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172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加热模腔上下部分各一体埋入一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蛇形排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电力消耗大大降低,加热管寿命延长、断线后替换方便,加热管加热温度提高、改善了热传导性、安装便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A new type of heating device for hot bending of glass and synthetic resi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synthetic resin glass, bending forming heating device, heating the mold cavity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in a heating tube, the heating tube is in serpentine arrangement, heat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greatly reduces the power consumption,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heating pipe after the break for convenience, the heating pipe heating temperatu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合成树脂自动化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手机、平板电脑或车载显示用的玻璃,客户的要求逐渐高端,随着新型结构物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材料性能的需求和人们外观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曲面形式的玻璃的应用已日益广泛,随着生产需求的增大,针对玻璃、合成树脂的自动化制造设备也应运而生,目前的玻璃成型热弯机加热装置模腔内采用的加热管数量多,因此排线困难且耗电量大,即加热成本较高而热效率较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加热管加热耗能高、效率低引起生产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加热模腔上下部分各装入一个加热管。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管呈蛇形排布。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模腔的侧面设置有热传导金属。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中,所述热传导金属为黄铜。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加热模腔上下部分各装入一个加热管,相对于原有加热装置多个数量的独立式加热管,电力消耗大大降低,加热管寿命延长、断线后替换方便,加热管加热温度提高、改善了热传导性、安装便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加热模腔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加热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加热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加热模腔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加热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加热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管和模腔组装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加热管和模腔的分离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上加热管盖子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上加热管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上部加热管模腔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下加热管盖子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下加热管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部加热管模腔结构示意图;图15是现有技术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加热管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加热管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上部加热管和上部模腔组装形状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加热装置上部加热管和上部模腔组装形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7所示加热装置上部加热管和上部模腔组装形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下部加热管和下部模腔组装形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所示加热装置下部加热管和下部模腔组装形状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加热模腔100上下部分各装入一个加热管,即图1中的上加热管11和下加热管13,参照图7至图14,上部加热模腔10内埋入的上加热管11上部安装有上加热管盖子12,下部加热管模腔14内插入的下加热管13安装有下加热管盖子15,玻璃、合成树脂成型模具在加热模腔内移动,加热模腔为腔体内模具移动时的一个加热工位。参照图4至6,现有加热装置上半部模腔和下半部模腔各具有独立工作的5个加热管,上半部模腔每个加热管电力消耗为650W,下半部每个电力消耗为950W,即加热模腔内的总电力消耗:上半部模腔650W*5个=3.25KW,下半部模腔950W*5个=4.75KW,总电力消耗量=8KW;加热管断线后需要腔体内加热线整体交换,即10个加热管中1个断线也要其余9个加热管一起报废。现有加热管寿命:6个月~12个月热传导性模腔上半部5个加热管和下半部5个加热管各自加热,但加热管之间有间距会发生热偏差,故模腔整体热传导性不好;安装便利性(排线与组装时间)加热管模腔上下10个加热管都要各自排线,所以安装需要的时间长,空间小的地方排线困难。最大温度加热管插入方式温度达到850度会有可能断线危险。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两部分模腔各独立的一个加热管后,参照图1至图3,图15和图16,电力消耗上半部模腔1.1KW*1个=1.1KW下半部模腔1.4KW*1个=1.4KW总电力消耗量=2.5KW相比现有加热模腔电力消耗量减少了68%。加热管断线仅需将埋入的加热线进行替换加热管寿命可达12个月~18个月热传导性由于模腔上半部只有1个加热管,下半部也只有1个加热管,采用一体型的埋入加热方式,故减少了热偏差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便利性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管模腔上下共2个加热管各自排线,排线时间短在小空间也易组装。加热最大温度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管加热方式,温度可达到1200度,所以在1100度也不会有发生断线危险。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模腔上下部分各装入一个加热管后相对于原有加热装置,即将分散独立工作的加热管改为整体式的一个加热管:电力消耗大大降低,加热管寿命增长、断线后替换方便,加热管加热温度提高、改善了热传导性、安装便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参照图10和图13,所述加热管呈蛇形排布。通过将上加热管11和下加热管13设置为蛇形的盘绕式分布,使加热模腔的整体升温效率提高,同时模腔内各部位的温度差异较小比较均匀。进一步地,参照图7和图8,图17至图21,所述加热模腔的侧面设置有热传导金属16,进行侧面热传导的设置后,使侧面温度可正常传达,减少了模腔侧面和内部的温度偏差,使加热装置内部各处的温度更加均匀一致。具体地,所述热传导金属16为黄铜,由于黄铜的热传导率比较高,因此相对于采用其他金属,具有最好的热传导效果。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揭示,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模腔上下部分各装入一个加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模腔上下部分各装入一个加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合成树脂热弯成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呈蛇形排布。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东太平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