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层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568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7:33
本案涉及一种电梯层门,包括:门导轨,其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门导轨水平设置,所述门导轨上侧长度方向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滑轨;若干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门扇,其设置有门挂板、门板与门导靴,所述门挂板与所述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门板顶部与所述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门板的长边与铅垂线呈第一角度,所述门导靴与所述门板底部固定连接;以及门地坎,其设置有第一横柱、第二横柱与侧板,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通过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柱与所述第二横柱之间留有供所述门导靴滑动的第一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加强了电梯层门经受撞击的能力,提高电梯安全系数。

Elevator door

The case relates to an elevator door, including door guide rail, and the body is a cuboid structure, wherein the door guide rail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the first sliding door gu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side length direction; a plurality of door pulley, the slid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lide rail; the door leaf, is provided with a hanging door board, door and door guide shoe, the door panel and the door hanging pulley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door panel and the door hang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The long sides of the door and the plumb line in the first point of view, the door and the door guide sho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and the door sill. I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nsverse column, second horizontal column and side plates, wherein the first horizontal column and second horizontal columns are arranged horizontally, the first horizontal column, second horizontal column connected by the side plate, for the left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transverse horizontal column column The first passage of the sliding boot of a door guide.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strengthens the ability of the elevator door to withstand impact,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层门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层门。
技术介绍
电梯层门就是人们在电梯外见到的门,也叫厅门。电梯层门最大的作用是在电梯不停驻在该层时,封住该层的井道入口,防止人员物品跌落井道内,造成安全事故。部分电梯层门在建筑中还有防火作用,用于分割防火分区。根据国家标注,电梯层门及其门锁在锁住位置时应有这样的机械强度:即用300N的力垂直作用于该层门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cm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能:a)无永久变形;b)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c)试验期间和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虽然如此,还是时常有电梯层门被意外撞开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出现这种状况,多是由于电梯层门的门导靴被撞断,门扇底部往井道一侧掀起而造成。如图1所示,传统的电梯层门的门导靴500比较小,一旦电梯层门受到撞击,撞击的大部分力量都由门导靴500与门地坎600的内侧相撞而抵消,如果撞击力量大,门导靴500也就容易折断在门地坎600之中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层门,通过倾斜的门板设置,当门板受到水平横向撞击力时,该水平力分解到垂直于门板方向上的力会大幅减小;通过将门挂板半环套设置在门导轨上,防止门板上部受冲击向井道一侧倾斜;通过增大门导靴宽度,将门导靴横截面设置为圆弧形状,并设置相配合的门地坎,将撞击力量均匀分散开来,即使受到异常大的冲击力,门板上部脱轨,门板也会在门导靴的旋转下向井道一侧倾覆,又由于卡块的存在,门板转过90度后会在水平位置停驻,从而避免人员掉落进入井道。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层门,包括:门导轨,其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门导轨水平设置,所述门导轨上侧长度方向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滑轨;若干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门扇,其设置有门挂板、门板与门导靴,所述门挂板与所述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门板顶部与所述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门板的长边与铅垂线呈第一角度,所述门导靴与所述门板底部固定连接;以及门地坎,其设置有第一横柱、第二横柱与侧板,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通过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柱与所述第二横柱之间留有供所述门导靴滑动的第一通道。优选的是,所述门挂板顶部自所述门导轨的第一侧上部向所述门导轨的第二侧上部做第一延伸,所述门挂板接续所述第一延伸向下做第二延伸至凸出于所述门导轨下表面,所述门挂板接续所述第二延伸向所述门导轨的第一侧下部做第三延伸。优选的是,所述门导靴的宽度与所述门板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是,所述门导靴的厚度与所述门板的厚度相等。优选的是,所述门导靴在长度方向上弯曲成第一圆弧形状。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圆弧的角度大于180度。优选的是,所述门导靴的第一弧形表面与所述门板的第一表面相切,所述门导靴的第二弧形表面与所述门板的第二表面相切。