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574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包括工字型钢、对称位于工字型钢左右两个凹槽内的滚轮和位于工字型钢下方的电机,还包括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的正向投影形状为U形,位于工字型钢左右两个凹槽内的滚轮分别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端部转动连接,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侧壁的前侧面均延伸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向内侧延伸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伸入所述工字型钢的凹槽内,且所述限位杆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的底面,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左右两侧的限位杆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字型钢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左右对称的限位杆可勾住工字型钢,防止航车掉落,提高航车使用安全性。

A car safety navig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afety navigation vehicle structure, including H-shaped steel, I-shaped steel roller located symmetrically about the two groove and is located below the I-shaped steel also comprises a motor, a roller support, positive projection shape of the roller bracket is U shaped, connected with the two ends in the the roller support I-section steel roller around in two grooves respectively with U shape, the front side of the two side wall of the roller bracket of U shaped are extended with the support arm, the end of the support arm extends inward with a limit rod, the limit rod extends into the groove. The steel in th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limiting ro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ller,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gap between the limit rod and the roller bracket U shape about both sides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I-shaped steel complex. The left and right symmetry limit bars can hook the type steel, prevent the vehicle from falling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航车结构
本技术涉及航车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航车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航车结构,如图1所示,是在工字型钢1两侧的凹槽11内均安装滚轮2,电机3安装在与滚轮2连接的滚轮支架4的下方,一旦滚轮发生磨损,或者左右两侧滚轮受力有偏差,就容易发生滚轮从工字型钢的凹槽内脱出造成航车掉落的情况,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增加航车使用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包括工字型钢、对称位于工字型钢左右两个凹槽内的滚轮和位于工字型钢下方的电机,还包括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的正向投影形状为U形,位于工字型钢左右两个凹槽内的滚轮分别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端部转动连接,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侧壁的前侧面均延伸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向内侧延伸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伸入所述工字型钢的凹槽内,且所述限位杆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的底面,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左右两侧的限位杆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字型钢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进一步的,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侧壁的后侧面延伸设有与前侧面对称的支撑臂和限位杆。进一步的,还包括转轴和支承辊,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支撑臂的内侧,且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所述支承辊转动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支承辊的直径小于所述滚路的直径,所述支承辊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的底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承辊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的底面5mm。进一步的,位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左右两侧的支承辊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字型钢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支承辊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滚轮支架对位于左右两侧的滚轮起到支撑作用,滚轮支架呈U形,本身为对称结构,支撑臂与工字型钢平行设置,限位杆伸入工字型钢的凹槽内,支撑臂和限位杆组成L形,当滚轮正常工作时,限位杆不与工字型钢接触,当滚轮发生偏移时,与工字型钢中间段壁厚间隙配合的位于左右两侧的限位杆可防止滚轮发生较大的偏移,当滚轮磨损或者损坏造成滚轮支架向下掉落时,限位杆与工字型钢的凹槽接触,此时位于左右两侧的限位杆一起勾住工字型钢,防止航车掉落,提高航车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的航车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航车结构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臂、限位杆、转轴和支承辊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工字型钢;2、滚轮;3、电机;4、滚轮支架;5、转轴;6、支承辊;11、凹槽;41、支撑臂;42、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滚轮支架上对称延伸设有支撑臂和限位杆,即使滚轮磨损,也可以通过限位杆勾住工字型钢的凹槽,防止航车掉落,提高航车使用的安全性。