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124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包括电控箱、加工平台、第一和第二联动设备,所述第一、第二联动设备均设置在所述加工平台上,所述第一、第二联动设备之间设置有水平移栽装置,所述第一、第二联动设备上均设置有转盘输送器,所述第一联动设备沿第一转盘输送器转动方向依次对产品进行本体自动上料、扩孔、孔检测、螺纹挤压加工,所述第二联动设备沿第二转盘输送器转动方向依次对产品进行盖体上料、压装翻边、轴承自动上料、轴承压装和卸料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转盘输送器将减震器生产过程中独立设置的各加工装置或机构集成在两台联动设备上,比多站式加工设备节约加工、传输工序,自动化程度高,人力成本降低,加工效率提高。

Multi position processing system for shock absorber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属于自动化生产装配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工业产品需要经过多个工序的加工后才能最后成型,如焊接、旋压成型、砂光、抛光等工序,为了完成这些不同的工序需要多种设备,甚至每种设备需要多台,另外还需要将产品转移到下道工序不同的设备上进行装夹固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有设备通过设置流水线来实现多个工位不同工序的加工,现有的多占位式流水线设备占位空间较大,对厂房空间要求较高,投入及维护成本也较高。尤其对于汽车等多部件机电一体产品,装配过程更复杂,各部件加工工序繁多,例如减震器的加工过程,需要使用各工序专用加工设备进行加工,分散式多台设备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各工序间上料、下料过程耗费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采用转盘输送器将多站别加工设备集成在两台联动设备上,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包括电控箱、加工平台、第一联动设备和第二联动设备,所述第一联动设备和第二联动设备均设置在所述加工平台上,所述第一联动设备和第二联动设备之间设置有水平移栽装置,所述第一联动设备上设置有第一转盘输送器,所述第二联动设备上设置有第二转盘输送器,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设备沿所述第一转盘输送器转动方向依次独立设置有与各加工工位结构、功能一一对应的加工机构,包括:本体自动上料装置、扩孔机构、孔检测机构、螺纹挤压机构、螺纹检测机构;所述第二联动设备沿所述第二转盘输送器转动方向依次独立设置有与各加工工位结构、功能一一对应的加工机构,包括:盖体上料装置、压装翻边机构、轴承自动上料装置、轴承压装机构、卸料机构。优选地,所述本体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机架,以及固定设置在该机架上的上料转台、伺服升降组件和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设置有平移气缸、升降气缸和带有一对夹爪的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下端,所述平移气缸驱动所述升降气缸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一联动设备的上料工位。优选地,所述扩孔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机架、垂直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升降气缸以及位于机架下端的定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下方还设置有气缸连接板,多个扩孔头固定连接在该气缸连接板上。优选地,所述孔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机架、垂直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以及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下方还设置有气缸连接板,孔通止规固定连接在该气缸连接板上。优选地,所述螺纹挤压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机架、垂直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升降伺服电机,所述升降伺服电机一侧还设置有动力头电机,该动力头电机下方设有多个轴动力头,每个所述轴动力头上均套接有一个螺纹挤压丝锥。优选地,所述螺纹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机架、水平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平移气缸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在所述平移气缸驱动下在所述直线滑轨上水平滑动,所述升降气缸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气动螺丝枪,每个所述气动螺丝枪下端均设置有一个螺纹通止规。优选地,所述盖体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用于产品分料的第一横移气缸和第二横移气缸,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水平移栽气缸、直线滑轨和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下方还设置有带有一组夹爪的夹爪气缸和驱动该夹爪气缸旋转的旋转气缸;所述夹爪气缸夹取所述第一机架上经分料后的盖体,在所述旋转气缸驱动下旋转90°并在所述升降气缸驱动下上升,在所述水平移栽气缸驱动下沿所述直线滑轨滑动至所述第二联动设备的盖体上料工位处。优选地,所述压装翻边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C型机架、垂直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以及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气液增压缸,所述气液增压缸下方还设置有压头。优选地,所述轴承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机架,以及固定设置在该机架上的上料转台、伺服升降组件和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设置有移栽气缸、升降气缸和带有一对夹爪的轴承夹爪气缸,所述轴承夹爪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下端,所述升降气缸在所述移栽气缸带动下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二联动设备的轴承上料工位。优选地,所述轴承压装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机架、垂直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升降气缸以及设置在该升降气缸下端的压头组件。优选地,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机架,以及设置在该机架上的水平伺服组件、升降伺服组件和带有一对夹爪的夹爪气缸,该夹爪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伺服组件的下端;所述夹爪气缸夹取产品后,在所述升降伺服组件带动下上升,后在所述水平伺服组件(252)驱动下水平移动。优选地,所述卸料机构下方设置有不合格品箱,所述卸料机构一侧设置有合格成品输送带和与该合格成品输送带相接的成品缓存盘。优选地,所述水平移栽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伺服移栽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从所述第一联动设备上夹取产品并翻转,经所述伺服移栽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二联动设备的上料工位。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爪气缸、旋转气缸和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夹爪气缸固定设置在旋转气缸下方,所述旋转气缸在所述升降气缸驱动下垂直升降;所述伺服移栽机构包括水平伺服组件、升降伺服组件和固定设置在该升降伺服组件下端的第二夹爪气缸,该第二夹爪气缸夹取所述第一夹爪气缸上的产品后,在所述升降伺服组件驱动下上升,并与所述升降伺服组件一同在所述水平伺服组件驱动下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二联动设备。