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共培养装置及模拟体内厌氧菌与需氧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模型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5965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及模拟体内厌氧菌与需氧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模型及方法。该细胞共培养装置的第一培养容器内设有用于盛放除氧剂的除氧腔室,除氧腔室与第一培养容器的第一培养腔连通。该细胞共培养装置及模拟体内厌氧菌与需氧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模型和方法,可以在体外模拟体内真实环境,用于厌氧细菌与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如可以用于厌氧细菌与其定植处细胞及体内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该细胞共培养装置可实现对共培养系统中各成分的精确控制,从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对共培养系统的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进行精确分析,为体内厌氧菌群、药物等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验证方法。

A cell co culture device and an in vitro model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e interaction of anaerobes and aerobic cells in vivo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cell co culture device and an in vitro model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e interaction of anaerobes and aerobic cells in the body. The first culture container of the cell co culture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 deaeration chamber for deoxidizing agents, and the deaeration chamber communicates with the first culture chamber of the first culture container. In vitro research model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in vivo anaerobic and aerobic cell interactions of the co cultured cells, can simulate the real environment in vivo in vitro, us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anaerobic bacteria and other cells, such as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anaerobic bacteria and colonization in vivo and other cell systems. The cell culture device can realize the precise control of each component in the co culture system, from the cellular level and molecular level, accurate analysis of the co culture system for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provide a reliable verification method for clinical research in anaerobic bacteria and drugs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共培养装置及模拟体内厌氧菌与需氧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模型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厌氧细菌与需氧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细胞共培养装置及模拟体内厌氧菌与需氧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模型及方法。
技术介绍
人体内存在大量的厌氧菌群,包括肠道菌群、阴道菌群、口腔菌群等。厌氧菌群对人体的微生态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肠道菌群中微生物数量达到1012~1014个,是人体自身细胞数目的10倍,其所包含的基因数目是人体自身基因数目的100倍。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具有信息交流,能够消耗、贮藏和重新分配能量;调控具有代谢重要性的化学转换过程;能够通过自身复制来维持和修复自身,具有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目前研究发现,健康肠道菌群移植不但可以治疗肠道、肝脏等消化系统疾病,同时还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具有重大影响。肠道菌群紊乱会造成各系统疾病。同样,阴道菌群的紊乱也容易引起多种妇科疾病,并且还易诱发早产;口腔菌群紊乱除了会引起牙龈炎等疾病外,还与心血管疾病以及结肠癌有直接关系。目前对厌氧菌群的研究除了其厌氧培养条件、无菌动物模型等限制,同时还存在很多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细胞共培养装置及模拟体内厌氧菌与需氧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模型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培养容器和第二培养容器;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具有第一培养腔,所述第一培养容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培养腔直接连通的第一加样口,该第一加样口处设有用于密封该第一加样口的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培养腔连通的开口且该开口由多孔滤膜封住,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内设有用于盛放除氧剂的除氧腔室,所述除氧腔室具有第二加样口,该第二加样口处设有用于密封该第二加样口的第二密封塞,所述除氧腔室与所述第一培养腔连通;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具有第二培养腔,所述第二培养容器还具有所述第二培养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的底部能够从该开口伸入至所述第二培养腔中,且当所述第一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培养容器和第二培养容器;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具有第一培养腔,所述第一培养容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培养腔直接连通的第一加样口,该第一加样口处设有用于密封该第一加样口的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培养腔连通的开口且该开口由多孔滤膜封住,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内设有用于盛放除氧剂的除氧腔室,所述除氧腔室具有第二加样口,该第二加样口处设有用于密封该第二加样口的第二密封塞,所述除氧腔室与所述第一培养腔连通;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具有第二培养腔,所述第二培养容器还具有所述第二培养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的底部能够从该开口伸入至所述第二培养腔中,且当所述第一培养容器伸入至所述第二培养容器中后,所述第一培养容器能够架在所述第二培养容器上并使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2.一种模拟体内厌氧菌与需氧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共培养装置,所述体外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的第一培养腔内接种第一需氧细胞,所述第一需氧细胞在所述多孔滤膜上贴壁生长,保持所述第一密封塞为打开状态,进行有氧培养;在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第二培养腔内接种第二需氧细胞,进行有氧培养;待所述第一需氧细胞培养至所需状态时,在所述除氧腔室内添加除氧剂,并塞上所述第二密封塞,经由第一加样口吸弃所述第一需氧细胞的培养基,清洗后注入厌氧培养基,并塞上所述第一密封塞,待所述厌氧培养基中的氧含量指示剂显示所述第一培养腔内无氧气时,在所述第一培养腔内经由所述第一密封塞注入厌氧细菌,并将所述第一培养容器架在第二培养容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何兴祥陈斯泽王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