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938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滤芯及自弹式锁止机构,滤芯从壳体的一侧横插入于壳体内,并与壳体滑动连接,锁止机构包括卡座、拉簧及拉杆,卡座位于滤芯的一侧,且沿滤芯的滑动方向滑装在壳体内,卡座与滤芯的侧壁相卡接,拉簧及拉杆位于卡座的相对两侧,且拉簧沿滤芯的插入方向拉扯卡座,卡座上设有滑槽及设于卡槽内的卡块,拉杆的连接端活动连接在壳体内,拉杆的卡勾端收容于滑槽内,当滤芯向内推入时,将带动卡座朝向拉杆移动,卡勾端将滑动至勾住卡块,以锁止滤芯,当滤芯再向内推入时,卡勾端与卡块脱离,以松开滤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空气滤清器,其滤芯的取装方便,滤芯便于清洗。

Air fil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clean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filter and self elastic type locking mechanism, one side of the shell element from the transverse insert in the casing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asing sliding loc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older, a tension spring and pull rod holder is positioned on one side of the filter core, and along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sliding element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in vivo, the side wall of the filter holder and clamped, opposite sides of a tension spring and pull rod is positioned on the deck, and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along the spring core pulling deck, deck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way and a piece of card slot, connecting end of the movable pull rod connecting rod in the shell, the hook end contained in the sliding chute. When the filter is pushed inward, toward the deck will drive rod moves, hook end will slide to the hook block, to lock the filter, when the filter is then pushed inward, hook end and block out, to loosen the filter. The air filter in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to pick up the filter core, and the filter core is convenient for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滤清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邻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技术介绍
汽车的空气滤清器用于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中的杂质、粉尘和水分,给发动机提供洁净的新鲜空气。为不影响发动机性能,通常要求每行驶5000km就需清洁空气滤清器的滤芯。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空气滤清器通常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滤芯,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方式主要是卡扣式和螺栓固定式,而滤芯则藏于壳体内,在对滤芯进行清洗时,只有松开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卡扣或者螺栓固定结构后,方能对滤芯进行清洗,且受机舱布置因素的影响(如与其它零部件发生了安装干涉),容易导致操作员无操作空间,从而导致空气滤清器的壳体无法打开或无法完全打开,进而导致滤芯的清洗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芯便于清洗的空气滤清器。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及滤芯,还包括一自弹式锁止机构,所述滤芯从所述壳体的一侧横插入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卡座、拉簧及拉杆,所述卡座位于所述滤芯的一侧,且沿所述滤芯的滑动方向滑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卡座与所述滤芯的侧壁相卡接,所述拉簧及所述拉杆位于所述卡座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拉簧沿所述滤芯的插入方向拉扯所述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滑槽及设于所述卡槽内的卡块,所述拉杆的连接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拉杆的卡勾端收容于所述滑槽内,当所述滤芯向内推入时,将带动所述卡座朝向所述拉杆移动,所述卡勾端将滑动至勾住所述卡块,以锁止所述滤芯,当所述滤芯再向内推入时,所述卡勾端与所述卡块脱离,以松开所述滤芯。上述空气滤清器,通过抽屉式结构来将所述滤芯安装到所述壳体上,并配置自弹式的锁止机构来固定所述滤芯,当需要对所述滤芯进行清洗时,只需要将所述滤芯再向所述壳体内推入,所述拉杆的卡勾端将与所述卡块脱离,以松开所述滤芯,在所述拉簧的拉扯作用下,所述滤芯将自动从所述壳体中弹出,此时即可对所述滤芯进行清洗,当清洗完成后,向内推入所述滤芯,所述拉杆的卡勾端将滑动至勾住所述卡块,以锁止所述滤芯,进行固定住所述滤芯。因此所述空气滤清器,由于采用推压的方式即可弹出或装入滤芯,其滤芯的取装方便,滤芯便于清洗,同时所需要的操作空间极小,几乎不受机舱布置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将所述滑槽分割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及卡入空间,所述第二滑道及所述第三滑道位于所述卡块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三滑道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滑道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卡勾端逼向所述第二滑道的挡块,当所述滤芯向内推入时,所述卡勾端依次沿所述第一滑道及所述第二滑道滑入到所述卡入空间内,以勾住所述卡块,当所述滤芯再向内推入时,所述卡勾端滑入到所述第三滑道内,以脱离所述卡块。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卡入空间内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三滑道的底部相互连通,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挡块的厚度朝向所述沉槽的底部逐渐减小至零,当所述卡勾端勾住所述卡块时,所述卡勾端卡入所述沉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包括呈“V”字形排布且相互连接的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及所述第二斜面均面向所述卡入空间,所述第一斜面延向所述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斜面延向所述第三滑道,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连接处为所述卡勾端的卡勾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斜面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三滑道以圆弧的方式弯折。