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34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7:11
一种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包括连接部和站立部,连接部的一端伸入到电容器本体内与电容器的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站立部连接,站立部与连接部垂直设置,站立部水设置,站立部设置有一根或者多根站立杆,相邻两根站立杆之间通过弧形部连接,站立杆和弧形部呈扁平状或者直接打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相对于贴片式电容器而言不需要座板就能够在线路板上站立稳,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站立部呈扁平状或者被打扁,这样焊接面积大并且受力面积也大,能够避免受力不均和焊接后电性不稳定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的引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的引线,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
技术介绍
贴片电容是一种质量轻、厚度薄、体积小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在结构紧凑、体积小、精度高的各类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现有的贴片电容生产技术均是在传统的铝电解电容器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座板等部件,同时增加了座板成型等相关步骤。它的特点:第一,贴片电容和底板是用锡焊死,电容底部和底板紧紧贴死,完全没有任何缝隙;第二,线路板背面没有任何焊点,从而无任何引起短路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贴片电容无论选用的元件还是生产工艺成本方面都比插件电容要高,而且由于焊接等工艺,使得电容器元件难以拆卸更换,这影响了电子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不需要座板并且能够在电路板上站稳的电容器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包括连接部和站立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伸入到电容器本体内与电容器的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站立部连接,所述站立部与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站立部水平设置,所述站立部设置有一根或者多根站立杆,相邻两根站立杆之间通过弧形部连接,所述站立杆和弧形部呈扁平状或者直接打扁。在本技术中,可以是制作引线的时候,本身就制作好了扁平状的站立部和弧形部;引线也可以本身是圆形的,在成型后将站立部和弧形部打扁。站立部和弧形部呈扁平状或者被打扁,这样将电容器放置在线路板上能够站稳,并且在回流焊的时候,由于焊接面积大,使得焊接点更加稳定,焊接也更加容易操作。上述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优选的,所述站立杆和弧形部的底部平面在同一个水平面内,这样就保证在焊接的时候不会出现虚焊的现象。上述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站立杆之间的角度为0-45度。上述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和弧形部均包括铁质内层、铜质中层和锡质外层,按质量分数其铁质中层占67.55%-74.84%,铜质中层占18.83%-19.76%,锡质外层占5.43%-13.52%;所述站立杆也包括铁质内层、铜质中层和锡质外层,按质量分数其占比分别为79.94%-83.7%,10.39%-10.87%,5.46%-9.67%。本技术中,引线的连接部和弧形部比站立杆的铁含量要低,而其铜含量要高。引线的连接部和弧形部的拉伸强度的范围在:380-450N/mm2,而站立杆的拉伸强度的范围在450-550N/mm2;由此可见连接部和弧形部比站立杆更软,更加容易成型,在成型的过程当中不容易出现应力性剪断。上述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和站立部一体成型。上述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优选的,所述站立杆的宽度为连接部宽度的1.5倍以上;所述站立部的厚度为连接部厚度的0.3倍以上。在本技术中,若站立部的宽度太小则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若用打扁的方式,则太宽会导致站立部的厚度过小,容易出现断裂或者产生裂纹的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相对于贴片式电容器而言不需要座板就能够在线路板上站立稳,并且本技术中,站立部呈扁平状或者被打扁,这样焊接面积大并且受力面积也大,能够避免受力不均和焊接后电性不稳定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电容器的引线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电容器的引线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连接部;2、站立杆;3、弧形部;4、电容器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部1和站立部,连接部1的一端伸入到电容器本体4内与电容器的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站立部连接,站立部与连接部1垂直设置,站立部水平设置,站立部设置有两根站立杆2,两根站立杆2之间平行设置。相邻两根站立杆2之间通过弧形部3连接,站立杆2和弧形部3呈扁平状或者直接打扁。站立杆2和弧形部3的底部平面在同一个水平面内。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和弧形部3均包括铁质内层、铜质中层和锡质外层,按质量分数其铁质中层占67.55%,铜质中层占18.83%,锡质外层占5.43%;站立杆2也包括铁质内层、铜质中层和锡质外层,按质量分数其占比分别为79.94%,10.39%,5.46%。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的直径为1mm,站立杆2的宽度为1.5mm;站立杆的厚度为0.5mm。本实施例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相对于贴片式电容器而言不需要座板就能够在线路板上站立稳,并且本技术中,站立部呈扁平状或者被打扁,这样焊接面积大并且受力面积也大,能够避免受力不均和焊接后电性不稳定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容器的引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和站立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伸入到电容器本体内与电容器的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站立部连接,所述站立部与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站立部水平设置,所述站立部设置有一根或者多根站立杆,相邻两根站立杆之间通过弧形部连接,所述站立杆和弧形部呈扁平状或者直接打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和站立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伸入到电容器本体内与电容器的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站立部连接,所述站立部与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站立部水平设置,所述站立部设置有一根或者多根站立杆,相邻两根站立杆之间通过弧形部连接,所述站立杆和弧形部呈扁平状或者直接打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杆和弧形部的底部平面在同一个水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站立杆之间的角度为0-45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安殷宝华黄远彬贾明史晓凡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