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429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一个运营区域,然后以一个客流高峰点为区域中心点,设权重为0;根据所述运营区域的出行需求设立其他站点,范围为乘客步行5分钟内可到达的地点;然后把车辆行驶运营线路上必经之路上的站点设为干线站点,并根据到达的远近顺序分别赋予权重;对于非干线上的站点,如果没有上下车需求则直接略过;车辆接人按权重顺序进行,不回头接权重小于已到达当前点位的客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制定限定的区域内,利用网约技术了解乘客上下车位置,制定虚拟站点和动态线路,减少空跑情况,在提高车辆使用率的时候,更快捷的把用户送达目的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初公交诞生以来,传统的公交系统一直以供给端为导向,固定时间、站台、线路。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上升,旧模式面临着极大的问题。一个是公交车使用效率低,非高峰期大量空间闲置,严重依赖补贴。在另外一方面,对于用户的乘坐体验不佳,高峰期拥挤,逢站必停,出行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公交车的使用问题,通过在制定限定的区域内,利用网约技术了解乘客上下车位置,制定虚拟站点和动态线路,减少空跑情况,在提高车辆使用率的时候,更快捷的把用户送达目的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一个运营区域,然后以一个客流高峰点为区域中心点,设权重为0;根据所述运营区域的出行需求设立其他站点,范围为乘客步行5分钟内可到达的地点;然后把车辆行驶运营线路上必经之路上的站点设为干线站点,并根据到达的远近顺序分别赋予权重;对于非干线上的站点,如果没有上下车需求则直接略过;车辆接人按权重顺序进行,不回头接权重小于已到达当前点位的客人。优选地,运营区域的直径大约为5公里,周长大约为20公里,保证内部循环时间在20分钟内。优选地,客流高峰点为地铁站口。本专利技术采用以需求端为导向,赋予站点权重系数的新型公交体系,虚拟站点,动态优化路线,可以避开不必要的站点,将乘客更快捷的送达目的地,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且提高上座率,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区域中心点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动态巴士路线应用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结合附图以举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特点和优点将会更加明显。与传统贯穿城区的旧巴士体系不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的是小区域内的出行需要,例如地铁站出口的最后5千米距离的代步需要。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3:S101,选取一个运营区域,然后以一个客流高峰点为区域中心点,设权重为0;具体地,首先选取一个运营区域,大约5公里直径,20公里周长,保证内部循环时间在20分钟内。然后以一个客流高峰点(如地铁站口)为区域中心点(如图2所示),设权重为0。S102,根据所述运营区域的出行需求设立其他站点,范围为乘客步行5分钟内可到达的地点;然后把车辆行驶运营线路上必经之路上的站点设为干线站点,并根据到达的远近顺序分别赋予权重1、1.1、2或2.1(如图3所示)。S103,对于非干线上的站点,如果没有上下车需求则直接略过;车辆接人按权重顺序进行,不回头接权重小于已到达当前点位的客人。具体地,对于非干线上的点比如图4的C点,如果没有上下车需求则直接略过。车辆接人按顺序进行,不回头接权重小于已到达当前点位的客人(等待下一班车)。比如一个车在A点(权重为1),如果有乘客需要在C点上车,则走虚线路线,先到C点再去A点。如果车在A点时候没有人需要在C点接送的话则直接前往B点(权重为2),到达B点后此时如果有人在C点需要上车则需要等待下一趟班车。保证平均效率最大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深圳前海自贸区试运行,以下是试运行实例,区域中心点位鲤鱼门地铁站口,加粗的整数权重为干线路线,其他为支线站点。两个车的动态路线即可运行良好,可以满足当地乘客的用车需求,没有乘客因未能规划而等待过长的时间。此法可推广到其他区域以提高车辆使用率和乘客体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制定限定的区域内,利用网约技术了解乘客上下车位置,制定虚拟站点和动态线路,减少空跑情况,在提高车辆使用率的时候,更快捷的把用户送达目的地。其平均到达目的地时间可以减少30%,车辆使用率可以提高5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其工作效果,而并不用作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思路及结构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调整或优化,仍应视作为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一个运营区域,然后以一个客流高峰点为区域中心点,设权重为0;根据所述运营区域的出行需求设立其他站点,范围为乘客步行5分钟内可到达的地点;然后把车辆行驶运营线路上必经之路上的站点设为干线站点,并根据到达的远近顺序分别赋予权重;对于非干线上的站点,如果没有上下车需求则直接略过;车辆接人按权重顺序进行,不回头接权重小于已到达当前点位的客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巴士路线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一个运营区域,然后以一个客流高峰点为区域中心点,设权重为0;根据所述运营区域的出行需求设立其他站点,范围为乘客步行5分钟内可到达的地点;然后把车辆行驶运营线路上必经之路上的站点设为干线站点,并根据到达的远近顺序分别赋予权重;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英昊赵紫州叶丹微杲佳莹范烨承石芯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微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