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提取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01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建立在柱层析分离基础之上的从酶促反应平衡混合物中分离提取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工艺。该工艺以酶促反应的反应介质作为柱层析分离的解析剂和溶剂进行分离操作,从而使整个酶促反应合成工艺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体系单一化,在确保产物纯度的前提下,使酶法生产工艺中的产品分离提纯加工过程的投资和操作成本大大降低,为使分离提取体系与酶促反应体系实现耦合提供了可能。该工艺由下列方法组成:将酶促反应的平衡混合物溶解于无水乙醇中,以聚酰胺为吸附剂,于55~60℃下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的脂肪酸或其甲酯(乙酯)部分回收并返回酶促反应体系中循环回用;得到的抗坏血酸脂肪酸酯部分蒸脱回收乙醇,得到抗坏血酸脂肪酸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涉及一种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提取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工艺,属的有机合成反应混合物的分离 提取

技术介绍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包括L-抗坏血酸-6-0-月桂酸酯、L-抗坏血酸-6-0-豆蔻酸酯、L-抗坏血酸-6-0-棕 榈酸酯以及L-抗坏血酸-6-0-硬脂酸酯等,已知可作为有效的抗氧化剂用于坚果、炸薯片,蛋黄酱、人造 奶油以及油炸小吃食品等髙脂食品中。并且,这些酯的有些盐类可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食品中。此外,作 为维生素C的脂溶性形态,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因其脂溶性特征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因为它们可以轻易的 穿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具有许多维生素C所没有的特性,易于被细胞吸收,并累积在细胞内,可以到达 维生素C本身所无法到达的组织和器官,保护机体的细胞膜等脂质部分不被氧化,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癌抗 肿瘤、抗衰老等营养保健功能。Kageyama K等发现它们能强烈地抑制Ehrlich ascites癌细胞的DNA的合 成,分解癌细胞的细胞膜的磷脂,是极好的抗癌物质111。 Naidu等人的研究表明,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可以 抑制鼠神经胶质瘤(mouse glioma, C6)和人脑瘤细胞,即神经胶质瘤(glioma, U-373)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T98G)细胞和肾癌细胞的增殖。[2叫关于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合成,有化学合成5'61和生物催化合成〖7—91两类方法。其中的生物催化合成工 艺,由于是酶催化的平衡反应,尽管最终的产品得率和抗坏血酸的平衡转化率均很高,但所得到的粗产物 仍为混有脂肪酸,或其甲酯(乙酯)的平衡混合物,仍需要通过适当的分离纯化步骤才能达到98%以上的纯 度。目前所采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大多为溶剂法,采用氯仿、乙醚等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多次的萃取分离 和重结晶,以得到足够纯的产品。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机溶剂的使用,给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酶法生产工艺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 患和投资成本升高。采用先进合理的分离提取方法,减少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的种类和数量,对亍完善抗坏 血酸脂肪酸酯的酶法生产工艺,提高该工艺的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Kageyama K. Enhanced inhibition of DNAand release of membrane phosphor-lipids in tumor cells treatedwith a combination of acylated ascorbate and hyperthermia^ IntJ.Hyperthermia, 1991,7(1): 85-91. Naidu A K, Wiranowska M, Kori S H, Prockop L D, Kulkarni A P. Inhibition of human glioma cellproliferation an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by ascorbyl esters and interferon. Anticancer Res 1993, 13:1469~471. Naidu A K, Wiranowska M, Kori S H, Prockop L D, Kulkarni A P.