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油压泵泵体的油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U型油压泵泵体的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压力油泵是众多液压机械装备中的关键部件,而泵体又是油泵的核心载体,泵体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油泵的许多重要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和密封性,同时还决定泵体的体积大小,影响泵体的空间布置。在泵体内往往装配有不同数量的柱塞、油滑开关、单向阀、偏心轮和轴承等核心驱动油压零件,泵体上还可能设置换向油路,以利用控制机械的动作方向。已知的许多油泵应用场合,均存在泵体定位精度不高、制造工艺复杂、体积较大、内部结构磨损大、使用寿命不长、工作噪声大、振动剧烈等诸多缺点,而这些缺点都与泵体的结构设计息息相关。目前,许多油泵泵体、油泵盖一般采用端面贴合的方式直接进行密封,由于油泵体、轴承端盖均由金属材料制造而成,并利用螺钉进行紧固连接,但由于制造及装配工艺复杂,贴合面之间容易出现密封不严、零件不对中、磨损大等不良状况,导致油泵性能下降、温度升高、噪声增大、寿命降低等不利情况。对于油泵泵体的更高要求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实用寿命长、泵油压力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U型油压泵泵体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型油压泵泵体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电机并固定电机的电机接口,电机接口的内腔为圆筒体状,且所述电机接口的内腔内同轴设有用于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动力油腔,所述电机接口外壁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液压缸同轴相连的液压缸接口,所述液压缸接口呈圆筒体状,且所述液压缸接口的中轴线与所述电机接口的中轴线相垂直;所述电机接口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换向阀液压开关相连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呈圆柱体状,且所述连接头的中轴线与所述动力油腔的中轴线相垂直,连接头的内端面固定在连接板的顶部,连接头的外端面上同轴设有五个接头孔,且五个所述接头孔在连接头的外端面上的投影呈<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油压泵泵体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电机并固定电机的电机接口,电机接口的内腔为圆筒体状,且所述电机接口的内腔内同轴设有用于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动力油腔,所述电机接口外壁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液压缸同轴相连的液压缸接口,所述液压缸接口呈圆筒体状,且所述液压缸接口的中轴线与所述电机接口的中轴线相垂直;所述电机接口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换向阀液压开关相连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呈圆柱体状,且所述连接头的中轴线与所述动力油腔的中轴线相垂直,连接头的内端面固定在连接板的顶部,连接头的外端面上同轴设有五个接头孔,且五个所述接头孔在连接头的外端面上的投影呈<形,且所述<形的对称轴与所述动力油腔的中轴线相垂直;所述五个接头孔分别为动力油腔油压泵出孔、正向油压输入孔、反向油压输入孔、正向油液回油孔和反向油液回油孔;所述动力油腔油压泵出孔位于<形中间的尖点处,且油腔油压泵出孔的进口端通过主油道与动力油腔连通,所述动力油腔油压泵出孔的出口端用于与换向阀液压开关的换向阀主油道入口相连通;所述动力油腔呈空心的圆柱体状,所述动力油腔与油箱连通,所述动力油腔的出口端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出油孔,且所述出油孔通过一个连接件与主油道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正向油压输入孔和所述反向油压输入孔分别位于所述动力油腔油压泵出孔的两侧,且所述正向油压输入孔的进口端和所述反向油压输入孔的进口端交替与所述换向阀液压开关的进油口连通,且所述正向油压输入孔的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换向阀液压开关的换向阀正向油道口、油压正向油道与驱动液压缸正向动作的液压缸正向通道连通;所述反向油压输入孔的出口端通过所述换向阀液压开关的换向阀反向油道口、油压反向油道与驱动液压缸反向动作的液压缸反向通道连通;所述正向油液回油孔与正向油压输入孔相邻,所述反向油液回油孔与反向油压输入孔相邻;且所述正向油液回油孔的进口端和所述反向油液回油孔的进口端交替与所述换向阀液压开关的换向阀油箱入口连通;且所述正向油液回油孔的出口端依次通过换向阀油箱入口、油箱正向回油道与油箱连通,所述反向油液回油孔的出口端依次通过换向阀油箱入口、油箱反向回油道与油箱连通;油箱、动力油腔、连接件、主油道和动力油腔油压泵出孔相互连通构成油压形成油路,且动力油腔油压泵出孔、正向油压输入孔、反向油压输入孔、正向油液回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剑峰,柳云恺,胡彪,胡灵慧,娄公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