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374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包装印刷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伪油墨由以下原料制备而得:LSA‑600树脂、三甲基甲硅烷丁烯酸酯、(薄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粉末、泊洛沙姆、马丙共聚物钠盐、2,6‑二羧基吡嗪、环糊精多醛、芥酸酰胺、山梨醇聚醚‑20、羟基红花黄色素A、苹果酸、有机溶剂、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防伪油墨防伪效果好,着色力为91‑99%,耐水性、耐酸碱性、耐强光暴晒和抗汗抗酯性均佳,油墨颜色稳定性非常好,防伪级别高,非常符合对防伪性能要求更高的应用需求。

Packaging and printing anti-counterfeit ink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印刷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墨
,具体涉及包装印刷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包装防伪技术中,纳米防伪技术作为前沿的防伪技术,其可在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包装工艺等方面进行应用,从而使包装具有防伪性。例如,利用有些物质在纳米级时,不同物质或不同粒度可呈现出不同颜色的特点,从而实现包装防伪。一般金属纳米微粒是黑色的,具有吸收红外线等特点,而且比表面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对周围环境(温度、湿度、光线等)敏感。当把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微粒加入,制成油墨、涂料、上光油涂布于包装材料表面后,便可利用温湿度或光线等加以鉴别,以此利用纳米技术可实现色彩防伪、理化效应防伪。防伪油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荧光油墨,而荧光油墨通常为紫外荧光防伪油墨。紫外荧光油墨是在油墨中加入相应的可见荧光化合物而制成的,其即应用紫外光(200-400nm)照射激发而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特种油墨。其防伪特征是:印刷品在普通光线下看不见,在紫外线下,可发出荧光。紫外荧光油墨可分为隐形和有形,短波紫外荧光油墨和长波紫外荧光油墨之分。随着市场上产品的真假难辨,包装防伪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对防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包装印刷防伪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得:LSA‑600树脂                        10‑25份、三甲基甲硅烷丁烯酸酯               2.2‑9份、(薄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1‑2.1份、纳米粉末                           0.9‑3.2份、泊洛沙姆                           0.1‑0.6份、马丙共聚物钠盐                     0.3‑0.8份、2,6‑二羧基吡嗪                     1.2‑3.4份、环糊精多醛      ...

【技术特征摘要】
1.包装印刷防伪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得:LSA-600树脂10-25份、三甲基甲硅烷丁烯酸酯2.2-9份、(薄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1-2.1份、纳米粉末0.9-3.2份、泊洛沙姆0.1-0.6份、马丙共聚物钠盐0.3-0.8份、2,6-二羧基吡嗪1.2-3.4份、环糊精多醛0.9-2.6份、芥酸酰胺1.8-5份、山梨醇聚醚-203.4-6.2份、羟基红花黄色素A0.5-2.4份、苹果酸4-8.2份、有机溶剂22-36份、去离子水35-5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印刷防伪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得:LSA-600树脂11.6-23.2份、三甲基甲硅烷丁烯酸酯2.5-8.7份、(薄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1.4-2份、纳米粉末1.2-2.9份、泊洛沙姆0.2-0.5份、马丙共聚物钠盐0.4-0.72份、2,6-二羧基吡嗪1.4-3.1份、环糊精多醛1.1-2.4份、芥酸酰胺2.1-4.7份、山梨醇聚醚-203.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闵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