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活性β-氨基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458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活性β-氨基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用通式(I)表示的α-氨基酮化合物或其盐的对映异构体混合物,与选自属于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等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发生作用,高收率且高选择性地生成以通式(II)表示的光学活性β-氨基醇化合物,即具有所期望的光学活性的该化合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活性β-氨基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通式(Ⅰ):***(Ⅰ)(式中,X可以相同或不同,表示选自卤原子、低级烷基、可用保护基保护起来的羟基、硝基以及磺酰基中的至少一种,n表示0~3的整数,R↑[1]表示低级烷基,R↑[2]、R↑[3]表示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选自氢原子和低级烷基中的至少一种,*表示不对称碳原子)表示的α-氨基酮化合物或其盐的对映异构体混合物,与选自属于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毛霉菌属(Mucor)、犁头霉菌属(Absidia)、曲霉菌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nicillium)、灰树花菌属(Grifola)、散子囊菌属(Eurotium)、灵芝菌属(Ganoderma)、肉座菌属(Hypocrea)、螺杆状菌属(Helicostylum)、轮枝菌属(Vert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念球菌属(Tritirachium)、被孢霉菌属(Mortierella)、蜜环菌属(Armillariella)、锈腐菌属(Cylindrocarpon)、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金杆菌属(Aureobacterium)、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掷孢酵母菌属(Sporobolomyces)、Sporidiobolus菌属、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鬼伞菌属(Coprin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红球菌属(Rhodococcus)、红酵母菌属(Rhodotorula)的微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发生作用,生成以通式(Ⅱ)表示的光学活性β-氨基醇化合物、即具有所期望的光学活性的该化合物***(Ⅱ)(式中,X、n、R↑[1]、R↑[2]、R↑[3]和*与上述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惠司北伸二津崎和也森川忠则清水昌片冈道彦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精密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