箱(1)后与旋转动力箱(4)固接,拉索(15)另一端依次通过另一个过缆通路(203)和所述导轮箱(1)后与对重(18)固接;所述对重(18)置于对重通路(204)内;优选的,所述拉索(15)至少设有两根,所述导轮箱(1)内设有两组导轮(17),每组导轮(17)的数量与拉索(15)的数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及曳引动力箱(7)置于所述多功能轨道柱(2)的底部地面上;所述导轮箱(1)置于多功能轨道柱(2)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箱(4)伸入轿厢通路(202)的部分与轿厢通路(20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超速锁死保护装置(16)。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轨道柱(2)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轨道段(201),每个轨道段(201)内均有轨道柱连接榫头(12),轨道柱连接榫头(12)伸出轨道段(201)的上端,轨道柱连接榫头(12)通过紧固件与相邻的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耀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