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30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光线调制基板;光线调制基板包括基底层和透明介质层,透明介质层设置在基底层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基底层上包括多个反射光栅结构;透明介质层覆盖基底层,透明介质层远离基底层的一侧表面为透明介质层表面;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n,且n>1;显示装置的出射光在显示装置外部汇聚成多个发光点。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了显示装置的可视角度,降低了加工难度。

A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isplay, including a display panel and light modulation substrate are oppositely arranged; the light modulation substrate includes a base layer and a transparent dielectric layer, transparent dielectric layer disposed on the substrate layer near the side of the display panel; wherein the bas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ransparent dielectric reflection grating structure; covering the basal layer, one side surface of the transparent dielectric layer away from the basal layer of the transparent dielectric layer surface; refractive index of a transparent dielectric layer was n, and N > 1; display device emitting light in the display device into a plurality of external gathering spot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visual angle of the display device is increased, and the difficulty of processing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3D(Three-Dimensional)显示技术成为显示技术的研发方向之一。3D显示装置中,需要对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精确的控制。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中,使用透射式的光栅调制光的方向。通过调整光栅的周期、相干光源的波长、相干光源的入射方向等参数,可以调制出射光的方向。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中的光栅结构的示意图。其中,透明基底01上设置有多个透射式的光栅02。光源Light提供的光线经过各光栅02后发生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多个光栅0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使光线通过多个光栅02后,在光栅结构外部汇聚成多个发光点,例如,图1中,光线通过多个光栅02后,在发光点A、发光点B、发光点C、发光点D的位置处分别汇聚。其中,现有技术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可视角度α较小,其中,X点为透明基底01的中心。可视角度由光栅方程决定,光栅方程受透明基底01的折射率、光线的波长和光栅02的周期等参数的影响。现有技术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可视角度α通常约为90°左右,可视角度较小。除此之外,光栅02必须加工在高折射率的透明基底01上,通常的,透明基底01选用玻璃材料制作而成,限制了加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光线调制基板;光线调制基板包括基底层和透明介质层,透明介质层设置在基底层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基底层上包括多个反射光栅结构;透明介质层覆盖基底层,透明介质层远离基底层的一侧表面为透明介质层表面;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n,且n>1;显示装置的出射光在显示装置外部汇聚成多个发光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基底层上包括反射光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限制基底层的材料的透射率和折射率,基底层可以选用的材料种类丰富。并且,反射光栅结构可以通过光刻或压印方法直接制作在基底层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刻蚀玻璃材质的透明基底从而形成光栅,降低了加工难度。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包括透明介质层,光线在反射光栅结构上发生反射后形成m阶衍射光,至少一阶衍射光在透明介质层表面发生折射后形成出射光,通过设置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可以获得角度较大的出射光的出射角,从而增加显示装置的可视角度,获得大视角的显示装置。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中的光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反射光栅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光线调制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反射光栅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区域H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考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10和光线调制基板20;光线调制基板20包括基底层21和透明介质层22,透明介质层22设置在基底层21靠近显示面板10的一侧;其中,基底层21上包括多个反射光栅结构30;透明介质层22覆盖基底层21,透明介质层22远离基底层21的一侧表面为透明介质层表面23;透明介质层22的折射率为n,且n>1;显示装置的出射光L2在显示装置外部汇聚成多个发光点S。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10和光线调制基板20。其中,显示面板10具有显示图像的功能,本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制。光线调制基板20可以对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调制,获得用于实现3D显示技术所需要的光线。具体的,光线调制基板20包括基底层21和透明介质层22。其中,基底层21上包括多个反射光栅结构30,光线会在反射光栅结构30上发生反射形成衍射光L1;并且,衍射光L1会在透明介质层表面23发生折射后形成出射光L2。基底层21和透明介质层22共同作用,以实现对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调制。本实施例中,透明介质层22设置在基底层21靠近显示面板10的一侧,从光线调制基板20发出的出射光L2为显示面板10提供光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反射光栅结构30可以通过光刻或压印方法直接制作在基底层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刻蚀玻璃材质的透明基底从而形成光栅,降低了加工难度。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透明介质层22是透明的,其折射率n大于1。当衍射光L1照射至透明介质层表面23时,会发生折射作用,由于透明介质层22的折射率n大于1,出射光L2的出射角的角度较大,出射光L2的出射角大于衍射光L1的入射角。通过调整透明介质层22的折射率n,可以获得不同出射角的出射光L2。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获得出射角的角度较大的出射光L2,从而增加显示装置的可视角度,获得大视角的显示装置。需要说明的是,透明介质层22可以选用树脂、玻璃等材质制作而成,本实施例对于透明介质层22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制。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显示装置的出射光L2在显示装置外部汇聚成多个发光点S。每个发光点S处均为一个小的图像,多个发光点S处的图像汇聚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悬浮在显示装置外部的3D图像。人眼在观察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时,眼睛聚焦在发光点S处即可观察到该处的图像,有真实深度感,人眼不易感到疲劳。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中,仅示意了三个发光点S,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发光点S的数量可以大于三个。例如,发光点S的数量可以为一千个。可以理解的是,发光点S的数量越多,显示装置所显示的3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光线调制基板;所述光线调制基板包括基底层和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基底层上包括多个反射光栅结构;所述透明介质层覆盖所述基底层,所述透明介质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表面为透明介质层表面;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n,且n>1;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射光在所述显示装置外部汇聚成多个发光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光线调制基板;所述光线调制基板包括基底层和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基底层上包括多个反射光栅结构;所述透明介质层覆盖所述基底层,所述透明介质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表面为透明介质层表面;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n,且n>1;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射光在所述显示装置外部汇聚成多个发光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线在所述反射光栅结构上发生反射后形成m阶衍射光,至少一阶所述衍射光在所述透明介质层表面发生折射后形成出射光;其中,m=0,±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栅结构满足公式:d(sinθi+sinθm)=mλ;其中,所述反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周期,d为所述反射光栅结构的周期;θi为所述光线在所述反射光栅结构的入射角;θm为第m阶衍射光的反射角;λ为所述光线的波长;并且,|mλ/d|<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阶所述衍射光在所述透明介质层表面发生折射满足公式:sinθout=sinθm*n;其中,θm为第m阶衍射光向所述透明介质层表面的入射角;θout为第m阶衍射光在所述透明介质层表面发生折射后形成出射光的出射角。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牛磊马骏李嘉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