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电容器技术

技术编号:1716355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化学生成覆膜的龟裂所引起的漏电流而提高电解电容器的良率的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电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具备:连接片端子(10),其通过对外表面被第1化学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属棒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以及引线(20),其与连接片端子的一端连接。连接片端子在一端侧具有棒状部(11),而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扁平部(12)。扁平部中的在轴线方向上与棒状部相隔规定长度以上的二次化学生成区域(121)的外表面被第2化学生成覆膜被覆。扁平部中的棒状部与二次化学生成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122)的外表面被绝缘性树脂覆膜被覆。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lead terminals for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an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an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ead terminal for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ead terminals for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an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which can inhibit leakage current caused by cracking caused by chemical generated film and improve the yield of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The lead terminal of th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of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iece terminal (10), which is formed by punching and processing the metal bar coated by the first chemical generation film coa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and the lead wire (20)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terminal. The connecting piece terminal has a bar shaped part (11) on one side and a flat part (12) on the other end sid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wo chemical producing area (121) in the axis direction that is above the length of the bar section in the axis direction is covered by second chemically generated film cover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iddle area (122) between the bar and the two chemical producing areas in the flat part is covered by an insulating resin coated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电容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具备由铝等金属棒形成的连接片端子和与连接片端子的一端连接的引线。为了抑制电流的泄漏,通过化学生成处理在连接片端子的原料的金属棒的外表面形成有化学生成覆膜。连接片端子在一端侧具有棒状部,而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扁平部。扁平部是通过将金属棒的一部分冲压加工成平板状而形成,而这时,存在化学生成覆膜产生龟裂的情况。因此,将连接片端子浸渍于化学生成液中来进行二次化学生成处理,修复化学生成覆膜的龟裂。这时,若化学生成液附着于连接片端子与引线的连接部或引线上,则有连接部等发生腐蚀之虞,因此,仅对扁平部中的在轴线方向上与棒状部相隔规定长度以上的区域(以下,称为“二次化学生成区域”)实施二次化学生成处理。【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970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扁平部中的二次化学生成区域与棒状部之间的区域(以下,称为“中间区域”)是冲压加工下的塑性变形较大的部位,因此格外容易在化学生成覆膜上产生龟裂。虽然不对该中间区域进行二次化学生成处理,但在电容器元件的电解质为液体的情况下,化学生成覆膜上产生的龟裂大多都会被电解质修复。然而,在电解质为固体的情况下,龟裂难以被修复,从而导致电流从龟裂中漏出、电解电容器的良率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化学生成覆膜的龟裂所引起的漏电流而提高电解电容器的良率的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1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其具备:连接片端子,其通过对外表面被第1化学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属棒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以及引线,其与所述连接片端子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片端子在一端侧具有棒状部,而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扁平部,所述扁平部中的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棒状部相隔规定长度以上的二次化学生成区域的外表面被第2化学生成覆膜被覆,所述扁平部中的所述棒状部与所述二次化学生成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的外表面被绝缘性树脂覆膜被覆。此外,第2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所述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具备:连接片端子,其在一端侧具有棒状部,而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扁平部;以及引线,其与所述连接片端子的一端连接;该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是准备外表面被第1化学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属棒,对所述金属棒进行冲压加工而使所述连接片端子成形,利用第2化学生成覆膜来被覆所述扁平部中的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棒状部相隔规定长度以上的二次化学生成区域的外表面,利用绝缘性树脂覆膜来被覆所述扁平部中的所述棒状部与所述二次化学生成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的外表面。