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富水软弱围岩山岭隧道的超前预注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207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富水软弱围岩山岭隧道的超前预注浆方法,包括排水孔、下断面、掌子面、止浆岩盘、止浆墙、上断面、上阶段注浆孔、隧道、超前注浆区、注浆帷幕加固区和下阶段注浆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该采用上堵下排泄水注浆的方法加固处于掌子面前方围岩,在上断面设置注浆孔进行全断面帷幕注浆,在下断面设置排水孔,通过排水孔降低掌子面前方围岩水压,边排边堵,以达到注浆均匀、密实,加固软弱围岩的作用,解决了高压富水围岩中水压高,注浆困难的问题,有利于降低注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富水软弱围岩山岭隧道的超前预注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的超前预注浆方法,具体为一种高压富水软弱围岩山岭隧道的超前预注浆方法,属于建筑应用

技术介绍
隧道是建设项目重点工程,一些隧道施工区需要穿越富水断层带,断裂带部位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赋水条件较好,隧道埋深大,水压力高,由于断裂部位岩体比较破碎,施工期间易发生坍塌及突水、突泥等施工灾害。目前隧道涌水的处治方法以“排”为主,目前的大部分隧道对大流量水处理措施采用以排为主的方案,以“排”为主修建的隧道,虽然解决了许多隧道的难题,但也在一些隧道中留下隐患:使隧道成了泄水洞,吸取了周围大量的地下水,因而造成地下水的流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影响衬砌结构和行车安全,环境方面造成工程地区含水层被疏干,使生态环境恶化等。目前的一些隧道在建造时,活动断层时出现突涌水情况,当涌水量高时,在处理完隧道涌水后,采取何种措施加固掌子面前方软弱围岩保证隧道安全施工是关键性问题,对高水压、大水量的软弱围岩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进行超前预加固,需要的注浆压力大,注浆时可能出现注浆盲区,降低注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压富水软弱围岩山岭隧道的超前预注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富水软弱围岩山岭隧道的超前预注浆方法,包括隧道(8),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8)的内部设有掌子面(3),且所述掌子面(3)的侧壁上浇灌止浆墙(5);所述掌子面(3)设有上断面(6)、下断面(2),所述上断面(6)设有上阶段注浆孔(7)进行全断面帷幕注浆,且所述下断面(2)设有排水孔(1)来降低掌子面(3)前方围岩水压;所述掌子面(3)的侧壁上设有止浆岩盘(4);所述隧道(8)的一端浇灌注浆帷幕加固区(10),所述隧道(8)的内部设有超前注浆区(9),且所述超前注浆区(9)的一端设有下阶段注浆区(11);其步骤如下:步骤一: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所述掌子面(3)前方断层破碎带、地下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富水软弱围岩山岭隧道的超前预注浆方法,包括隧道(8),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8)的内部设有掌子面(3),且所述掌子面(3)的侧壁上浇灌止浆墙(5);所述掌子面(3)设有上断面(6)、下断面(2),所述上断面(6)设有上阶段注浆孔(7)进行全断面帷幕注浆,且所述下断面(2)设有排水孔(1)来降低掌子面(3)前方围岩水压;所述掌子面(3)的侧壁上设有止浆岩盘(4);所述隧道(8)的一端浇灌注浆帷幕加固区(10),所述隧道(8)的内部设有超前注浆区(9),且所述超前注浆区(9)的一端设有下阶段注浆区(11);其步骤如下:步骤一: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所述掌子面(3)前方断层破碎带、地下水位置;步骤二:在距离富水断层带一端距离时,停止开挖施工,浇筑所述止浆墙(5),所述止浆墙(5)厚度按经验取值,与所述帷幕注浆加固层(10)厚度有关;步骤三:浇筑所述止浆墙(5)后,进行超前地质钻孔,根据钻孔出水量实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献民刘拥华薛君吕志强王贺起黄明利王润泽井维秋吴景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