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横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横柱的直径与所述门导靴的第一弧形表面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横柱朝向所述第一横柱的一侧为第三弧形表面,所述第三弧形表面的直径与所述门导轨的第二弧形表面直径相等。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与所述门导靴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弧形表面凸起设有卡块。优选的是,所述门板的顶部向井道一侧倾斜,所述第一角度在5°-30°之间。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倾斜的门板设置,当门板受到水平横向撞击力时,该水平力分解到垂直于门板方向上的力会大幅减小;2.本技术通过将门挂板半环套设置在门导轨上,防止门板上部受冲击向井道一侧倾斜;3.本技术通过增大门导靴宽度,将门导靴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弧形状,并设置相配合的门地坎,将撞击力量均匀分散开来,即使受到异常大的冲击力,门板上部脱轨,门板也会在门导靴的旋转下向井道一侧倾覆,又由于卡块的存在,门板转过90度后会在水平位置停驻,从而避免人员掉落进入井道。附图说明图1为目前电梯层门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电梯层门的三维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门导靴的三维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门地坎的三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结合图所示实施例一种电梯层门,包括:门导轨100,其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门导轨100水平设置,所述门导轨100上侧长度方向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滑轨110;若干门滑轮200,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110上;门扇300,其设置有门挂板310、门板320与门导靴330,所述门挂板310与所述门滑轮200固定连接,所述门板320顶部与所述门挂板3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门板320的长边与铅垂线呈第一角度,所述门导靴330与所述门板320底部固定连接;以及门地坎400,其设置有第一横柱410、第二横柱420与侧板430,所述第一横柱410、第二横柱420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横柱410、第二横柱420通过所述侧板4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柱410与所述第二横柱420之间留有供所述门导靴330滑动的第一通道440。所述门挂板310顶部自所述门导轨100的第一侧上部向所述门导轨100的第二侧上部做第一延伸,所述门挂板310接续所述第一延伸向下做第二延伸至凸出于所述门导轨100下表面,所述门挂板310接续所述第二延伸向所述门导轨100的第一侧下部做第三延伸。所述门导靴330的宽度与所述门板320的宽度相等。所述门导靴330的厚度与所述门板320的厚度相等。所述门导靴330在长度方向上弯曲成第一圆弧形状。所述第一圆弧的角度大于180度。所述门导靴330的第一弧形表面331与所述门板320的第一表面相切,所述门导靴330的第二弧形表面332与所述门板320的第二表面相切。所述第一横柱410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横柱410的直径与所述门导靴330的第一弧形表面331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横柱420朝向所述第一横柱410的一侧为第三弧形表面421,所述第三弧形表面421的直径与所述门导轨100的第二弧形表面332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横柱410、第二横柱420与所述门导靴330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弧形表面332凸起设有卡块333。所述门板320的顶部向井道一侧倾斜,所述第一角度在5°-30°之间。由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倾斜的门板设置,当门板受到水平横向撞击力时,该水平力分解到垂直于门板方向上的力会大幅减小;本技术通过将门挂板半环套设置在门导轨上,防止门板上部受冲击向井道一侧倾斜;本技术通过增大门导靴宽度,将门导靴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弧形状,并设置相配合的门地坎,将撞击力量均匀分散开来,即使受到异常大的冲击力,门板上部脱轨,门板也会在门导靴的旋转下向井道一侧倾覆,又由于卡块的存在,门板转过90度后会在水平位置停驻,从而避免人员掉落进入井道。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层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层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导轨,其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门导轨水平设置,所述门导轨上侧长度方向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滑轨;若干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门扇,其设置有门挂板、门板与门导靴,所述门挂板与所述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门板顶部与所述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门板的长边与铅垂线呈第一角度,所述门导靴与所述门板底部固定连接;以及门地坎,其设置有第一横柱、第二横柱与侧板,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通过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柱与所述第二横柱之间留有供所述门导靴滑动的第一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层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导轨,其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门导轨水平设置,所述门导轨上侧长度方向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滑轨;若干门滑轮,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门扇,其设置有门挂板、门板与门导靴,所述门挂板与所述门滑轮固定连接,所述门板顶部与所述门挂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门板的长边与铅垂线呈第一角度,所述门导靴与所述门板底部固定连接;以及门地坎,其设置有第一横柱、第二横柱与侧板,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横柱、第二横柱通过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柱与所述第二横柱之间留有供所述门导靴滑动的第一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挂板顶部自所述门导轨的第一侧上部向所述门导轨的第二侧上部做第一延伸,所述门挂板接续所述第一延伸向下做第二延伸至凸出于所述门导轨下表面,所述门挂板接续所述第二延伸向所述门导轨的第一侧下部做第三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导靴的宽度与所述门板的宽度相等。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阿二杨晨杨庆华陈贵礼祁海波潘杰孙波
申请(专利权)人:波士顿电梯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