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105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7:14
一种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以及一发光元件。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一基板与一薄膜晶体管结构,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基板上,并包含一驱动晶体管。发光元件设置于薄膜晶体管结构上,并具有一第一端点电极、一发光层与一第二端点电极,第一端点电极与驱动晶体管电连接,发光层夹置于第一端点电极与第二端点电极之间;其中,以第一端点电极或第二端点电极作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一触控感测电极。

Light emitting diode touch display device

A light emitting diode touch display device consists of a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has a substrate and a thin film transistor structure.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structure is set on the substrate and contains a driving transistor. Th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has a first terminal electrode, a light emitting layer and a second terminal electrode, the first electr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transistor endpoint, a light-emitting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between the endpoint endpoint; among them, the end point electrode or second electrode as a light emitting diode end touch touch display device sensing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各种信息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及卫星导航等。除了一般以键盘或鼠标输入或操控之外,利用触控式技术来操控信息设备是一种相当直观且受欢迎的操控方式。其中,触控装置具有人性化及直观化的输入操作介面,使得任何年龄层的使用者都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选取或操控信息设备。现今触控技术多为二维(2D)平面的多点触控(Multi-touch),其利用例如手指碰触显示面来精确判断手指的触碰位置,进而产生对应的控制功能。另外,除了二维平面的触控技术中,为了感测垂直于显示面(Z轴)方向的按压力道,一般会利用电容式压力感测技术来感测Z轴方向的按压力量,进而产生对应的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以及一发光元件。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一基板与一薄膜晶体管结构,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基板上,并包含一驱动晶体管。发光元件设置于薄膜晶体管结构上,并具有一第一端点电极、一发光层与一第二端点电极,第一端点电极与驱动晶体管电连接,发光层夹置于第一端点电极与第二端点电极之间。其中,以第一端点电极或第二端点电极作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一触控感测电极。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模式包含一全时驱动模式与一分时驱动模式。在一实施例中,于分时驱动模式时,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一图框时间包含一显示期间与一感测期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点电极连接至一第一电源线,第二端点电极连接至一第二电源线,且于感测期间时,至少一第一脉冲信号传送至触控感测电极,至少一第二脉冲讯传送至第一电源线或第二电源线。在一实施例中,于感测期间时,驱动晶体管为截止状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点电极连接至一第一电源线,第二端点电极连接至一第二电源线,且于感测期间时,施加于第一电源线上的电压小于施加于第二电源线上的电压。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电极包含多个电极垫,各电极垫分别与至少一条走线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更包括一参考电极,其与触控感测电极的该些电极垫对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更包括一可挠层,其位于参考电极与触控感测电极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该些电极垫的一部分用以感测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的触控信号,该些电极垫的另一部分用以感测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分别垂直的一第三方向的触控信号。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一发光元件以及一触控感测电极。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一基板与一薄膜晶体管结构,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基板上,并包含一驱动晶体管。发光元件设置于薄膜晶体管结构上,并具有一第一端点电极、一发光层与一第二端点电极,第一端点电极与驱动晶体管电连接,发光层夹置于第一端点电极与第二端点电极之间。触控感测电极设置于第二端点电极之上或设置于第一端点电极与基板之间,并与第一端点电极或第二端点电极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一发光元件以及一参考电极极。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一基板与一薄膜晶体管结构,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基板上,并包含一驱动晶体管。发光元件设置于薄膜晶体管结构上,并具有一第一端点电极、一发光层与一第二端点电极,第一端点电极与驱动晶体管电连接,发光层夹置于第一端点电极与第二端点电极之间。参考电极与第一端点电极或第二端点电极对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以第一端点电极或第二端点电极作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一触控感测电极,触控感测电极包含多个电极垫,各电极垫分别与至少一条走线电连接。承上所述,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中,通过将发光元件的第一端点电极或第二端点电极作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感测电极,或将触控感测电极设置于第二端点电极之上或设置于第一端点电极与基板之间,并与第一端点电极或第二端点电极对应设置;或再设置一参考电极,并使参考电极与第一端点电极或第二端点电极对应设置。通过上述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可将触控感测电极的工艺整合于薄膜晶体管的工艺中,并利用自电容触控方式且将控制触控功能的电路与控制显示功能的电路整合于相同的控制集成电路(IC)中,藉此减少外加的触控面板的工艺与控制IC的成本,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具有工艺简化及零组件较少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图1C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分时驱动模式的时序示意图。图1D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电极的俯视示意图。图2A至图2C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4A至图4C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态样的参考电极的示意图。图5A与图5B分别为不同实施态样的触控感测电极与参考电极的俯视示意图。图6A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于无触控时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6B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有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触控时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6C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同时具有三个方向的触控时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6D为输出的触控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图7A、图7C、图7D与图7E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7B为图7A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有实施态样的图示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实尺寸与比例。另外,以下实施例的内容中所称的方位“上”及“下”只是用来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再者,一个元件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之上”、“下”或“之下”可包括实施例中的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直接接触,或也可包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之间还有其他额外元件使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无直接接触。请参照图1A至图1D所示,其中,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1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1的一个像素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图1C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1的分时驱动模式的时序示意图,而图1D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电极的俯视示意图。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1为一主动矩阵式发光二极管(AMLED)触控显示装置,例如可为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超轻薄笔记本电脑或穿戴式装置,或其他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并不限定。如图1A所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1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11与至少一发光元件12。另外,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1更包括一像素定义层PDL、一保护层BP、一走线C、一可挠层FL、与一保护基材CM。薄膜晶体管基板11具有一基板111与一薄膜晶体管结构112,薄膜晶体管结构112设置于基板111上。基板111可为硬板或软板,并为可透光或不透光。其中,硬板例如为玻璃,而软板例如为具有可挠性的软性基板,其材料例如但不限于为聚亚酰胺(Polyimide,PI)。另外,薄膜晶体管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一基板与一薄膜晶体管结构,该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包含一驱动晶体管;以及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结构上,并具有一第一端点电极、一发光层与一第二端点电极,该第一端点电极与该驱动晶体管电连接,该发光层夹置于该第一端点电极与该第二端点电极之间;其中,以该第一端点电极或该第二端点电极作为该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一触控感测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一基板与一薄膜晶体管结构,该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包含一驱动晶体管;以及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结构上,并具有一第一端点电极、一发光层与一第二端点电极,该第一端点电极与该驱动晶体管电连接,该发光层夹置于该第一端点电极与该第二端点电极之间;其中,以该第一端点电极或该第二端点电极作为该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一触控感测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模式包含一全时驱动模式与一分时驱动模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分时驱动模式时,该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一图框时间包含一显示期间与一感测期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点电极连接至一第一电源线,该第二端点电极连接至一第二电源线,且于该感测期间时,至少一第一脉冲信号传送至该触控感测电极,至少一第二脉冲讯传送至该第一电源线或该第二电源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感测期间时,该驱动晶体管为截止状态。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点电极连接至一第一电源线,该第二端点电极连接至一第二电源线,且于该感测期间时,施加于该第一电源线上的电压小于施加于该第二电源线上的电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测电极包含多个电极垫,各该电极垫分别与至少一条走线电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参考电极,与该触控感测电极的该些电极垫对应设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可挠层,位于该参考电极与该触控感测电极之间。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电极垫的一部分用以感测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的触控信号,该些电极垫的另一部分用以感测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分别垂直的一第三方向的触控信号。11.一种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一基板与一薄膜晶体管结构,该薄膜晶体管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包含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