请参照图2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包括工字型钢1、对称位于工字型钢1左右两个凹槽11内的滚轮2和位于工字型钢1下方的电机3,还包括滚轮支架4,所述滚轮支架4的正向投影形状为U形,位于工字型钢1左右两个凹槽11内的滚轮2分别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两个端部转动连接,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两个侧壁的前侧面均延伸设有支撑臂41,所述支撑臂41的末端向内侧延伸设有限位杆42,所述限位杆42伸入所述工字型钢1的凹槽11内,且所述限位杆42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2的底面,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左右两侧的限位杆4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字型钢1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进一步的,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两个侧壁的后侧面延伸设有与前侧面对称的支撑臂41和限位杆42。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撑臂41和限位杆42不仅左右对称设置,而且前后对称设置,使U形的滚轮支架4上有四个支撑臂41和四个限位杆42,使滚轮支架4的承载力强,安全性能更高。进一步的,还包括转轴5和支承辊6,所述转轴5位于所述支撑臂41的内侧,且所述转轴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41连接,所述支承辊6转动套接在所述转轴5上,所述支承辊6的直径小于所述滚路的直径,所述支承辊6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2的底面。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承辊6通过转轴5与所述支承辊6转动连接,结构合理;支承辊6的底面高于滚轮2的底面,当滚轮2磨损或者损坏造成滚轮支架4向下掉落时,支撑辊与工字型钢1的凹槽11接触,使滚轮支架4与工字型钢1之间的摩擦力小,不影响航车的正常使用,且支承辊6与限位杆42配合,形成航车的两道安全防线,进一步提高航车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支承辊6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2的底面5mm。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承辊6的底面高于滚轮2的底面5mm,使滚轮2一旦发生一定程度的磨损,支承辊6就启动工作,避免航车发生太大的振动,使用安全性高。进一步的,位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左右两侧的支承辊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字型钢1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由上述描述可知,位于左右两侧的支承辊6之间的距离与工字型钢1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使左右两侧的支承辊6同样起到防止滚轮2在左右方向上发生较大偏移的作用,提高航车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支承辊6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承辊6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结构牢固,耐磨能力好,承载能力强。请参照图2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包括工字型钢1、对称位于工字型钢1左右两个凹槽11内的滚轮2和位于工字型钢1下方的电机3,还包括滚轮支架4,所述滚轮支架4的正向投影形状为U形,位于工字型钢1左右两个凹槽11内的滚轮2分别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两个端部转动连接,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两个侧壁的前侧面均延伸设有支撑臂41,所述支撑臂41的末端向内侧延伸设有限位杆42,所述限位杆42伸入所述工字型钢1的凹槽11内,且所述限位杆42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2的底面,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左右两侧的限位杆4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字型钢1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请参照图2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两个侧壁的后侧面延伸设有与前侧面对称的支撑臂41和限位杆42。请参照图2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为: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还包括转轴5和支承辊6,所述转轴5位于所述支撑臂41的内侧,且所述转轴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41连接,所述支承辊6转动套接在所述转轴5上,所述支承辊6的直径小于所述滚路的直径,所述支承辊6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2的底面;优选地,所述支承辊6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2的底面5mm,位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4的左右两侧的支承辊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字型钢1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所述支承辊6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安全航车结构,用于支撑滚轮2的U形滚轮支架4的前侧面上设有左右对称以及及前后对称的支撑臂41,支撑臂41上的限位杆42可以勾住工字型钢1,支承辊6也可以勾住工字型钢1,且支承辊6与工字型钢1之间为滚动连接,摩擦阻力小,支承辊6和限位杆42提供了两道航车的安全防线,支承辊6还可代替滚轮2工作,提高航车使用的安全性和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安全航车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包括工字型钢、对称位于工字型钢左右两个凹槽内的滚轮和位于工字型钢下方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的正向投影形状为U形,位于工字型钢左右两个凹槽内的滚轮分别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端部转动连接,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侧壁的前侧面均延伸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向内侧延伸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伸入所述工字型钢的凹槽内,且所述限位杆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的底面,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左右两侧的限位杆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字型钢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航车结构,包括工字型钢、对称位于工字型钢左右两个凹槽内的滚轮和位于工字型钢下方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的正向投影形状为U形,位于工字型钢左右两个凹槽内的滚轮分别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端部转动连接,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侧壁的前侧面均延伸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向内侧延伸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伸入所述工字型钢的凹槽内,且所述限位杆的底面高于所述滚轮的底面,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左右两侧的限位杆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字型钢中间段的壁厚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航车结构,其特征在于,U形的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个侧壁的后侧面延伸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川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