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电梯层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56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7:33
本案涉及一种防撞电梯层门,包括:门导轨;若干第一门滑轮;若干第二门滑轮;第一门扇;第二门扇;以及门地坎。通过滑块与第一空腔配合,牢固锁住层门,避免传统电梯层门遭受冲撞继而锁钩脱钩导致的层门打开事故;滑块以第一角度设置在层门中,使得垂直作用在滑块上的力变小,增大了层门耐受冲击的能力;通过安装带有弹簧的辅助门板,对层门遭受撞击给予充分的缓冲,进一步增加层门的安全性。

Collision avoidance elevator door

The case relates to a kind of anti-collision elevator door, including door guide, a number of first door pulley, a number of second door pulley, first door fan, second door fan and door floor. The slider is engag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firmly lock the door, to avoid the traditional elevator door door open and then the accident suffered collision layer caused by lock hook hook; a slipper is arranged on the door to the first layer in the vertical angle in the slider on the smaller force,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the door tolerance impact through the auxiliary door installation; with spring, the door hit given sufficient buffer, further increase security do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电梯层门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电梯层门。
技术介绍
电梯层门的作用在于封闭井道,防止人员跌落其中,造成死伤。目前的电梯层门主要靠层门上一个锁钩的设置来锁闭,但是该锁钩在遭受外来撞击时,容易振动脱钩,导致层门滑动向两侧打开,如果此时对应的层站无电梯停靠,人员误入其中,也就造成了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电梯层门,通过滑块、弹簧锁与带有弹簧的辅助门板的配合,增加了电梯层门耐受撞击的能力,提高安全性。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撞电梯层门,包括:门导轨,其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门导轨水平设置,所述门导轨上侧长度方向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滑轨;若干第一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若干第二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第一门扇,其设置有第一门挂板、第一门板与第一门导靴,所述第一门挂板与所述第一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板顶部与所述第一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导靴与所述第一门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扇的第一侧面上还设有可选择性地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或者容置在所述第一门扇内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还设有可选择性地凸出于所述滑块表面或者容置在所述滑块内部的若干弹簧锁,所述第一门扇内部还设有若干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第二门扇,其设置有第二门挂板、第二门板与第二门导靴,所述第二门扇和所述第一门扇设置在所述门导轨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门挂板与所述第二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板顶部与所述第二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导靴与所述第二门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扇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滑块对应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还设有与所述弹簧锁对应的第一槽孔;以及门地坎,其设置有第一横柱、第二横柱与侧板,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通过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柱与所述第二横柱之间留有供所述第一门导靴和第二门导靴滑动的第一通道。优选的是,所述滑块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角度。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角度在10°-80°之间。优选的是,所述门导轨中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门扇所在一侧凸起的凸块。优选的是,所述凸块第一端与所述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第二端凸出于所述第一门挂板的侧壁。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门扇朝向井道外一侧的第三侧面外还平行设有第一辅助门板,所述第一门扇上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侧面固定连接,所诉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辅助门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门扇朝向井道外一侧的第四侧面外还平行设有第二辅助门板,所述第二门扇上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侧面固定连接,所诉第二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辅助门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门板的第三侧面边缘处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门板的第四侧面边缘处还设有第二凹槽。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辅助门板边缘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门扇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边板,所述第二辅助门板边缘设有朝向所述第二门扇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边板。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空腔深度大于所述滑块的宽度。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空腔配合,牢固锁住层门,避免传统电梯层门遭受冲撞继而锁钩脱钩导致的层门打开事故;2.本技术通过所述滑块以第一角度设置在层门中,使得垂直作用在滑块上的力变小,增大了层门耐受冲击的能力;3.本技术通过安装带有弹簧的辅助门板,对层门遭受撞击给予充分的缓冲,进一步增加层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防撞电梯门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第一门扇的三维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第二门扇的三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实施例结合图1-3所示,一种防撞电梯层门,包括:门导轨100,其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门导轨100水平设置,所述门导轨100上侧长度方向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滑轨110;若干第一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110上;若干第二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110上;第一门扇200,其设置有第一门挂板210、第一门板220与第一门导靴230,所述第一门挂板210与所述第一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板220顶部与所述第一门挂板2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导靴230与所述第一门板2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扇200的第一侧面240上还设有可选择性地