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文贵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禾叉状结构海浪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863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48
一种立式禾叉状结构海浪发电装置,该装置的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在海底,另一端与下浮筒连接,转动轴经孔洞贯穿上浮筒再与圆盘连接;指示器和电机螺旋桨推进器与浮箱连接,浮箱与V字型挡聚浪板连接,V字型挡聚浪板通过连杆与上浮筒连接;禾叉状结构与浮箱连接,禾叉状结构与飞轮齿轮连接,飞轮齿轮经横轴与皮带轮连接,皮带轮经横轴与齿轮连接;齿轮与变速箱连接,变速箱与发电机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海浪的起落、冲击来进行发电的装置,能把较大区域中的海浪聚集于作功区域,使发电效率大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禾叉状结构海浪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立式禾叉状结构海浪发电装置。更进一步地说是利用海浪的起落冲击所产生的动能,势能来实现发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能源资源,海浪是一种间歇性的海上能源,目前利用海浪发电的装置主要有浮体水泵式发电装置,采用海浪冲击浮体,带动浮向前运动,由浮体带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但是由于海浪没有固定节奏拍打浮体,造成浮体拉动发电装置的转轮没有规律,无法有效发电,并且收集的能源较少,从而发电输出小,能量利用率低,性价比较差。本技术提供的立式海浪发电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海浪发电装置,能够利用海浪的起落、冲击来进行发电的装置,它能把较大区域中的海浪聚集于作功区域,使发电效率大增。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立式禾叉状结构海浪发电装置,包括牵引绳、下浮筒、转动轴、圆盘、第一孔洞、第二孔洞、第三孔洞、上浮筒、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指示器、第二指示器,第一电机螺旋桨推进器、第二电机螺旋桨推进器、第一浮箱、第二浮箱、第一V字型挡聚浪板、第二V字型挡聚浪板、第三浮箱、禾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禾叉状结构海浪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禾叉状结构海浪发电装置,包括牵引绳、下浮筒、转动轴、圆盘、第一孔洞、第二孔洞、第三孔洞、上浮筒、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指示器、第二指示器,第一电机螺旋桨推进器、第二电机螺旋桨推进器、第一浮箱、第二浮箱、第一V字型挡聚浪板、第二V字型挡聚浪板、第三浮箱、禾叉状结构、第一飞轮齿轮、第一横轴、第一皮带轮、第二横轴、第二飞轮齿轮,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三皮带、第四皮带、第三横轴、第一齿轮,第三皮带轮、第四横轴、第四皮带轮、第二齿轮、变速箱以及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为: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在海底,另一端与下浮筒连接,转动轴经第一孔洞贯穿上浮筒再与圆盘连接;第一指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禾叉状结构海浪发电装置,包括牵引绳、下浮筒、转动轴、圆盘、第一孔洞、第二孔洞、第三孔洞、上浮筒、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指示器、第二指示器,第一电机螺旋桨推进器、第二电机螺旋桨推进器、第一浮箱、第二浮箱、第一V字型挡聚浪板、第二V字型挡聚浪板、第三浮箱、禾叉状结构、第一飞轮齿轮、第一横轴、第一皮带轮、第二横轴、第二飞轮齿轮,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三皮带、第四皮带、第三横轴、第一齿轮,第三皮带轮、第四横轴、第四皮带轮、第二齿轮、变速箱以及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为: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在海底,另一端与下浮筒连接,转动轴经第一孔洞贯穿上浮筒再与圆盘连接;第一指示器和第一电机螺旋桨推进器与第一浮箱连接,第一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贵
申请(专利权)人:徐文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