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andglutathione-S-transferase by ascorbyl esters and interferon in mouse glioma. J Neuro-Oncol 1993, 16:1~10. Makino Y, Sakagami H, Takeda M: Induction of cell death by ascorbic acid derivatives in human renalcarcinoma and glioblastoma cell lines. Anticancer Res 1999, 19:3125~3132. US Patent 2350435 US Patent 4151178 Humeau. Synthesis of 6-O-Palmitoyl L-Ascorbic Acid Catalyzed by Candida Antartica Lipase. Biotechnology Letters, 1995, 17(10): 1091~1094汤鲁宏,张浩.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研究1 .生物工程学 报,2000,16(3):363 366.袁红玲,汤鲁宏,陶文沂.以抗坏血酸和食用油脂为原料非水相酶促酯交换法合成抗坏血酸脂肪酸酯 的研究.江南大学学报,2006,(已接受,待发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涉及一种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提取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工艺。更为独特的是,它涉及一种建立 在柱层析分离的基础之上的酶促反应混合物中目标产物的分离提取工艺,这种工艺可以以连续的方式对酶 促反应平衡混合物进行处理,将脂肪酸或其甲酯(乙酯)与抗坏血酸的反应产物从反应混合物中不断的除去, 得到高纯度的反应产物。按照本专利进行操作,与此前的传统方法相比,能够使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体系单 一化,大大降低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酶法生产工艺中的产品分离提纯加工过程的投资和操作成本,并显著 改善产率及产品的纯度。以上这些改进对于完善酶促合成工艺本身,提高酶促合成工艺的经济竞争力而言 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本专利技术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供一种可与反应体系相耦合的,可连续进行的酶促反应 平衡混合物的分离提取工艺,使平衡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反应趋于完成,使产率和产物的纯度都得 到显著提高。具体来说,首先,我们发现,以某些特定的反应介质作为解析剂对由脂肪酸或其甲酯(乙酯)与抗坏血 酸脂肪酸酯所构成的混合物运用柱层析法进行分离是可行的。还发现,在一定的解析剂的选择范围内,由脂肪酸或其甲酯(乙酯)与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所构成混合物 的柱层析法分离的效果,主要的取决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之差异,而与解析剂的关 系不大。上述发现为本工艺的专利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采用本工艺,适用的解析剂可以是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叔戊醇、丙酮、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子液体, 以及由它们构成的混合物,或任何其它可以作为供抗坏血酸与脂肪酸或其甲酯(乙酯)间进行酶促酯化(或酯 交换)合成反应之介质使用的反应介质体系。适用的吸附剂可以是硅胶、活性炭、活性氧化铝、聚酰胺等任 何可以与所选用之溶剂(解析剂)相匹配,对酶促反应平衡混合物进行有效的柱层析分离的吸附剂。我们还发现,解析柱的长径比对分离效果有效显著影响。为了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层析柱的长径比 应当选定在30:1以上。本工艺的操作应当在所选用解析剂的最适操作温度下进行。对于无水乙醇而言,55。C到60。C在实践 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我们还发现,流速的快慢事实上是由被分离的物质在柱层析分离体系中的相对迁移速 率决定的,不同的吸附剂和解析剂,对应于不同的层析柱,在不同的操作温度下,会形成特定的最佳流速, 但一般都会在从O.OOlms"到10ms"之间。本工艺可以以不连续的方式进行操作,也可以经过适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提取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工艺。该工艺由下列步骤组成:(1)制备一个混合物。该混合物由(i)反应的平衡混合物和(ii)一种溶剂组成;(2)制备一个由吸附剂、解析剂以及层析柱所构成的分离体系,让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下,以一定的流速,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流过该层析柱分离体系;(3)用解析剂在相同的温度下,以一定的流速,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流过该层析柱分离体系,使反应混合物中的产物,抗坏血酸脂肪酸酯,与反应物,脂肪酸或其甲酯(乙酯),相分离;(4)收集流出的抗坏血酸脂肪酸酯部分,蒸脱有机溶剂,回收得到纯的抗坏血酸脂肪酸酯产物。有机溶剂回收并循环使用;(5)收集其余的部分,回收并返回酶促合成反应体系循环使用。所宣称的平衡混合物是指抗坏血酸与脂肪酸或其甲酯(乙酯)间的酶促酯化(或酯交换)合成反应达到平衡后所得到的含有产物和未反应完的反应物的混合物;所宣称的溶剂与所宣称的解析剂具有相同的组成,同为可用作酶促合成反应体系之反应介质的反应介质体系;所宣称的溶剂的用量以能够完全溶解所宣称的平衡混合物为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鲁宏霍虹姜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