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240或者容置在所述第一门扇200内部的滑块250,所述滑块250上还设有可选择性地凸出于所述滑块250表面或者容置在所述滑块250内部的若干弹簧锁260,所述第一门扇200内部还设有若干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滑块250固定连接;第二门扇300,其设置有第二门挂板310、第二门板320与第二门导靴330,所述第二门扇300和所述第一门扇200设置在所述门导轨100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门挂板310与所述第二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板320顶部与所述第二门挂板3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导靴330与所述第二门板3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扇300朝向所述第一侧面240的第二侧面340上还设有与所述滑块250对应的第一空腔350,所述第一空腔350内壁还设有与所述弹簧锁260对应的第一槽孔;以及门地坎400,其设置有第一横柱、第二横柱与侧板,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通过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柱与所述第二横柱之间留有供所述第一门导靴230和第二门导靴330滑动的第一通道。所述滑块250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滑块250与所述第一侧面240之间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为45°。所述门导轨100中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门扇200所在一侧凸起的凸块500。所述凸块500第一端与所述门导轨100固定连接,所述凸块500第二端凸出于所述第一门挂板210的侧壁。所述第一门扇200朝向井道外一侧的第三侧面外还平行设有第一辅助门板600,所述第一门扇200上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侧面固定连接,所诉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辅助门板6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扇300朝向井道外一侧的第四侧面外还平行设有第二辅助门板,所述第二门扇300上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侧面固定连接,所诉第二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辅助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板220的第三侧面边缘处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门板320的第四侧面边缘处还设有第二凹槽321。所述第一辅助门板600边缘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门扇200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边板620,所述第二辅助门板边缘设有朝向所述第二门扇300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边板。所述第一空腔350深度大于所述滑块250的宽度。由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空腔配合,牢固锁住层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撞电梯层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撞电梯层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导轨,其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门导轨水平设置,所述门导轨上侧长度方向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滑轨;若干第一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若干第二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第一门扇,其设置有第一门挂板、第一门板与第一门导靴,所述第一门挂板与所述第一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板顶部与所述第一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导靴与所述第一门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扇的第一侧面上还设有可选择性地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或者容置在所述第一门扇内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还设有可选择性地凸出于所述滑块表面或者容置在所述滑块内部的若干弹簧锁,所述第一门扇内部还设有若干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第二门扇,其设置有第二门挂板、第二门板与第二门导靴,所述第二门扇和所述第一门扇设置在所述门导轨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门挂板与所述第二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板顶部与所述第二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导靴与所述第二门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扇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滑块对应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还设有与所述弹簧锁对应的第一槽孔;以及门地坎,其设置有第一横柱、第二横柱与侧板,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通过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柱与所述第二横柱之间留有供所述第一门导靴和第二门导靴滑动的第一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电梯层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导轨,其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门导轨水平设置,所述门导轨上侧长度方向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滑轨;若干第一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若干第二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第一门扇,其设置有第一门挂板、第一门板与第一门导靴,所述第一门挂板与所述第一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板顶部与所述第一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导靴与所述第一门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扇的第一侧面上还设有可选择性地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或者容置在所述第一门扇内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还设有可选择性地凸出于所述滑块表面或者容置在所述滑块内部的若干弹簧锁,所述第一门扇内部还设有若干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第二门扇,其设置有第二门挂板、第二门板与第二门导靴,所述第二门扇和所述第一门扇设置在所述门导轨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门挂板与所述第二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板顶部与所述第二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导靴与所述第二门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门扇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滑块对应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还设有与所述弹簧锁对应的第一槽孔;以及门地坎,其设置有第一横柱、第二横柱与侧板,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通过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柱与所述第二横柱之间留有供所述第一门导靴和第二门导靴滑动的第一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电梯层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长方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阿二杨晨杨庆华陈贵礼祁海波潘杰孙波
申请(专利权)人:波士顿电梯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