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22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位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偏振片位于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一侧;第二偏振片位于阵列基板远离液晶层一侧;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具有量子点的第一增亮膜,第一增亮膜位于第一偏振片远离液晶层一侧;彩膜基板包括色阻层,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红色色阻所在区域为红色发光区域,绿色色阻所在区域为绿色发光区域;蓝色色阻所在区域为蓝色发光区域;第一增亮膜在红色发光区域分布有红色发光量子点,第一增亮膜在绿色发光区域分布有绿色发光量子点,第一增亮膜在蓝色发光区域分布有蓝色发光量子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色偏及大视角漏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等方面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而显示器作为信息交换和传递的主要载体和物质基础,现已成为众多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一般情况下,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对于短波长光线比长波长光线具有更强的吸收,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大视角出射的光线因经过了较长的路径而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吸收差异,导致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射光线偏离了原本需要出射光的颜色,且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射角度的增大色偏越来越严重,便出现了大视角色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色偏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具有量子点的第一增亮膜,所述第一增亮膜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所在区域为红色发光区域,所述绿色色阻所在区域为绿色发光区域;所述蓝色色阻所在区域为蓝色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增亮膜在所述红色发光区域分布有红色发光量子点,所述第一增亮膜在所述绿色发光区域分布有绿色发光量子点,所述第一增亮膜在所述蓝色发光区域分布有蓝色发光量子点。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偏振片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增亮膜。可选地,所述第二增亮膜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偏振片的折射率。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增亮膜与所述第一偏振片之间的全反膜,所述全反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增亮膜的折射率。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增亮膜远离所述彩膜基板一侧的保护膜。可选地,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全反膜采用同样的材料。可选地,所述第一增亮膜的基体材料为三醋酸纤维素。可选地,所述全反膜与所述第一增亮膜的折射率比值大于或等于1.466。可选地,所述全反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40μm。可选地,所述第一增亮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80μm。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中设置包含量子点的第一增亮膜,第一增亮膜位于第一偏振片远离液晶层一侧,第一增亮膜中包含红色发光量子点、绿色发光量子点和蓝色发光量子点,彩膜基板的色阻层中包含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其中,红色发光量子点分布在与红色色阻对应的区域,绿色量子点分布在与绿色色阻对应的区域,蓝色量子点分布在与蓝色色阻对应的区域,经过红色色阻的光线照射到红色量子点上发出红光,经过绿色色阻的光线照射到绿色量子点上发出绿光,经过蓝色色阻的光线照射到蓝色量子点上发出蓝光,红光、绿光和蓝光经过组合后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呈现出需要的彩色。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偏振片远离液晶层的一侧设置了具有量子点的第一增亮膜,即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了第一增亮膜,且第一增亮膜中的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经过光照后分别激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经过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发出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没有经过液晶显示面板的吸收,且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发出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是由组成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的材料及其粒径决定的,因而不存在色偏的问题,此外,由于经过第一增亮膜中的量子点处理过的光线相对于经过色阻处理过的光线来说,拥有更好的色纯度,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拥有更高的色饱和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彩膜基板20和位于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液晶显示面板在彩膜基板20远离液晶层30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偏振片40,在阵列基板10远离液晶层30一侧设置有第二偏振片50。阵列基板10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等结构。第一偏振片40和第二偏振片50的透射轴方向例如可以设置为相互垂直,在未加电压时,背光源(图中未示出)发出的光线在通过第一偏振片40时被完全遮挡,因此呈现出暗态,当给液晶显示面板施加电压时,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在第一偏振片40的出光面上有一定光强亮度的光线通过,液晶显示面板呈现出亮态,且可以通过控制施加电压的大小来控制液晶层30中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进而来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发光亮度。参考图1,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具有量子点的第一增亮膜60,第一增亮膜60位于第一偏振片40远离彩膜基板20一侧。量子点可以由元素周期表中IIB~ⅥA或IIIA~VA族元素材料制成,其粒径可以设置在2~20nm。粒径指的是粒子的直径。量子点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量子点首先吸收照射在其上的光能量变成激发态,并通过重新发射光子的方式回到基态。彩膜基板20包括色阻层,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201、绿色色阻202和蓝色色阻203,图1中只是示例性地给出了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的一种排列方式,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红色色阻201所在区域为红色发光区域S201,绿色色阻202所在区域为绿色发光区域S202,蓝色色阻203所在区域为蓝色发光区域S203,第一增亮膜60在红色发光区域S201分布有红色发光量子点601,第一增亮膜60在绿色发光区域S202分布有绿色发光量子点602,第一增亮膜60在蓝色发光区域S203分布有蓝色发光量子点603。红色发光量子点601、绿色发光量子点602和蓝色发光量子点603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当红色发光量子点601、绿色发光量子点602和蓝色发光量子点603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时,每种颜色的发光量子点拥有相同的粒径,且不同颜色的发光量子点拥有不同的粒径。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示例性地给出了红色发光量子点601、绿色发光量子点602和蓝色发光量子点603在第一增亮膜60中的分布,并非量子点(包括红色发光量子点601、绿色发光量子点602和蓝色发光量子点603)的真实大小和真实分布,红色发光量子点601可以在第一增亮膜60对应的红色发光区域S201中均匀分布,绿色发光量子点602可以在第一增亮膜60对应的绿色发光区域S202中均匀分布,蓝色发光量子点603可以在第一增亮膜60对应的蓝色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具有量子点的第一增亮膜,所述第一增亮膜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所在区域为红色发光区域,所述绿色色阻所在区域为绿色发光区域;所述蓝色色阻所在区域为蓝色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增亮膜在所述红色发光区域分布有红色发光量子点,所述第一增亮膜在所述绿色发光区域分布有绿色发光量子点,所述第一增亮膜在所述蓝色发光区域分布有蓝色发光量子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具有量子点的第一增亮膜,所述第一增亮膜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所在区域为红色发光区域,所述绿色色阻所在区域为绿色发光区域;所述蓝色色阻所在区域为蓝色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增亮膜在所述红色发光区域分布有红色发光量子点,所述第一增亮膜在所述绿色发光区域分布有绿色发光量子点,所述第一增亮膜在所述蓝色发光区域分布有蓝色发光量子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偏振片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增亮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珊珊王旭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