优选地,所述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盖体自动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为震动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多工位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使用所述的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进行加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所述本体自动上料装置将减震器本体放入第一联动设备的所述转盘输送器上料工位处,减震器本体随所述转盘输送器转动依次进行扩孔、孔检测、螺纹挤压、螺纹检测加工工序;步骤2、所述水平移栽装置将上述步骤1加工后的产品从所述第一联动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二联动设备的转盘输送器上料工位处,同时,所述盖体上料装置进行盖体上料;步骤3、上述产品及盖体随所述转盘输送器转动依次进行压装翻边、轴承上料、轴承压装、卸料的加工工序。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采用转盘输送器将减震器生产过程中独立设置的各加工装置或机构集成在两台联动设备上,比多站式加工设备节约加工、传输工序,自动化程度高,人力成本降低,加工效率提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总装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本体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扩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孔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螺纹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螺纹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30)、加工平台(40)、第一联动设备(10)和第二联动设备(20),所述第一联动设备(10)和第二联动设备(20)均设置在所述加工平台(40)上,所述第一联动设备(10)和第二联动设备(20)之间设置有水平移栽装置(50),所述第一联动设备(10)上设置有第一转盘输送器(61),所述第二联动设备(20)上设置有第二转盘输送器(62),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设备(10)沿所述第一转盘输送器(61)转动方向依次独立设置有与各加工工位结构、功能一一对应的加工机构,包括:本体自动上料装置(11)、扩孔机构(12)、孔检测机构(13)、螺纹挤压机构(14)、螺纹检测机构(15);所述第二联动设备(20)沿所述第二转盘输送器(62)转动方向依次独立设置有与各加工工位结构、功能一一对应的加工机构,包括:盖体上料装置(21)、压装翻边机构(22)、轴承自动上料装置(23)、轴承压装机构(24)、卸料机构(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30)、加工平台(40)、第一联动设备(10)和第二联动设备(20),所述第一联动设备(10)和第二联动设备(20)均设置在所述加工平台(40)上,所述第一联动设备(10)和第二联动设备(20)之间设置有水平移栽装置(50),所述第一联动设备(10)上设置有第一转盘输送器(61),所述第二联动设备(20)上设置有第二转盘输送器(62),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设备(10)沿所述第一转盘输送器(61)转动方向依次独立设置有与各加工工位结构、功能一一对应的加工机构,包括:本体自动上料装置(11)、扩孔机构(12)、孔检测机构(13)、螺纹挤压机构(14)、螺纹检测机构(15);所述第二联动设备(20)沿所述第二转盘输送器(62)转动方向依次独立设置有与各加工工位结构、功能一一对应的加工机构,包括:盖体上料装置(21)、压装翻边机构(22)、轴承自动上料装置(23)、轴承压装机构(24)、卸料机构(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自动上料装置(11)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40)上的机架(111),以及固定设置在该机架(111)上的上料转台(112)、伺服升降组件(113)和气缸支架(114);所述气缸支架(114)上设置有平移气缸(115)、升降气缸(116)和带有一对夹爪(118)的夹爪气缸(117),所述夹爪气缸(117)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116)下端,所述平移气缸(115)驱动所述升降气缸(116)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一联动设备(10)的上料工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机构(12)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40)上的机架(121)、垂直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123)、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升降气缸(124)以及位于机架下端的定位气缸(122),所述升降气缸(124)下方还设置有气缸连接板(125),多个扩孔头(126)固定连接在该气缸连接板(125)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检测机构(13)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40)上的机架(131)、垂直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132)以及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升降气缸(133),所述升降气缸(133)下方还设置有气缸连接板(134),孔通止规(135)固定连接在该气缸连接板(13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挤压机构(14)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40)上的机架(141)、垂直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142)、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升降伺服电机(143),所述升降伺服电机(143)一侧还设置有动力头电机(144),该动力头电机下方设有多个轴动力头(145),每个所述轴动力头(145)上均套接有一个螺纹挤压丝锥(14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检测机构(15)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40)上的机架(151)、水平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直线滑轨(152)、平移气缸(153)和升降气缸(154),所述升降气缸(154)在所述平移气缸(153)驱动下在所述直线滑轨(152)上水平滑动,所述升降气缸(15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气动螺丝枪(155),每个所述气动螺丝枪(155)下端均设置有一个螺纹通止规(15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料装置(21)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40)上的第一机架(211)和第二机架(212),所述第一机架(211)上设有用于产品分料的第一横移气缸(218)和第二横移气缸(219),所述第二机架(212)上设有水平移栽气缸(213)、直线滑轨(214)和在该直线滑轨上滑动的升降气缸(215),所述升降气缸下方还设置有带有一组夹爪的夹爪气缸(216)和驱动该夹爪气缸旋转的旋转气缸(217);所述夹爪气缸(216)夹取所述第一机架(211)上经分料后的盖体,在所述旋转气缸(217)驱动下旋转90°并在所述升降气缸(215)驱动下上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顶星陆志宏任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格比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