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及所述出气管处于所述滤芯的两侧,所述进气管及所述出气管呈空间“十”字交叉排布。进一步地,所述滤芯面向所述卡座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楔块及卡口,所述卡口位于所述第一楔块的一侧,所述卡座面向所述滤芯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楔块,所述卡座背向所述滑槽的表面上设有一卡勾,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第二楔块相互拼接贴靠,所述卡勾卡勾在所述卡口内,以将所述第一楔块卡在所述卡勾和所述第二楔块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框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合连接,所述框架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所述滤芯及所述卡座均滑装在所述框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一侧表面上设有一收容槽,所述锁止机构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图3当中I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3当中II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卡座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壳体10、滤芯20及自弹式锁止机构30。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框架13,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采用卡扣结构相互扣合连接,所述框架13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12内,且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进气管111,所述第二壳体12上设有出气管121,所述进气管111及所述出气管121呈空间“十”字交叉排布,所述框架13的一侧表面上设有一收容槽131。所述滤芯20从所述壳体10的一侧横插入于所述壳体10内,并滑装在所述框架13上,以使所述滤芯20可像抽屉一样自由的在所述壳体10内滑动,所述进气管111及所述出气管121处于所述滤芯20的两侧。所述锁止机构30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31内,所述锁止机构30包括卡座31、拉簧32及拉杆33。其中,所述卡座31位于所述滤芯20的一侧,且沿所述滤芯20的滑动方向滑装在所述框架13上,所述卡座31还与所述滤芯20的侧壁相卡接。具体地,所述滤芯20面向所述卡座31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楔块21及卡口22,所述卡口22位于所述第一楔块21的一侧,所述卡座31面向所述滤芯20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楔块311,所述卡座31的一侧表面上设有一卡勾312,所述第一楔块21与所述第二楔块311相互拼接贴靠,所述卡勾312卡勾在所述卡口22内,以将所述第一楔块21卡在所述卡勾312和所述第二楔块311之间,从而实现所述卡座31和所述滤芯20的卡接。此外,所述卡座31背向所述卡勾312的表面上设有滑槽313及设于所述卡槽313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空气滤清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及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自弹式锁止机构,所述滤芯从所述壳体的一侧横插入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卡座、拉簧及拉杆,所述卡座位于所述滤芯的一侧,且沿所述滤芯的滑动方向滑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卡座与所述滤芯的侧壁相卡接,所述拉簧及所述拉杆位于所述卡座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拉簧沿所述滤芯的插入方向拉扯所述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滑槽及设于所述卡槽内的卡块,所述拉杆的连接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拉杆的卡勾端收容于所述滑槽内,当所述滤芯向内推入时,将带动所述卡座朝向所述拉杆移动,所述卡勾端将滑动至勾住所述卡块,以锁止所述滤芯,当所述滤芯再向内推入时,所述卡勾端与所述卡块脱离,以松开所述滤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及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自弹式锁止机构,所述滤芯从所述壳体的一侧横插入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卡座、拉簧及拉杆,所述卡座位于所述滤芯的一侧,且沿所述滤芯的滑动方向滑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卡座与所述滤芯的侧壁相卡接,所述拉簧及所述拉杆位于所述卡座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拉簧沿所述滤芯的插入方向拉扯所述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滑槽及设于所述卡槽内的卡块,所述拉杆的连接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拉杆的卡勾端收容于所述滑槽内,当所述滤芯向内推入时,将带动所述卡座朝向所述拉杆移动,所述卡勾端将滑动至勾住所述卡块,以锁止所述滤芯,当所述滤芯再向内推入时,所述卡勾端与所述卡块脱离,以松开所述滤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将所述滑槽分割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及卡入空间,所述第二滑道及所述第三滑道位于所述卡块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三滑道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滑道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卡勾端逼向所述第二滑道的挡块,当所述滤芯向内推入时,所述卡勾端依次沿所述第一滑道及所述第二滑道滑入到所述卡入空间内,以勾住所述卡块,当所述滤芯再向内推入时,所述卡勾端滑入到所述第三滑道内,以脱离所述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卡入空间内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三滑道的底部相互连通,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挡块的厚度朝向所述沉槽的底部逐渐减小至零,当所述卡勾端勾住所述卡块时,所述卡勾端卡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学王新国吴桐杨聪慧余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