此外,第3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解电容器,其具备电容器元件,所述电容器元件是通过将安装有引线端子的阳极箔和安装有引线端子的阴极箔以在它们之间隔有隔膜的状态加以卷绕而形成,所述阳极箔侧的引线端子和所述阴极箔侧的引线端子中的至少一方由第1专利技术的引线端子构成。【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由化学生成覆膜的龟裂所引起的漏电流而提高电解电容器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引线端子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引线端子的连接片端子的放大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引线端子1具备连接片端子10和引线20,所述连接片端子10由金属棒形成,所述金属棒由铝等构成,所述引线20与所述连接片端子10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棒预先进行了化学生成处理,从而使得外表面被化学生成覆膜(以下,将该化学生成覆膜称为“第1化学生成覆膜”)被覆。连接片端子10是通过对所述金属棒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在一端侧具有棒状部11,而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扁平部12。图2中,施加于棒状部11的外周面的实线影线表示第1化学生成覆膜。在棒状部11的一端通过焊接等而连接有引线20。引线20例如由在铁丝的外周面设置有铜层的CP线形成。扁平部12是通过将所述金属棒的一部分冲压加工成平板状、并且沿厚度方向切割其外周而形成。再者,也可在对金属棒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扁平部12之后连接引线20。扁平部12中的在轴线方向上与棒状部11相隔规定长度L1以上的区域(以下,将该区域称为“二次化学生成区域”)121的外表面被化学生成覆膜(以下,将该化学生成覆膜称为“第2化学生成覆膜”)被覆。图2中,虚线影线表示第2化学生成覆膜,在其下方(内侧)形成有第1化学生成覆膜。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跨在棒状部11与扁平部12之间的加强筋13。加强筋13形成于棒状部11中的扁平部12侧的端面与扁平部12的一面之间,呈俯视大致半圆状。加强筋13形成于扁平部12中的棒状部11与二次化学生成区域121之间的区域122(以下,将该区域称为“中间区域”)内。该中间区域122的外表面被绝缘性树脂覆膜被覆。图2中,格子状影线表示绝缘性树脂覆膜,在其下方(内侧)形成有第1化学生成覆膜。绝缘性树脂覆膜例如是通过利用公知的点涂机将热固性绝缘性树脂的溶液涂布于中间区域122、并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使其硬化而形成,但也能通过其他方法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性树脂覆膜的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但也能使用其他材质。例如,可为环氧树脂、硅树脂、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氟树脂、脲树脂等,也可为UV固化性树脂。本实施方式的绝缘性树脂覆膜的膜厚为30μm,但只要是能够被覆加强筋13而有效抑制漏电流的膜厚,便无特别限定。例如,膜厚能够在0.1~100μm的范围内进行设定,更优选在10~50μm的范围内进行设定。此外,关于被绝缘性树脂覆膜被覆的中间区域122的长度L1(沿棒状部11的轴线方向的长度),考虑到制造成本和生产率,优选以如下方式进行设定:在将扁平部12的相同方向上的全长设为L2时,L1≤L2/3。本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制造。首先,准备多根外表面被第1化学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属棒。接着,对该金属棒进行冲压加工而使连接片端子10成形。接着,利用第2化学生成覆膜来被覆连接片端子10的二次化学生成区域121的外表面。继而,利用绝缘性树脂覆膜来被覆中间区域122的外表面。将如此制造出来的引线端子1分别安装在作为电容器元件的原料的阳极箔和阴极箔上,并且像如图3所示那样将阳极箔41和阴极箔42以在它们之间隔有隔膜43的状态加以卷绕,形成电容器元件40。继而,通过公知的方法在阳极箔41与阴极箔42之间形成固体电解质层(未图示)。将从电容器元件40的端面突出的一对引线20插通于封口体50(参考图4)上所形成的一对通孔51中的任一方,将电容器元件40及封口体50收纳于有底筒状的封装壳60内,对封装壳60的开口端进行收拢加工而将封口体50固定在封装壳60的开口端,封装壳60的开口端被封口体50封闭。进而,将记载有产品名、制造商名等的圆筒状的收缩膜(未图示)套在封装壳60的外周并使该收缩膜热收缩,由此,电解电容器100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引线端子1中,由于中间区域122被绝缘性树脂覆膜被覆,因此,即便在连接片端子10的冲压加工时中间区域122的第1化学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电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片端子(10),其通过对外表面被第1化学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属棒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以及引线(20),其与所述连接片端子(10)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片端子(10)在一端侧具有棒状部(11),而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扁平部(12),所述扁平部(12)中的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棒状部(11)相隔规定长度以上的二次化学生成区域(121)的外表面被第2化学生成覆膜被覆,所述扁平部(12)中的所述棒状部(11)与所述二次化学生成区域(121)之间的中间区域(122)的外表面被绝缘性树脂覆膜被覆。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0 JP 2016-142478;2017.05.24 JP 2017-102831.一种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片端子(10),其通过对外表面被第1化学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属棒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以及引线(20),其与所述连接片端子(10)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片端子(10)在一端侧具有棒状部(11),而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扁平部(12),所述扁平部(12)中的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棒状部(11)相隔规定长度以上的二次化学生成区域(121)的外表面被第2化学生成覆膜被覆,所述扁平部(12)中的所述棒状部(11)与所述二次化学生成区域(121)之间的中间区域(122)的外表面被绝缘性树脂覆膜被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区域(122)内形成有跨在所述棒状部(11)与所述扁平部(12)之间的加强筋(13)。3.一种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所述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1)具备:连接片端子(10),其在一端侧具有棒状部(11),而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扁平部(12);以及引线(20),其与所述连接片端子(10)的一端连接;该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学荒木治人中村壮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