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架底座结构
本技术属于起重运输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行车架底座结构。
技术介绍
行车梁架支撑着行车的重量,也影响了行车的运行平稳性能。传统的行车架由立柱构成,稳定性有限,运行不够平稳,不适用于大型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能优越、可转向的行车架底座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行车架底座结构,其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均由32#槽钢焊接而成,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内设置若干加强筋,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连接端盖板,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设置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厚度为10mm的顶板,所述顶板与上横梁间设置加强板,所述立柱下端伸出所述下横梁,所述立柱与下横梁间设置加强板,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底座,所述上横梁的两端焊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设置转动块。上述的一种行车架底座结构,其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上横梁的两端,所述连接轴下设置法兰,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法兰盘。上述的一种行车架底座结构,其所述立柱由圆钢制成而成。上述的一种行车架底座结构,其所述转动块底面设置方形法兰盘。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立柱与横梁间设置加强筋和转动块,增加了立柱的承重能力,提高了行车运行的平稳性,能够保证大型行车的转向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参照图1,本技术包括上横梁1和下横梁2,所述上横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架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均由32#槽钢焊接而成,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内设置若干加强筋,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连接端盖板,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设置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厚度为10mm的顶板,所述顶板与上横梁间设置加强板,所述立柱下端伸出所述下横梁,所述立柱与下横梁间设置加强板,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底座,所述上横梁的两端焊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设置转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架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均由32#槽钢焊接而成,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内设置若干加强筋,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连接端盖板,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设置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厚度为10mm的顶板,所述顶板与上横梁间设置加强板,所述立柱下端伸出所述下横梁,所述立柱与下横梁间设置加强板,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崔廷稳,杨自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路港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