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式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379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7:29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本申请的卷绕式电芯包括: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二集流体和头部段,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起始端与第一终止端,所述第二集流体包括第二起始端与第二终止端,所述第一起始端、第一终止端、第二起始端、第二终止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头部段;所述第一集流体为铜箔,所述第一集流体厚度大于等于4微米且小于等于10微米。由此,本申请通过降低铜箔厚度,可以有效增加电芯能量密度,同时在卷绕电芯内层极片上增加头部段,同时可以解决电池循环过程中断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绕式电芯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
技术介绍
随着二次电芯商业化的发展,市场对电芯的能量密度及循环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可通过降低集流体铜箔厚度来增加容量,但随着铜箔厚度的降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成品电池循环中容易出现容量突然衰减为零的问题,且随着循环电解液不断被消耗,可导致电池放电容量降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的卷绕式电芯。为了完成本申请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申请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二集流体和头部段,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起始端与第一终止端,所述第二集流体包括第二起始端与第二终止端,所述第一起始端、第一终止端、第二起始端、第二终止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头部段;所述第一集流体为铜箔,所述第一集流体厚度大于等于4微米且小于等于10微米。可选地,所述卷绕式电芯还包括: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空白段、第一内层膜片和所述第一集流体,所述头部段为第一阻挡层,所述第一阻挡层、第一空白段及第一内层膜片位于所述第一集流体朝向电芯中心的面上,所述第一空白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阻挡层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空白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层膜片的一端相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极片还包括:第一外层膜片,所述第一外层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背离所述电芯中心的面上,所述第一外层膜片的起始端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起始端齐平。可选地,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集流体相对两表面的第二外层膜片和第二内层膜片,所述第二外层膜片设置于背离电芯中心的面上,所述第二内层膜片设置于朝向电芯中心的面上;所述头部段位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第一起始端且为第一阻挡层;在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极片起始端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阻挡层的投影不重叠。可选地,在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阻挡层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极片起始端齐平。可选地,所述第一极片在所述电芯中沿卷绕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弯折处与第二弯折处,所述第一内层膜片的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处。可选地,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极耳,所述第一外层膜片或所述第一内层膜片设有露出所述第一集流体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极耳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可选地,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极耳,所述第二外层膜片或所述第二内层膜片中设有露出所述第二集流体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可选地,在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外层膜片起始端与所述第二内层膜片起始端齐平。可选地,在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卷绕式电芯最内侧设置有连续重叠的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之和不超过两层。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通过降低铜箔厚度,可以有效增加电芯能量密度,同时在卷绕电芯内层极片上增加头部段,同时可以解决电池循环过程中断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示意图。1-卷绕式电芯;10-第一极片;101-第一集流体;102-第一外层膜片;103-第一内层膜片;104-第一弯折处;105-第二弯折处;106-第一阻挡层;107-第一极片末端弯折处;108-第一空箔区;109-第一空白段;10a-第一起始端;10b-第一终止端;20-第二极片;201-第二集流体;202-第二外层膜片;203-第二内层膜片;204-第二空箔区;205-第二单面涂覆区;206-起始端;207-第二阻挡层;20a-第二起始端;20b-第二终止端;30-第一隔膜;40-第二隔膜;50-第一极耳;60-第二极耳;70-隔膜收尾段;80-头部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现有技术中的卷芯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集流体与第二集流体端部裸露,且所用的铜箔集流体厚度较大。本申请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1,如图2所示,卷绕式电芯1包括第一极片10、第一隔膜30、第二极片20、第二隔膜40,第一极片10、第一隔膜30、第二极片20、第二隔膜40的起始端叠置并可卷绕以形成扁平状电芯。如图2所示,第一极片10上连接有第一极耳50,第二极片20上连接有第二极耳60;第一极片10第一次发生弯折的位点为第一弯折处104;第一极片10第二次发生弯折的位点为第二弯折处105。第一极片10的第一弯折处104和第二弯折处105在电芯1中沿卷绕方向依次分布。例如,如图2-图9所示,电芯1的卷绕方向可以为逆时针方向,第一极片10先在第一弯折处104弯折处理后,再卷绕预定长度后在第二弯折处105弯折,其中,第一弯折处104和第二弯折处105相对设置。第一极片10包括第一集流体101和设置于第一集流体101相对两表面的第一外层膜片102和第一内层膜片103,第一外层膜片102设置于背离电芯中心的面上,第一内层膜片103设置于朝向电芯中心的面上;第一外层膜片102和/或第一内层膜片103中设有露出第一集流体101的第一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极耳50位于第一凹槽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集流体101朝向电芯中心的面为内表面且背离电芯中心的面为外表面,第一内层膜片103设置在第一集流体101的内表面上,第一外层膜片102设置在第一集流体的外表面上。其中,第一外层膜片102的起始端与第一集流体101的起始端齐平,从而可以不增加电芯厚度,不影响电芯的能量密度。第二极片20包括第二集流体201和设置于第二集流体201相对两表面的第二外层膜片202和第二内层膜片203,第二外层膜片202设置于背离电芯中心的面上,第二内层膜片203设置于朝向电芯中心的面上。第二外层膜片202和/或第二内层膜片203中设有露出第二集流体201的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二极耳60位于第二凹槽内。其中,如图10-图12所示,卷绕式电芯1还包括:头部段80,第一集流体101包括第一起始端10a与第一终止端10b,第二集流体201包括第二起始端20a与第二终止端20b,第一起始端10a、第一终止端10b、第二起始端20a、第二终止端20b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头部段80。也就是说,第一集流体101和第二集流体201总共有四个端部,四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有头部段80。需要说明的是,位于第一集流体101上的头部段80为第一阻挡层106,位于第二集流体201上的头部段80为第二阻挡层207。还有,起始端和终止端均是按照卷绕式电芯1卷绕的起始和终止来命名的。例如,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卷绕式电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二集流体和头部段,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起始端与第一终止端,所述第二集流体包括第二起始端与第二终止端,所述第一起始端、第一终止端、第二起始端、第二终止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头部段;所述第一集流体为铜箔,所述第一集流体厚度大于等于4微米且小于等于10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二集流体和头部段,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起始端与第一终止端,所述第二集流体包括第二起始端与第二终止端,所述第一起始端、第一终止端、第二起始端、第二终止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头部段;所述第一集流体为铜箔,所述第一集流体厚度大于等于4微米且小于等于10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空白段、第一内层膜片和所述第一集流体,所述头部段为第一阻挡层,所述第一阻挡层、第一空白段及第一内层膜片位于所述第一集流体朝向电芯中心的面上,所述第一空白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阻挡层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空白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层膜片的一端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还包括:第一外层膜片,所述第一外层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背离所述电芯中心的面上,所述第一外层膜片的起始端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起始端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集流体相对两表面的第二外层膜片和第二内层膜片,所述第二外层膜片设置于背离电芯中心的面上,所述第二内层膜片设置于朝向电芯中心的面上;所述头部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