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桥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707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桥台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台身、位于台身顶部供桥梁放置的L形槽,所述桥梁底部放置于台身的台帽上且侧边抵触至台帽背墙上,所述台身沿台帽背墙与台帽的交汇线处设置与交汇线方向相同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台身的两侧墙延伸至台身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沿桥梁与台帽背墙之间的缝隙流下,将雨水通过导流槽导流至台身侧面落下,避免雨水流至台身前墙,保证台身前墙的干净美观,也减少雨水对台身的侵蚀。

Bridge abutmen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abutment structure,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ing Taiwan, Taiwan is located in the top part of the body for the bridge placed L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bridge abutment cap placed on the table body and the side resistance to cap back wall, set at the intersection line along the Taiwan cap back wall and cap with the same direction of intersection line guide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along the table body of the guide groove extends to the bottom of the table body. By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rainwater falls along the slit between the bridge and the back wall of the platform, so that the rain falls down through the diversion channel to the side of the table, so as to avoid rain and water flow to the front wall of the table, ensure the cleanliness and beauty of the front wall of the front part, and reduce the erosion of the rain to the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桥台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桥台结构。
技术介绍
桥台,位于桥梁两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并和路堤相衔接的建筑物。其功能除传递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到基础外,还具有抵挡台后的填土压力、稳定桥头路基、使桥头线路和桥上线路可靠而平稳地连接的作用。如图1所示,桥台常规结构包括台身、位于台身顶部的台帽和台帽背墙,台帽和台帽背墙形成L形槽,桥梁放置在L形槽上,桥梁与台帽背墙之间具有伸缩缝,桥梁的伸缩缝位置处的隔水性能薄弱,桥面雨水往往通过伸缩缝沿桥台背墙往下流至台身的L形槽位置,并经台帽向前流到台身前墙,一方面,造成对台帽、台身前墙的侵蚀,另一方面,在台身前墙各处位置乱流形成多处水渍、水斑,桥台前侧有人行下穿通道时,美观度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桥台结构,其具有减少雨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且台身前墙更为干净美观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桥梁桥台结构,包括台身、位于台身顶部供桥梁放置的L形槽,所述桥梁底部放置于台身的台帽上且侧边抵触至台帽背墙上,所述台身沿台帽背墙与台帽的交汇线处设置与交汇线方向相同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台身的两侧墙延伸至台身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沿桥梁与台帽背墙之间的缝隙流下,将雨水通过导流槽导流至台身侧面落下,避免雨水流至台身前墙,保证台身前墙的干净美观,也减少雨水对台身的侵蚀。进一步设置:所述台身的台帽具有朝向导流槽一侧倾斜的斜坡,该斜坡的坡度为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坡使雨水朝向导流槽一侧流淌,更好的收集雨水。进一步设置:所述台身与桥梁之间设有支承块,所述支承块与导流槽竖向无交错,且支承块其中一侧面与导流槽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桥梁放置在支承块上,支承块的侧边将雨水阻隔,雨水集中在导流槽内。进一步设置:所述台身的底部设有与导流槽连通的雨水收集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槽内的雨水能集中排入相应雨水收集井内。进一步设置:所述桥梁与台帽背墙之间设有伸缩缝,导流槽位于伸缩缝下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缝的存在可以降低桥梁与台身之间的连接受温度影响,同时,伸缩缝隔水性能薄弱,导流槽位于伸缩缝下侧比较合适。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槽内部喷涂有防水涂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使导流槽内表面光滑,利于排水,也可减少雨水对导流槽内部的侵蚀。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槽内部设有防水卷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使导流槽内表面光滑,利于排水,也可减少雨水对导流槽内部的侵蚀。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槽的槽宽和槽深为15×15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5×15cm的导流槽足够满足正常降雨范围内的排水,同时降低对台身支撑强度的损耗。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止雨水流至台身前墙,将雨水规则导流至台身侧面后排入相应雨水收集井内,保证台身前墙的干净美观,避免水渍、水斑的污染,同时也减少雨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更使桥梁结构耐久。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附图;图2是实施例1桥梁桥台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导流槽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支承块的示意图;图中,1、台身;2、L形槽;3、台帽;4、台帽背墙;5、台身前墙;6、桥梁;7、伸缩缝;8、导流槽;81、防水涂料层;82、防水卷材;9、雨水收集井;10、斜坡;11、支承块;12、阻隔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桥梁桥台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台身1,台身1的顶部具有L形槽2,台身1的顶部为台帽3,L形槽2的槽底即台帽3,L形槽2的侧壁即台帽背墙4。桥梁6的底部放置在L形槽2上,桥梁6的侧壁抵触至台帽背墙4上,桥梁6与台帽背墙4之间具有伸缩缝7。台身1的顶部设有导流槽8,导流槽8位于台帽背墙4与台帽3的交汇线处,该交汇线位于伸缩缝7的正下侧。导流槽8的长边方向沿台身1的宽边方向设置,且导流槽8沿台身1的两侧墙延伸至台身1的底部。导流槽8的槽宽和槽深为15×15cm。雨水沿桥梁6与台帽背墙4之间的缝隙流下,将雨水通过导流槽8导流至台身1侧面落下,避免雨水流至台身1前墙,保证台身1前墙的干净美观,也减少雨水对台身1的侵蚀。如图3所示,为了更好的收集雨水,避免雨水流淌至台身1其他位置,台帽3上具有朝向导流槽8一侧倾斜的斜坡10,该斜坡10的坡度为1%,雨水集中流淌至导流槽8内。因为导流槽8长期与雨水接触,导流槽8内部喷涂有防水涂料层81。减小雨水对导流槽8的侵蚀。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槽8内部具有防水材料即可,也可以是设于导流槽8内部的防水卷材82。如图2所示,导流槽8的雨水在收集后,可以直接排放至道路侧边的排水沟内,可以在台身1的底部设置一个与导流槽8连通的雨水收集井9。实施例2:一种桥梁桥台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台身1与桥梁6之间设有支承块11,支承块11与导流槽8竖向无交错,且支承块11其中一侧面与导流槽8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支承块11的这一侧面形成了阻隔雨水的一个阻隔面12,将雨水阻隔在导流槽8内,同样将雨水更好的收集至导流槽8内。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桥梁桥台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桥台结构,包括台身(1)、位于台身(1)顶部供桥梁(6)放置的L形槽(2),所述桥梁(6)底部放置于台身(1)的台帽(3)上且侧边抵触至台帽背墙(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身(1)沿台帽背墙(4)与台帽(3)的交汇线处设置与交汇线方向相同的导流槽(8),所述导流槽(8)沿台身(1)的两侧墙延伸至台身(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桥台结构,包括台身(1)、位于台身(1)顶部供桥梁(6)放置的L形槽(2),所述桥梁(6)底部放置于台身(1)的台帽(3)上且侧边抵触至台帽背墙(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身(1)沿台帽背墙(4)与台帽(3)的交汇线处设置与交汇线方向相同的导流槽(8),所述导流槽(8)沿台身(1)的两侧墙延伸至台身(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身(1)的台帽(3)具有朝向导流槽(8)一侧倾斜的斜坡(10),该斜坡(10)的坡度为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身(1)与桥梁(6)之间设有支承块(11),所述支承块(11)与导流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松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